銀崗古窯場遺址

銀崗古窯場遺址

位於惠州博羅縣龍溪鎮銀崗村,年代為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窯場總面積10萬平方米。已發掘龍窯四座,長10、寬2米。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銅器、鐵器、石器等,以陶器為主,器形主要有:罐、釜、盒、杯、碗、鼎、豆、瓿等,紋飾有: 紋、米字紋、方格紋、素麵等。是一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200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廣東省大遺址保護的示範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銀崗古窯場遺址
  • 地理位置惠州博羅縣龍溪鎮銀崗村
  • 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
  • 景點級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意義,旅遊景點,

發現意義

銀崗古窯場遺址印證了米字紋早於夔紋的觀點
銀崗古窯場遺址位於松毛嶺半山坡上,山上是成片的荔枝樹,窯址下面是一大片魚塘。在青山綠水之間,窯址顯得更加古樸、清幽。窯址大門古色古香,門口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將外界和古窯場緊密地聯繫起來。
打開大門,古窯場遺址便展現在記者面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窯場遺址主體是一堆再普通不過的黃土堆。記者走上前仔細觀察,發現黃土堆中有很多陶片。這些有點不起眼的陶片便是先秦時期人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
銀崗古窯場遺址位於博羅縣西南約22公里處,在上世紀80年代文物普查時被發現,由崗谷嶺、松毛嶺、松古嶺等7個相連的低矮山崗組成,是迄今為止我省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集製作和銷售於一身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製作工場。有關人員對記者說,不要小看這些陶片,它們解開了一個爭論很久的考古問題。
原來考古界一直對夔紋陶類型和米字紋陶類型的誕生順序有爭論,銀崗古窯場遺址發現後印證了米字紋早於夔紋的觀點。據介紹,古窯場遺址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有龍窯5座、灰溝3條、灰坑4個、明朝墓葬3座、窯址1座,還出土了大量的罐、鼎、碗、杯、盒、豆等完整的陶器。據考證,該窯場從西周、春秋至戰國,期間無明顯間斷,是一處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對於研究先秦時期東江流域乃至整個嶺南地區制陶業和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旅遊景點

博羅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從去年底開始展開銀崗古窯場遺址的保護工作,並分3步完成古窯場“保護區——旅遊區”的遠景規劃。第一步是基本保護工作,包括土地徵收和平整、修路建牆、搭建門樓等;第二步是對文物點進行封閉保護,避免風吹雨淋給古窯場帶來損壞。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保護工程今年5月底竣工;第三步,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計畫利用古窯場地處羅浮山腳下的地理優勢,把古窯場打造成具有園林風格的旅遊景點。
考古人員對東江流域出土的部分陶器製品考古研究發現,部分陶器製品是從銀崗古窯場出土的。這一發現證明,從這裡生產出來的陶器製品,曾被輸送到東江流域各個地區。
銀崗古窯場遺址對於研究先秦時期東江流域乃至整個嶺南地區的制陶業和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目前,從古窯場發掘出土的陶器文物,一部分存放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用作考古研究,另一部分收藏在博羅縣博物館。當年古窯場遺址被發現後,截至目前沒有發現被盜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