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霜

鉛霜

鉛霜,中藥名。為用鉛加工製成的醋酸鉛。各地均有製造。具有解毒斂瘡,止血,墜痰鎮驚之功效。常用於牙疳,口瘡,潰瘍,鼻衄,痰熱驚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鉛霜
  • 化學式:Pb(C2H3O2)2.3H2O
  • 分子量:402.347
  • 顏色:白色
  • 光澤:金屬光澤
  • 分布:各地均有製造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鉛加工製成的醋酸鉛。

性味

味甘、酸,性寒。

歸經

歸心、肺經。

功效

解毒斂瘡,止血,墜痰鎮驚。

主治

用於牙疳,口瘡,潰瘍,鼻衄,痰熱驚癇。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驚熱,鎮心神:鉛霜半兩(細研),人參半兩(去蘆頭),茯神半兩,硃砂半兩(研細,水飛過),麝香一分(細研)。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聖惠方》鉛霜丸)
2、治喉痹:鉛白霜半兩,青黛一兩,甘草半兩。上三味,搗羅為末,醋和為丸,如雞頭實大。含化咽津,痰出。(《聖濟總錄》比金丸)
3、治咽喉腫痛:鉛白霜、南硼砂、柿霜、糖霜。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半錢,咽下,食後。(《楊氏家藏方》鉛霜散)
4、治口舌瘡:鉛霜一分,龍腦半錢,滑石一分。上件藥,細研為散。每用少許,貼瘡上,有涎即吐卻。(《聖惠方》鉛霜散)
5、治墮腸、翻花、鼠奶等痔,熱痛不可忍,或已成瘡者:鉛白霜、白片腦各半字。用好酒少許,研成膏子塗之。(《嬰童百問》勝雪膏)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3m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配成膏劑外塗。

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及外感風寒之痰嗽者禁服。成人一次口服2-3g可中毒,致死量為50g。故不宜過量久服,以免引起鉛中毒。中毒症狀,出現面呈土黃色或灰白色的“鉛性面容”,口中有金屬味,齒齦鉛線,腹絞痛,便秘或腹泄,貧血,肝腫大,黃疸,精神及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多發性神經炎,尿毒症等鉛中毒。

炮製

用氧化鉛22份,醋酸(36%)12份。將醋酸放入磁皿中,投入氧化鉛,初以常溫,次加微溫使之溶解,並趁熱過濾,放冷,即析出醋酸鉛結晶。然後置於漏斗上,滴去液分,再擴布於紙上,於常溫中乾燥。如要精製可將上述製品溶於同等量的沸湯中,加烯酸少許,趁熱過濾,放冷結晶,即得純淨的醋酸鉛(鉛霜)。

性狀鑑別

本品為針晶或板狀結晶體。白色,具金屬光澤。體重,於乾燥空氣中易風化成顆粒或粉末,無金屬光澤。無臭,味酸。易溶於水或甘油,稍溶於乙醇,不溶於醚。其水溶液有甜味。以色白、具金屬光澤者為佳。

藥理作用

1、收斂止瀉作用;
2、有消痰、鎮驚作用;
3、毒性:吸入屬劇毒,對實驗動物致癌證據充分。人接觸可能致癌。

相關論述

1、論鉛霜治病在上焦:李時珍:鉛霜“其墜痰、去熱、定驚、止瀉,蓋有奇效,但非久服常用之物爾;病在上焦者,宜此清鎮。”(《綱目》)
2、論鉛霜除熱生津:繆希雍:鉛霜“味甘酸,氣大寒,無毒,凡中風驚悸,未有不因痰熱所生,胸膈煩悶多滑,亦火熱炎灼所致,甘寒能除熱生津,則痰結消,驚悸平,風自愈也。其主解酒毒,亦取其除熱生津之意耳,並治吐逆,鎮靜去怯,黑鬚髮。”(《本草經疏》)

附註

鉛霜、砒霜,鉛粉(水粉)三者均為白色粉末,外觀形狀相似,肉眼不易辨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