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裂銀蓮花

鈍裂銀蓮花

鈍裂銀蓮花(學名:Anemone obtusiloba D. Don. )是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狀莖。植株高10-30厘米。基生葉7-15,有長柄,多少密被短柔毛;葉片腎狀五角形或寬卵形,長1.2-3厘米,寬1.7-5.5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或偶而三裂近基部。花葶2-5,有開展的柔毛;苞片3,無柄,稍不等大,寬菱形或楔形,常三深裂,長1-2厘米,多少密被柔毛;花梗1-2,長1.5-8厘米,子房密被柔毛。

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和東部)、四川西部、青海、甘肅、山西、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海拔2900-4000米間高山草地或鐵杉林下。

鈍裂銀蓮花是是一種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植物。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除濕、活血祛瘀、消腫解毒等功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亞種分化,主要變種,生長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根狀莖。植株高10-30厘米。基生葉7-15,有長柄,多少密被短柔毛;葉片腎狀五角形或寬卵形,長1.2-3厘米,寬1.7-5.5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或偶而三裂近基部,中全裂片菱狀倒卵形,二回淺裂,側全裂片與中全裂片近等大或稍小,各回裂片互相多少鄰接或稍覆壓,脈近平;葉柄3-18厘米。
花葶2-5,有開展的柔毛;苞片3,無柄,稍不等大,寬菱形或楔形,常三深裂,長1-2厘米,多少密被柔毛;花梗1-2,長1.5-8厘米;萼片5(-8),白色,藍色或黃色,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0.8-1.2厘米,寬5-8毫米,外面有疏毛;雄蕊長約4毫米,花葯橢圓形;心皮約8,子房密被柔毛。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在中國分布於西藏(南部和東部)、四川西部、青海、甘肅、山西、雲南等省區。生長於海拔2900-4000米間高山草地或鐵杉林下。分布區內年平均降水量534毫米,年平均溫度為1.6 ℃,從植物區系組成和水熱特徵來看,屬於典型的高寒草甸。

亞種分化

鎮康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 ssp. megaphylla W. T. Wang)與鈍裂銀蓮花的區別:葉較大,葉片長3.2-6厘米,寬6-10厘米,三深裂近基部,深裂片互相覆壓。植株高約35厘米。葉脈平,葉片兩面多少密被糙毛。花序有2花;苞片楔形或寬菱形,長1.8-3.2厘米,三深裂;萼片5,藍色;心皮約9,子房密被褐黃色柔毛。分布於中國雲南鎮康。生長於海拔3400米山地草坡。
光葉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 ssp. leiophylla W. T. Wang)與鈍裂銀蓮花的區別:葉和苞片背面無毛或近無毛,中脈和側脈在兩面常稍隆起。植株高7.5-34厘米。葉三全裂。花序有1花;苞片長圓狀卵形,不分裂,全緣或有3齒;萼片5-6(-7),白色;心皮10-20,子房密被白色柔毛。分布於中國雲南貢山。生長於海拔2900-30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邊。
疏齒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ssp. ovalifolia Bruhl)與鈍裂銀蓮花的區別:葉的側全裂片較小,通常比中全裂片短一倍左右,三淺裂,裂片全緣或有1-2齒,牙齒的數目通常為中全裂片牙齒數目之半或更少(在鈍裂銀蓮花,葉的側全裂片與中全裂近等大或稍小,二者牙齒的數目近相等)。植株通常較低矮,高3.5-15厘米,間或高達25或30厘米。葉片長0.8-2.2(-3.2)厘米,三全裂,兩面通常多少密被短柔毛,脈平。花序有1花;苞片倒卵形,三淺裂,或卵狀長圓形,不分裂,全緣或有1-3齒;萼片5,白色、藍色或黃色;心皮20-30,子房密被白色柔毛,稀無毛。分布於中國西藏(海拔3500-5000米)、雲南西北部(洱源以北,3000-3900米)、四川西部(2500-4000米)、青海、新疆南部(策勒,4200米)、甘肅、寧夏(賀蘭山,2800米)、陝西(隴縣,1900-2300米)、山西、河北西部(1900-2800米)。生長於高山草地或灌叢邊。地下部分、葉、花和果實等藥用,治病癒後體溫不足、淋病、關節積黃水,黃水瘡、慢性氣管炎等症(青藏高原藥物圖鑑)。全草藥用,有止血的功效(秦嶺植物志)。

主要變種

狹葉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 ssp.ovalifolia var.angustilimba W. T. Wang)與卵葉銀蓮花的區別:葉片狹卵形或卵形,長3-4厘米,寬2.5-3厘米,基部突寬楔形,三全裂,中全裂片有長5-7毫米的柄,側全裂片有長1-2毫米的柄。植株高約24厘米。萼片6,藍紫色。分布於中國四川雷波涼山地區。生長於海拔2800米山頂草地。
維西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polysepala W. T. Wang)與卵葉銀蓮花的區別:葉基部近截形或截狀心形,三深裂近基部;萼片5-8。植株高7.5-18厘米。萼片白色或藍紫色。分布於中國雲南維西。生長於海拔3100-3500米間高山草地。
截基銀蓮花(Anemone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truncata (Comber) W. T. Wang)與卵葉銀蓮花的區別:葉片三淺裂或三深裂,基部截狀心形或淺心形。植株高6-15厘米。葉片長1-3.5厘米,兩面多少密被柔毛。萼片5(-6),白色、藍色或黃色。分布於中國雲南(麗江)、四川(木里)。生長於海拔2600-3900米間山地草坡或冷杉林下。

生長習性

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盛花期一般2周左右,單花期一般為4-5天,花冠展開和花葯開裂時間與天氣和溫度有關。通常情況(晴天)花被片8:00左右展開,大部分花集中在9:00左右開放,上午10:00左右花葯開裂,開花次日17:00左右,花瓣開始萎縮。當氣溫變低或陰雨天,花開放時間和花葯開裂時間會相應的推遲。花蕾期,花苞常呈黃綠色,花葯還未成熟;當花接近綻開時,花冠頂端稍膨大;花開放時,花冠裂片打開,柱頭高於花葯的位置,花柱在花期有所伸長。果期在7-8月,一般持續2周以上。
由於鈍裂銀蓮花所處的生境較為特殊,海拔較高,限制了昆蟲的活動,訪花昆蟲數量少,從而使鈍裂銀蓮花的花粉轉移量不足,而鈍裂銀蓮花為蟲媒傳粉,為保證其生殖成功,因此會選擇增加對雄性資源的投入,增加花粉量,是其為適應這一特殊環境下保證其生殖成功的有效對策。其柱頭具有可授性時期與花粉成熟期不在一個時期,但彼此間存在一段時間的重疊,當花粉還不具有活性時,柱頭就有可授性,也就是說雄蕊的成熟滯後於雌蕊,說明其適應異花傳粉的機制。
一天中鈍裂銀蓮花花粉活性最高點出現在13:30左右,隨著傍晚的來臨,其活性大幅度降低。此外,鈍裂銀蓮花的柱頭均有可授性,並且柱頭可授性在一天中隨時間的變化趨勢與花粉活性類似,也呈拋物線變化。早晨9:20之前,柱頭為黃綠色,檢測時柱頭周圍反應液呈淡藍色,並有少量氣泡出現,具有微弱可授性;柱頭可授性從早晨9:20起逐步上升,柱頭顏色變為淡黃色,檢測時柱頭周圍反應液呈藍色,並伴有大量氣泡出現,具有較強可授性,直至12:20-14:20柱頭可授性最強,之後隨著柱頭顏色由淡黃變為暗黃色時,柱頭周圍反應液呈現淡藍色,氣泡較少,可授性減弱,於17:20-18:20後柱頭顏色變枯黃,只有部分柱頭具有可授性,部分柱頭不具可授性。可見,一天中鈍裂銀蓮花柱頭可授性在12:20-14:20最強,而早晨與傍晚柱頭可授率均較弱。因此,一天當中的12:20-14:20是鈍裂銀蓮花授粉的最佳時期。

主要價值

鈍裂銀蓮花是是一種重要的草原退化指示植物。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除濕、活血祛瘀、消腫解毒等功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