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伯特-席勒喬治-阿克洛夫。

這本書無疑將永遠改變我們看待市場的方式,並改變我們在未來應對釣愚的選擇。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經濟運轉的人,這本書將提供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

基本介紹

  • 書名: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 ISBN:9787508657431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自亞當·斯密以來,經濟學的核心信條就是:自由市場制度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但現在這隻“看不見的手”已經變成了隨時準備絆倒消費者的“看不見的腳”。 兩位諾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羅伯特·席勒認為,市場在為我們帶來福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災難。普遍存在的人性弱點、信息不對稱等讓我們成為“釣愚”中的受騙者。 作者歷數從投行到政客,從汽車銷售到房地產中介,從煙廠到酒廠,從食品廠到製藥商,從信用卡到廣告,無不存在“自由的欺騙”。他們以一個個生動的事例、詳實的數據、幽默的闡述揭示了從日常生活到金融、政治等層面的富有想像力的釣愚手段,從另一個角度反思了金融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釣愚不僅讓普通大眾損失慘重,而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系統性風險,導致經濟崩潰。 作者進一步強調,如果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和普通大眾都能意識到釣愚的普遍存在,就能辨明和杜絕可能導致嚴重危機的欺騙問題,從制度創新、市場干預等方面實施更有效的監管,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而增強對經濟危機的預測和把握,讓“看不見的手”更好地為經濟、為社會服務。 這本書無疑將永遠改變我們看待市場的方式,並改變我們在未來應對釣愚的選擇。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經濟運轉的人,這本書將提供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角度。而對於生活在當下的每個人來說,這本書更是不容錯過。

作品目錄

前言
導論 防不勝防的陷阱:欺騙均衡
第一部分 未付的賬單與金融崩潰
第一章 誘惑之路
第二章 信譽透支與金融危機
第二部分 各種各樣的欺騙
第三章 廣告商知曉如何放大大眾的弱點
第四章 汽車、房地產和信用卡中的欺騙
第五章 政治欺騙
第六章 食品欺詐、製藥與舌尖上的欺騙
第七章 創新:好的,壞的和醜的
第八章 菸草與酒精
第九章 為利潤而破產
第十章 米爾肯的騙局:以垃圾債為餌
第十一章 反制欺騙的英雄
第三部分 結論與後記
結論 案例與一般教訓
後記 欺騙均衡的顯著性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作品思想

為利潤而破產
在本章以及下一章,讓我們一起回顧一場現在幾乎被遺忘的金融危機,即所謂的1986~1995 年的儲蓄和貸款危機。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幾十年前的那場危機,從而更為深入地理解金融界的騙術,這種騙術十分常見卻又難以察覺。
儲蓄貸款協會是金融機構的一種形式,盛行於20世紀初的美國。模仿英國建築協會,這些類銀行機構吸收小額儲蓄,並給參與儲蓄的會員發放住房抵押貸款或購車貸款。這個動機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大批的儲蓄貸款成為騙子的工具,導致了這類機構的破產。破產規模驚人。對應的解決方案花費了納稅人大約2300億美元。但是更大的危害在於引發經濟衰退:由危機造成的信貸緊張以及資產價格縮水非常可能是1990~1991年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儲蓄和貸款危機距今較近,但源自不同的制度環境,展示了一個不同的欺騙均衡問題。特別是它採取了一種新的欺騙形式,被經濟學家保羅·羅默(Paul Romer)和本書作者喬治一針見血地稱為“為利潤而破產”。(多謝保羅同意我們參考他們二人此前的作品,從而構成這一章及下一章。)我們將看到在經典經濟學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是如何通過炮製有誤導性的會計信息(有時是審計欺詐),來使自己破產,卻保有利潤的。
掠奪
只有孩子才會問,為什麼破產法院在企業快要破產時會直接接管企業?答案再明顯不過了:如果企業只有125 000美元,並且欠彼得77 000美元,欠保羅243 000美元,他們就得決定那125 000美元該如何分了。法院接管企業,是要確保彼得不會在保羅得到他那份之前過多地(換句話說就是非法地)拿走欠款。這就是為什麼一旦企業要破產,法院馬上接管的最直白易懂的解釋。
但是(對於任何成年人而言,大家卻懂得世上的事往往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簡單),這裡還存在一個微妙的原因。如果有償債能力的企業主今天用企業的錢支付自己一美元,那么他們就會損失明天的一美元及其將帶來的利潤。因為沒有其他刺激因素,所以有償債能力的企業主不會馬上把錢取出來。相反,即使一個破產的企業主從其企業中額外拿出一美元,他們在明天根本不會有任何損失。為什麼?因為破產企業為了償還彼得和保羅的欠款,已經(在法律上)失去了其資產。由於所有者將一無所有,他們就像是縱橫亞洲的成吉思汗軍隊: 今天東西不拿走,明天就什麼都不剩下了。於是,他們就有了洗劫的 動力。
在本章,我們將看到儲蓄貸款協會已經破產,但是監管者並沒有跟進的情況。相反,為了有機會拿回儲蓄貸款,他們讓企業繼續開展業務。這就給肆無忌憚的洗劫創造了機會。比如,以很低的價格收購一個存在如此問題的企業,然後儘可能地向儲蓄貸款協會貸款,並通過會計障眼法找到一個渠道把貸來的錢轉移出去,最後中飽私囊。

作品影響

2016年,該書入選新浪2016年度中國財經好書榜。

作者簡介

喬治?阿克洛夫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首席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克洛夫將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學科引入經濟學理論,其研究領域包括總量經濟學、貧困問題、家庭問題和貨幣政策等。他還與羅伯特?席勒合著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動物精神》。
羅伯特?席勒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標普/凱斯-希勒全國房價指數聯合創始人、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還是一位暢銷書作者,在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總量經濟學、不動產等方面著作頗豐,包括《動物精神》(合著)《非理性繁榮》《金融與好的社會》《新金融秩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