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尾綠鳩

針尾綠鳩

針尾綠鳩(學名:Treron apicauda)為鴿形目鳩鴿科綠鳩屬的中型鳥類,體長31-41厘米,體重180-257克。雄鳥的頭部、頸部為淡黃草綠色,後頸和上背為橄欖綠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條帶狀。其餘上體、翅膀上有二道明顯的乳黃色斑。留鳥,棲息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常組成小群活動於高大的樹上,多在樹叢之間飛躍,或者站立在樹枝上鳴叫,巢呈平台狀,由枯枝構成,較為簡陋。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分布於中國、印度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針尾綠鳩
  • 拉丁學名:Treron apicauda (Blyth, 184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鴿形目
  • 鳩鴿科
  • 亞科:果婎亞科
  • :綠鳩屬
  • :針尾綠鳩
  • 亞種:3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Blyth, 1846
  • 英文名稱:Pin-tailed Green-pigeon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針尾綠鳩為中型鳥類,雄鳥的頭部、頸部為淡黃草綠色,後頸和上背為橄欖綠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條帶狀。其餘上體、翅膀上有二道明顯的乳黃色斑。腰和尾上覆羽的顏色較淡,並綴有亮黃色。尾羽與其他綠鳩類的差異十分明顯,為暗葡萄灰色或珠灰色,中央一對尾羽特別延長而尖,末端沾綠色,其餘尾羽的基部為黑色,尖端具有窄的綠色羽緣。下體為淡綠黃色,胸部沾有粉紅橙色。尾下覆羽為桂紅色,兩側外具寬的淡棕白色羽緣。兩脅和覆腿羽為暗綠色而雜以淡棕白色。
雌鳥的羽色與雄鳥相似,但體色較暗,胸部沒有橙色,尾羽較短,尾下覆羽為淡桂紅色,外翈幾乎全部為白色,僅有羽乾處為灰黑色。幼鳥和雌鳥相似。
虹膜的內圈為淺藍色,外圈為紅色。眼睛的周圍為淡紫藍色。嘴為藍綠色。腳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82-157g,♀180-240g;體長♂352-405mm,♀310-380mm;嘴峰♂19-22mm,♀18-21mm;翅♂158-173mm,♀157-167mm;尾♂173-236mm,♀158-186mm;跗蹠♂21-25mm,♀21-2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帶陰暗潮濕的原始森林常綠闊葉林和次生林中。

生活習性

針尾綠鳩為留鳥,常組成小群活動於高大的樹上,多在樹叢之間飛躍,或者站立在樹枝上鳴叫,聲音大多為富有變化的口哨聲,富有音韻,十分悅耳動聽。飛行快速而直。大多在早晚活動,喜歡棲息於枯立樹枝的頂上。由於嗜食榕樹的果實,所以經常出現在果樹林中,特別是榕樹林中。主要以榕樹和其他植物的果實為食。
叫聲:二重唱。一鳥發出輕柔的cuc-coo聲,第二鳥接以較高音的huu,重複且越來越快。也發出低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於廣西、四川木里、雲南貢山、潞西耿馬西雙版納等地。
針尾綠鳩分布圖針尾綠鳩分布圖

亞種分化

針尾綠鳩指名亞種(學名:Treron apicauda apicauda)。分布於喜馬拉雅山麓,從印度庫毛恩到阿薩姆邦東部和中國西南(四川南部、西北及雲南南部)和緬甸南部(丹那沙林)。
針尾綠鳩滇南亞種(學名:Treron apicauda laotinus)。分布於寮國和越南北部的山區,以及中國的雲南等地。
針尾綠鳩中南半島亞種(學名:Treron apicaudalowei)。分布於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8月。雄鳥和雌鳥在3-4月間即有相互追逐的行為。雄鳥的求偶行為有點頭、挺胸、張翅、展尾和圍繞雌鳥跳來跳去,並發出‘咕咕’聲和不時佯作在地面啄食狀。營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大多築巢於開闊地或河岸邊的喬木樹上。巢呈平台狀,僅用少量枯枝堆集而成,較為簡陋。每窩產卵通常為2枚。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