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澤

金黃澤

金黃澤又叫聚石斛、上樹蝦,為蘭科植物聚石斛的乾燥莖,較常用的中藥材。以採集野生者加工人藥。目前資源較少,市場上貨量少,而成為市場暢銷藥材。

多年生草本。莖粗,四棱形,長3~5厘米,只有3~4節,上殘存葉鞘纖維。葉單生於莖頂端,革質,橢圓形,長5~8.5厘米,寬1.5。2.3厘米,頂端圓,微凹。總狀花序生於莖節上,具2至多數花。黃色。

附生於岩石和樹上。產於廣西百色、河池、南寧地區各縣市。

全年可採收。採回全株,除去鬚根及葉片,剔除枯死草,放人沸水鍋內燙過,攤開在竹蓆上暴曬至全乾:裝入麻袋或編織袋內。置乾燥處存放。注意防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黃澤
  • 拉丁學名:Dendrobium lindleyi Steudel
  • 別稱:聚石斛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蘭科
  • :聚石斛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採收加工,

形態特徵

1.聚石斛為多年生附生草本,莖聚生,有2~5節,膨大呈假鱗莖狀,具4棱,長3~7厘米。葉1枚頂生,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5~9厘米,頂端微凹,基部具短柄。夏季開花。總狀花序有2至多花生於近頂端的節上,花黃色;萼片3,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萼囊近球形;花瓣橢圓形,比萼片寬,唇瓣近扁圓形,長l~2.3厘米,黃色中間橙紅,頂端略凹,邊緣具細緣毛,基部席捲,具爪,唇盤凹陷,被柔毛,合蕊柱極短。果為蒴果。
金黃澤
附生於林中樹幹上或岩石上。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省區。亞洲熱帶地區亦有。
2.密花石斛為多年生附生草本;莖叢生,棒狀或近圓柱狀,長6~80厘米,中部粗達2厘米,基部收狹,乾後常淡褐色,有4棱。葉革質,3~4枚近頂生,長圓狀披針形,長8~17厘米,寬2.5~6厘米,總狀花序生莖的近頂部,具多花,下垂;總花梗基部被2~4枚鞘狀苞片;花黃色,萼片3,長圓形,長約1.7厘米,萼囊近球形;花瓣近圓形,內凹,長約1.5厘米,邊緣齧蝕狀,具爪;唇瓣圓菱形,長1.7厘米,寬1.4厘米,具短爪,唇盤凹陷,上面被絨毛,邊緣具流蘇。

分布範圍

附生於密林中樹上。分布於海南島、廣西、雲南南部和西藏東南部。錫金、尼泊爾、印度等地亦有。

主要價值

假鱗莖紡錘狀,有3棱或4棱,長3~7厘米,徑約1.5厘米。表面金黃色,平滑,光亮,全體具3~4節,節處收縮,質堅而體輕,縱向撕開,可見裡面呈疏鬆海綿狀,白色。氣微,味淡。以個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甘、淡,微寒。滋陰清熱,生津。用於熱病津少,肺痿咳嗽,陰虛癆咳,肺癆潮熱。常用量10~15克。
功用: 滋陰清熱,生津。用於熱病津少,肺痿咳嗽,陰虛癆咳,肺癆潮熱。
性味: 甘、淡,微寒。

採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根、葉及毛衣,用沸水稍燙後,曬乾或陰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