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經處

金陵刻經處

金陵刻經處在南京鬧市區淮海路延齡巷交界處,南京市白下區淮海路35號。始建於同治五年(1866年),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陵刻經處
  • 地理位置:南京市白下區淮海路35號
  • 開放時間:不對外開放
  • 所屬城市:江蘇省南京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歷史,建築,流通書目,

簡介

金陵刻經處是晚清著名學者楊仁山先生一手創辦起來的。楊仁山,名文會,祖籍安徽石埭(今石台縣)。他自幼穎悟,淡泊功名,早年立志習孔、孟、老、莊諸子之業,並學天文、輿地、歷算、音韻等。他還精通多國語言,早年曾以參贊身份,隨外交家曾紀澤出使歐洲各國。因此在他的身上,既體現著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根底,也洋溢著西方近代科學文化的精神。晚清著名學者梁啓超譚嗣同章太炎等,都同他有密切的交往。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譚嗣同的《仁學》,就是在楊仁山南京的寓所里寫成的。
金陵刻經處金陵刻經處

歷史

楊仁山27歲那年,因感染時疫,始真正接觸佛法。此前曾有一老尼授他一冊《金剛經》,但懷歸展讀,卒難獲解。病癒後,他檢讀《大乘起信論》,愛不釋手,竟連讀五遍,遂窺得其奧旨,並對佛教產生信仰,從此廣求佛經,研究佛學,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治五年(1866年),楊仁山移居南京,參與鹹豐兵火後的城市建設工作。當時江南久歷兵燹,加之太平天國的狹隘宗教政策,使佛教典籍損毀殆盡.甚至連最普通的《無量壽經》和《十六觀經》也難以覓得。這使他深感只有佛典廣為流通,方能弘揚佛法,普濟眾生,遂與志同道合者十餘人募捐集資,創辦了金陵經書處(即金陵刻經處前身),經營刻經事業。
刻經處草創時期,設寫手1人,刻手7人,主僧1人,香火2人。發起人中,以曾創揚州磚橋“江北刻經處”的江都鄭學川贊助最力,而楊仁山“乃就金陵差次,擘畫刻經。日則董理工程,夜則潛心佛學,校勘佛經而外,或誦經念佛,或靜坐作觀,往往至漏盡就寢”。金陵刻經處初設於北極閣,繼遷至楊仁山位於常府街的家中,後又轉遷至花牌樓(今太平路)一帶。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楊仁山又把在延齡巷的住宅60多間並宅基地6畝多無償捐給刻經處,作為永久刻印經像、收藏經版、流通佛經的莊嚴場所,為弘揚佛法、推動佛教事業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金陵刻經處正式成立後,楊仁山對各類佛教典籍更是熱心搜求,並先後從日本和朝鮮等國尋回了《中論疏》、《百論疏》、《唯識述記》、《因明論疏》、《華嚴三昧章》等約300種國內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加以刻印流布,使得三論宗、慈恩宗、華嚴宗等佛教宗派教義復明,俾便後人研討。在楊仁山的精心策劃下,金陵刻經處還先後刊刻了《大藏輯要》,選佛典465種,計3300卷,另印刷佛像lO萬餘張。魯迅先生在為其母祝壽時也曾在這裡捐資刻印過《百喻經》。
出於弘揚佛法的考慮,楊仁山還為金陵刻經處規定了“三不刻”例,即:疑偽者不刻,文義淺俗者不刻,乩壇之書不刻。他曾說:“鄙人志願,亟望金陵刻經處刻成全藏,務使校對刷印,均極精審,庶不致貽誤學者。至他處所刻未精之本,聽其自行流通,本處概不與之合併成書。”這固然是楊仁山立身做人的正直與研究學問嚴謹的體現,也是金陵刻經處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由於金陵刻經處刊印流通的經書有不少是我國古代失傳的佛典,加之刻版採用了經文與註疏會合的方式,且劃分段落,添加句讀,並經嚴格校勘,各方信士皆譽其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與別處寺院直接從《明藏》、《龍藏》翻刻者相比,真有霄壤之別
此外,佛像版雕工精湛也是金陵刻經處的一大特點。金陵刻經處現藏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慈悲觀音像》、《靈山法會》等18種佛像雕版。均是楊仁山於同治、光緒年間參照《造像量度經》等資料,延請南京著名刻工潘文法、甘國有、姜文卿精心刻制完成的。尤其是由群像構成的《靈山法會》,人物形象多達97人,畫面幾無虛隙,但卻層次分明,章法嚴整,人物神情各不相同。藝術價值甚高,堪稱我國佛像版之絕品。
楊仁山逝世後歸葬於刻經處的庭院中,並建塔紀念。日本侵略軍攻占南京時,金陵刻經處之經版、房舍損毀殊甚。1952年上海佛教協會成立金陵刻經處護持委員會,趙朴初任主任委員,推徐平軒主持恢復工作。同年呂徵結束四川江津支那內學院來南京,把內學院收藏的佛教文物、資料、經版等一併交刻經處。並首次刻補齊全印行《玄奘法師譯撰全集》共76種,1347卷。1973年周恩來總理下達保護恢復金陵刻經處的指示。1980年刻經處得到完全恢復。1981年恢復刻印流通業務,深受國內外佛教界的讚賞。

建築

金陵刻經處本為楊仁山自建私宅。占地面積11667平方米,房屋132間,有磚刻“金陵刻經處”門額,主要建築有深柳堂、祗洹精舍、經版樓、楊仁山居士墓塔等。
深柳堂,坐北朝南,硬山頂,磚木結構,小瓦屋面,進深9檁8米,高6米。堂正中懸楊仁山畫像和趙朴初題寫的“深柳堂”匾額。經版處,原為平房,現已改建為兩層樓房。門上懸趙朴初題<<經版樓>>匾額,內藏經版125318片。
金陵刻經處金陵刻經處
墓塔,建於1928年,為六角形喇嘛塔,高8.88米,上刻“楊仁山居士之塔”。塔置於花窗圍牆的塔院之中。塔院占地面積165平方米。
交通:游2線、1、27、31、46、60、80路公車可達。
規劃定位:佛教文化展示中心。

流通書目

流通目錄上經書的庫存及郵寄方式(中國郵政免費郵寄)詳見圖冊末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