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冒險

金融冒險

《金融冒險》是2019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 約翰·布魯克斯,John,Brooks。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冒險 
  • 作者:[美] 約翰·布魯克斯,John,Brooks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ISBN:978711551218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金融世界就是大千世界的縮影,每天都上演著獨屬於企業家的悲喜劇。在這個殘酷的平台上,有勇有謀的商界領袖們為了利潤的增長從不曾停止爭鬥。
《金融冒險》作者為20世紀美國非常有影響力的財經作家——約翰·布魯克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啟發著企業家。本書由12個商業冒險故事和見聞組成,主要關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這段被視為金融遊戲玩家們拋棄舊有規則、重建新規則的風雲變幻的時期,這期間既有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代表權大戰、摩根史坦利代理通用汽車新股票的發行等經典案例,也有西班牙著名的商業海盜胡安·馬奇駕馭私掠船奪得巴塞隆納公司、索爾·斯坦伯格意圖收購紐約化學信託銀行卻匆匆止步等不為人熟知的傳奇。
對於各位金融界、投資界的管理者和創業者來說,布魯克斯的作品和管理理論、投資策略無關,它寫的是聰明、愚蠢、頑固、胡鬧、明智的人。時間飛逝,但人性沒變。每一個故事都在講述有關財富的永恆真理。

作者簡介

【美】約翰·布魯克斯(John Brooks)
美國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財經作家之一,《紐約客》廣受讚譽的金融專欄作家和記者。
出版過10餘本商業和金融類圖書,每一本都在華爾街引起轟動,如《商業冒險》《戈爾康達往事》《沸騰的歲月》等。其作品以幽默與小說性筆法而聞名,受其影響的財經作家和企業家無數。

目錄

目 錄
第一部 美國——20世紀50年代
第一章 代表權大戰:羅伯特 楊與紐約中央鐵路公司
1954年1月17日,一個周日的下午,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總裁威廉 懷特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所傳達的厚顏無恥的要求讓他震驚得好一陣都回不過神來。
第二章 摩根史坦利歷險記:彼時最大的工業融資
通用汽車融資這件事的顯著性和不同尋常性在於,其籌集資金的方式是發行新股,而非發行債券。外界認為,這證明了當時通用汽車公司財務政策的大膽與遠見。
第二部 歐洲
第三章 倫敦金融城:探秘針線街
19 世紀英國經濟學家沃爾特 白芝浩將倫敦金融城稱為“全世界到目前為止經濟實
力與經濟精巧性最偉大的結合”。
第四章 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的誕生之地
股票交易誕生階段最奇怪的地方在於,其誕生時就基本進入完成形態。20世紀股票交易中讓人難以理解的複雜形態以及拜占庭式的違法行為,幾乎都在股票誕生之初就已存在。
第五章 西班牙私掠船:胡安 馬奇的奇妙人生
1970年2月5日,海牙和平宮大廳里,一個被比利時方律師稱為“司法編年史上最獨特”“不僅在西班牙、在其他國家也沒有先例”的案件迎來了大結局。在國際法專家看來,這個判決成功合法化了從外國所有者手中“盜竊”公司的行為。
第三部 美國——20世紀60年代
第六章 紳士派對:布朗兄弟的盛大宴會
對於布朗兄弟成立150周年的慶祝活動,到底達成了什麼目的?每個人都在猜測。又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平時工作無比繁忙的企業家願意抽出時間並將全球貿易放一邊來參加這個活動?
第七章 衝突:成立8年的利斯科對抗擁有150年歷史的化學信託銀行
如果說斯坦伯格和倫查德這兩人在那段並不算長的時間裡的高強度對抗是“經典悲劇”,那有點言過其實。但這中間有著太多古希臘式的悲劇因素,再加上一定程度的滑稽劇特質,這足以說明華爾街並沒有丟失展現人間悲喜的歷史本色:這裡展現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而是更為傳奇的經歷。
第四部 美國——20世紀70年代
第八章 從頭開始:全新的國際貨幣遊戲體系
如果要把國際貿易與貨幣談判比作撲克遊戲,那么 1971 年 9 月最後一周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度理事會,則是在尷尬的狀態下進行的一場遊戲。
第九章 習慣成自然:埃索-埃克森改名事件
埃克森 1972 年魯莽地放棄舊名稱,實際上推翻了商業理論中最古老的一條公理:成功的商標神聖而不容更改,改變就是自殺。
第十章 保衛匹茲堡:羅斯柴爾德男爵收購科普威
Imetal和科普威之間的爭鬥,成為已經延續十多年的聯合大公司合併時代美國公司與外國資本之間的第一次敵意收購。收購初期出現了一個非傳統因素:科普威的非管理層員工明確表示,他們不僅反對 Imetal 收購,而且態度比管理層還要堅決。
第十一章 法學院與麵條廠:紐約大學暴富史
對於看夠了華爾街百萬美元的談判頻繁陷入針鋒相對、耗費巨大的訴訟,看夠了心思最縝密的機構投資者不斷被類似猜紙牌的投資矇騙,紐約大學法學院與麵條廠的故事表明,在高級金融問題上,學術環境中的人們能夠做出更好的選擇。
第十二章 灰色與黑色資金:海灣石油公司的“潤滑劑”
1976 年 3 月初,當洛克希德醜聞爆發到最高峰時,其股票價格一周內每股上漲了 3美元,漲幅超過 40%,仿佛關於公司賄賂的醜聞的報導只是刺激公司發了筆橫財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