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欒

金葉欒為落葉喬木,2007年1月31日被國家林業局認定為新品種。金葉欒是由普通欒樹產生芽變而選育出的欒樹新品種,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美化樹種,金葉欒原本就是理想的綠化觀賞樹種,在城鎮園林綠化中大有取代法桐、國槐“霸主”地位的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葉欒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無患子科
  • :欒樹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發展趨勢,栽培管理,病害管理,

形態特徵

金葉欒它嫩梢為紅色,葉片為鮮艷的金黃色,由於欒樹分枝點多,樹型也十分漂亮,嫩葉剛出來時紅色慢慢轉為金黃色,紅莖,老葉不返青,8月底滿樹葉子金黃,非常漂亮。樹皮淡黃褐色,它枝繁葉茂;樹形優美,北方地區到霜凍落葉,觀賞期200多天,變異後的金葉,更使金葉欒身價劇增,不同於其他金葉樹種,如金葉女貞金葉國槐、金葉榆、金葉白蠟等的是:金葉欒獨具紅色的嫩梢,紅色的莖,紅色的脈,由於紅色的存在,使得它在整個生長期顯得金黃金黃。

生長環境

金葉欒的近親家族是我國傳統的鄉土樹種,具有欒樹本有的抗旱,耐鹽鹼、耐寒、耐瘠薄、耐旱、病蟲害少,抗逆性強,適應性強的優良特性,不需馴化,生長速度較快,具有較強的抗煙塵和二氧化硫能力,在淨化城市空氣,治理環境污染中能起到先鋒作用。
金葉欒

分布範圍

金葉欒是欒樹屬的新寵,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華中地區也有江西三農花木園林繁殖推廣,西南地區也有引種。

發展趨勢

例如金葉欒與泓森槐、楊樹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營養面積,能較好地發揮防護效益,可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條件,提高林產品的數量和質量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混交林的原理和混交林的優勢:
混交林的原理: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據作物喜光與耐蔭,樹根紮根的深度,作物生長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進行不同樹種間的混合搭配,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分配不同層的光照,水分和養分。
混交林的優勢:1、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2、混合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林內光照減弱,水分蒸發減少,可以形成林內的小氣候 3、混合林的根系更加發達,在保持水分和防風固沙的效果會更加;4、混合林葉冠層厚,枯落物比較多,單位面積落葉更多,比單純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5、混合林品種多,生境比較好,病蟲害的天敵比較多,從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蟲害的繁殖和傳播;6、由於混交林溫度低、濕度大、風速小,火災的危險係數更低;6、混交林的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的輔助下,主幹可以長的更加通值、圓滿,乾材質量更好。

栽培管理

(1)遮蔭:遮蔭時間、遮蔭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2)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10cm高時要間苗,以株距10~15cm間苗後結合澆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間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並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3)日常管理:要經常鬆土、除草、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秋末落葉後大部分苗木可高達2m,地徑粗在2cm左右。將苗子掘起分級,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將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結束後從根莖處截去苗乾,即從地表處平茬,隨即澆透水。發芽後要經常抹芽,只留最強壯的一芽培養成主幹。生長期經常鬆土、鋤草、澆水、追肥,至秋季就可養成通直的樹幹
(4)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發達,一年生苗高50~70cm。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於當年秋季落葉後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
由於欒樹樹幹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乾,並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櫱出枝條,選留通直、健壯者培養成主幹,則主幹生長快速、通直。第一次截乾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乾處理。以後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時要適當剪短主根和粗側根,以促發新根。欒樹幼樹生長緩慢,前兩次移植宜適當密植,利於培養通直的主幹,節省土地。此後應適當稀疏,培養完好的樹冠。
(5)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應少,每畝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後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大苗培育一般當樹幹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乾不直或達不到定乾標準的,翌年平茬後重新培養。一般經兩次移植,培養3年至6年,胸徑就可達到4~8cm。
定植密度:胸徑4~5cm的每畝600棵左右,胸徑6~8cm的每畝200至300棵,選留3至5個主枝,短截至40cm,每個主枝留2至3個側枝,冠高比1∶3。
培育乾徑8~12cm的全冠苗,每畝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乾徑12cm以上大苗,每畝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結合撫育管理,修剪乾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幹通直生長。

病害管理

金葉欒
金葉欒蟲害比較少,根據木林森園藝幾年的種植養護經驗,發現金葉欒的潰瘍病比較嚴重,重症植物直接死亡。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2.保護傷口。對樹幹的各種傷口,進行塗藥保護,使用石硫合劑或黃油塗抹。
3.樹幹塗白。可防凍害和日灼,兼具殺蟲和殺菌作用。白塗劑配方為:生石灰5千克至6千克,食鹽1千克,水12.5千克,展著劑0.05千克,動物油0.15千克,石硫合劑原液0.5千克。塗白濃度以塗在樹幹不往下流,不結疙瘩為宜。
4.噴藥保護:
(1)對於初發病較輕的樹木,選用50%的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噴樹幹及大的側枝,7至10天1次,連續噴3次,病斑癒合率可達90%以上。
(2)對於發病重的林木,先刮除病斑,病斑上部用毛刷塗藥,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1份加植物油2份或50%多菌靈1份加植物油1份或波美5度石硫合劑原液直接塗刷病斑,也可以用醫用注射器注射1%潰腐靈50倍液於病部。
(3)樹木栽植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樹幹和根部進行滅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