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中醫藥文化志

金華中醫藥文化志

《金華中醫藥文化志》是2020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華中醫藥文化志
  • 作者:編者:傅曉駿//朱杭溢|責編:韓燕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9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26402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金華古稱婺州,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而得名。明代金華府下轄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故又有“八婺”之稱。《金華中醫藥文化志》分為金華(婺州)中醫藥的形成與發展、歷代醫學世家、醫學流派、歷代醫籍、醫療機構、藥材藥業、醫學教育、醫藥遺蹟、金華中醫藥大事件、金華市政府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與措施共十章,對金華地區中醫藥文化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總結和梳理,有助於人們了解金華地區的中醫藥文化歷史概貌,對傳播與弘揚中醫藥文化大有裨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金華(婺州)中醫藥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婺州醫學形成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婺州醫學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第二章 歷代醫學世家與歷代醫家
第一節 歷代醫學世家
一、郭氏世醫
二、湯氏世醫
三、朱氏世醫
四、趙氏世醫
五、虞氏世醫
六、王氏世醫
七、戴氏世醫
八、楊氏世醫
九、孫氏世醫
十、周氏世醫
十一、葛氏世醫
十二、金氏世醫
十三、吳氏世醫
十四、陸氏世醫
十五、胡氏世醫
十六、王氏世醫
十七、郭氏世醫
十八、徐氏世醫
十九、吳氏世醫
二十、韋氏世醫
第二節 歷代醫家(按生年排序)
一、宋代以前醫家
二、宋代醫家
三、元代醫家
四、明代醫家
五、清代醫家
六、近現代醫家
七、當代省級以上名中醫
第三章 醫學流派
第一節 丹溪學派
一、奠基丹溪學派的兩位先驅
二、底蘊深厚的家學薰陶
三、一代宗師朱震亨
四、傳承丹溪學術的子孫宗戚
五、丹溪弟子
第二節 八婺匯通派
第三節 回回塘血證派
第四章 歷代醫籍
第五章 醫療機構
第一節 中醫醫療機構概況
第二節 現代公立中醫醫院
一、金華市中醫醫院
二、義烏市中醫醫院
三、東陽市中醫院
四、永康市中醫院
五、蘭谿市中醫院
六、武義縣中醫院
七、浦江縣中醫院
八、磐安縣中醫院
九、金東區中醫院
第三節 現代綜合性醫院中醫科
一、金華市中心醫院中醫科
二、金華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三、婺城區人民醫院中醫科
四、義烏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
五、義烏市中心醫院中醫科
六、浙江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中醫科(義烏)
七、東陽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八、橫店文榮醫院中醫科
九、蘭谿市人民醫院中醫科
十、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
十一、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
十二、永康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
十三、永康醫院中醫科
十四、浦江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中醫骨傷科
十五、浦江第二醫院中醫科
十六、磐安縣人民醫院中醫科
第四節 現代民營診所(門診部)
一、金華易健中醫門診部
二、金華三溪堂中醫門診部
三、金華廣健堂中醫門診部
四、義烏胡慶余堂門診部
五、義烏春萱堂中醫門診部
六、東陽愛心中醫門診部
七、東陽醫藥門診部
八、永康義豐中醫門診部
九、永康弘景堂中醫門診部
十、永康九針堂中醫門診部
十一、蘭溪名中醫館
十二、蘭溪楊塘華峰中醫門診部
十三、浦江黃炳炎中醫門診部
十四、浦江寧清堂中醫門診
十五、武義縣回元堂中醫診所
十六、武義壽仙谷中醫館
第六章 藥材藥業
第一節 藥材生產
一、金華市藥材生產概況
二、磐安藥材生產概況
三、東陽藥材生產概況
四、武義藥材生產概況
第二節 藥材經營
一、諸葛藥業世家
二、蘭溪藥幫
第三節 中藥藥企
一、天一堂
二、壽仙谷藥業
三、仁壽堂(尖峰藥業)
四、九德堂
五、太和堂
六、荊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七、童德和藥店
八、義豐藥店
九、應樹德堂
十、王儲春藥店
十一、沈太和堂
第七章 醫學教育
第一節 蘭溪中醫專門學校
一、辦學概況
二、蘭溪中醫專門學校畢業生與部分任職教師
第二節 浙江省金華衛生學校
第三節 金華縣衛生進修學校
第四節 中醫藥繼續教育培訓
第八章 醫藥遺蹟
第一節 人文景觀
第二節 文物遺蹟
第三節 書稿手札
第四節 教學留影
第五節 票據憑證
第六節 處方真跡
第九章 金華中醫藥大事記
第十章 金華市政府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與措施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傅曉駿,主任中醫師,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9幣,浙江省名中醫。從事中醫工作43年,擅治中醫內科雜病、腎病、風濕痹病及亞健康調理。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省、廳級課題立項25項,先後獲浙江省科技進步獎、浙江省中醫藥科技創新等9項,撰寫專著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與傳承分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名老中醫經驗與學術流派傳承分會副主任委員,金華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金華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金華市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朱杭溢,副主任中醫師,金華市醫界新秀、永康市青年拔尖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青年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丹溪研究分會委員、文獻研究分會青年委員,永康市中醫院中醫科兼治未病科主任,永康市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帶頭人。長期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並對中醫藥傳承挖掘及臨床套用有深入研究。近年來主持在研新冠金華攻關項目一項,主持完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古籍整理重點專項子項目兩項,主持完成和參與金華中醫藥文化整理及傳承項目四項,主持完成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金華科技項目一項,參與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3項,撰寫著作10部,發表論文20餘篇。獲浙江省中醫藥科學技術一等獎兩項,以合作單位成員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