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莊村(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金莊村)

金莊村(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金莊村)

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金氏族人遷來建村,以姓氏命名金家莊。

金莊村位於 光武鎮中心街道北1公里處,s204省道東側,交通便利,人傑地靈,是光武鎮再生塑膠、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所在地,經濟繁榮,民眾勞有所得、勞有所獲,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高於全鎮的平均水平。轄後劉橋、小馬莊、西金莊、賈莊、大於莊、前劉橋、中於莊、豆園8個自然村,總人口3921人,耕地2520畝,現有黨員88名,其中流動黨員12名,村兩委幹部7名,村支部班子團結,積極努力,在鎮黨委的領導下,認真開展“五個好”村支部創建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莊村
  • 外文名稱:Jinzhua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黃垓鄉
  • 下轄地區:隊、組
  • 政府駐地: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黃垓鄉金莊村
  • 電話區號:0550
  • 郵政區碼:233124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
  • 面積:占地面積150公頃
  • 人口:1700
  • 方言:國語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第二產業,山東水龍王集團,集團公司,第三產業,文教科技,成就,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村莊建設,集團福利,組織建設,基層行政組織建設,人物簡介1,人物簡介2,地圖信息,

概況

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金氏族人遷來建村,以姓氏命名金家莊。明萬曆三年(1575年),梁氏祖振琪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因人口興旺曾更名為興隆莊,今名金莊。金莊村位於濟南市長清縣張夏鎮北部,距鎮政府25公里。該村由金莊、夾河、趙莊、小西莊4個自然村組成,占地面積150公頃,北以北大沙河與老山鎮為界,南與下龍化村接壤。
金莊村
該村屬典型溫帶氣候,雨量充足。地處丘陵和平原的結合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境內盛產小麥、玉米及花生、紅薯等。
境內104國道、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村內街道與104國道相連線,交通便利、環境優越。
2000年,全村共有430戶,總人口127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現有王、李、梁、金、邵、徐等主要姓氏,其中金氏為回族,其餘姓氏均為漢族。
金莊村是山東省鄉鎮企業綜合經濟實力500強之一, 在全縣經濟總量、人均收入名列榜首,同時是全縣第一個億元村。自1986年起連續15年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自1990年起,集團公司黨委連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3年被中共濟南市委、 市政府評為明星村,村委會1998年11月被山東省民政廳、山東省人事廳評為模範村委會。

大事記

1952年,邵同仁組織12戶農民成立第一個農村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1953年,成立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
金莊村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邵同仁任社長,同年任金莊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
1972年,張夏農機鑄造二廠(張夏鑄管廠前身)建成,為該村的第一個工業項目。
1976年,8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兩個)建成。
1978年,建張夏鉚焊二廠(1984年更名張夏水暖器材廠)。
1984年, 先後建立煤氣管件廠、無壓鍋爐廠、節能設備廠、保溫材料廠等7家工業企業。
1986年3月14日, 中共長清縣委、縣政府在張夏鎮金莊村召開緬懷學習金莊村黨支部書記梁金貴事跡大會,縣、鄉鎮、村領導幹部1500餘人參加大會,會上宣讀了中共長清縣委《關於授予梁金貴模範黨支部書記的決定》,同時,縣政府追認梁金貴為勞動模範。
1986年10月,金莊村首次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
是年,長清雙橋農工商聯合總公司成立,梁國利兼任總經理。
1989年,西山萬方蓄水池建成,金莊村農田灌溉全部水利化。
1992年,長清雙橋農工商聯合總公司更名為金莊企業集團總公司。
是年, 民眾集資、 公司出資68萬元建起高標準的教學樓,書法家武中奇題詞:“育才基地,桃李滿園”。
1994年,金莊企業集團總公司更名為濟南水龍王企業集團總公司。
是年,每戶建築面積180平方米的15棟小康樓建成。
1995年,集團公司36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建成,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題寫:“山東水龍王集團”。
1996年10月,集團公司被農業部批准為國家大型企業。
是年,2棟(5層70戶)總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的居民樓建成。
是年,組建山東水龍王集團有限公司,並經中共長清縣委批准成立全縣第一個村級黨委,梁國利任黨委書記。
1997年,山東省副省長吳愛英到金莊村視察工作。
2月, 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來水龍王集團公司視察工作,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趙志浩、省長李春亭、中共濟南市委書記孫淑義等陪同視察。
3月, 舉辦“水龍王”杯“三八”國際網球賽,萬里、羅乾、李長春、彭?雲等領導人及俄羅斯駐華大使羅高壽參加。
是年,每戶建築面積230平方米的45棟小康樓建成,並實現集中供熱。
1998年4月, 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國利因公殉職,為此中共長清縣委作出了《關於向優秀共產黨員梁國利同志學習的決定》。宣傳部門作了大量宣傳報導。
是月,王如泉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8月,王如泉任張夏鎮黨委副書記。
是月,為支援南方抗洪救災,集團公司舉辦“獻愛心、見真情”活動,幹部職工千餘人捐款39840元。
11月,在濟南東方大廈,集團公司召開ISO9001質量認證新聞發布會。
12月,金莊村在全市第一個實現電氣化。
1999年6月,山東省副省長韓寓群來金莊村視察工作。
8月,投資10多萬元,將小西莊主街道全部水泥硬化。
12月,山東省副省長陳延明來金莊村視察工作。
是月,全國婦聯副主席華福周視察水龍王集團。
是月,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視察水龍王集團,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宋法棠、副省長林書香等陪同視察。
2000年,集團公司生產的生活消防供水設備,被山東省政府評為“名牌產品”。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新中國成立前,全村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畝產71公斤,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
1952年邵同仁同12戶農民回響黨中央號召率先成立了互助組。1954年,金莊村成立了第一個初級合作社。1966年,退伍軍人梁金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968年,在村里打了第一眼大口井。70年代,投資4萬元、投工5萬個、動土10萬立方米,整治沙灘變良田13餘公頃。 1976年, 建成兩個大型蓄水池, 蓄水8000立方米,修建攔河壩2500米。購進3台燃煤抽水機,基本保障了農田灌溉,糧食產量大增。
金莊村(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金莊村)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1981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金莊村的責任制原則是“分田到戶、統一管理、無償服務”,即耕、播、灌、收、管“五統一”。
1989年至1992年, 配備變電室3處,鋪設地下管道10千米,引水上山,擴大水澆面積27公頃。 在西山上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共發展果園20餘公頃,並修築3條環山路。
1993年以來, 先後營造防護林1000多米,修順河南壩600餘米,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配套工程,大力改進農業種植方式,實行科學種田,推廣良種種植。到1996年農業全部實現了灌溉水利化、 耕作機械化、服務系列化。2000年,糧食畝產450公斤,總產量達646噸,實現農業總產值300萬元。

第二產業

20世紀70年代以前,金莊村是一個純農業村。為改變金莊村貧窮落後的狀況, 1972年3月,梁金貴,王德玉等人用3間羊欄、2間牛棚作廠房,建起農機鑄造二廠(俗稱翻砂廠),搞來料加工,生產井圈、井蓋、爐排及鏈條,當年純收入4.48萬元,翻砂廠就是現在濟南張夏鑄管廠的前身。到1977年已擁有車床、模具、大爐等固定資產50萬元,產值30萬元。1978年成立了鉚焊二廠,聘專家引技術,加工生產茶水爐、鋼製暖氣片等小型產品,1984年改名為張夏水暖器材廠。1987年,廣泛引進資金、 項目、人才、技術,開發NZG囊式供水設備、落地式膨脹水箱,並通過省科委技術鑑定,取得省勞動廳頒發的製造許可證,當年產值過千萬元。1992年金莊村已發展到9個工業企業,產值超過5000萬元。為深化改革,將9個工業企業組合為水暖器材廠、鑄管廠兩個骨幹企業。
至2000年,金莊村村辦企業--山東水龍王集團已經是集科、工、貿、農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其中,骨幹企業濟南市張夏水暖器材廠屬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濟南市張夏鑄管廠屬國家中型一檔企業。集團公司具有一、二類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和設計單位資格, 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並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年生產能力1000台套,實現產值2億元,利稅200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1億元。

山東水龍王集團

現已是能生產中央空調、壓力容器、消防供水、採暖換熱水處理、鍋爐、煤氣鑄管等6大系列近百種產品的大型專業企業集團。集團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技術開發中心被省經委命名為省級技術開發中心,並先後與30餘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長久的協作關係, 實施產學研工程,每年都有3-5種新產品問世。近年來、投入科研資金1000多萬元,共完成國家級、省級星火項目12項,50多種產品通過省級以上鑑定, 6種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獲16項國家專利,30多種產品獲得省、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集團公司

是全國鄉鎮企業管理先進單位,國家級給水暖通區域性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山東省星火骨幹企業,省級重契約守信用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百家著名企業,江北第一家供水、暖通設備基地。“水龍王”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水龍王”名牌無形資產2.1億元。

第三產業

建國初期,金莊村只有小磨坊、豆腐坊、代銷點等,經濟收入微薄。改革開放後,金莊村工業的發展,使第三產業步入快車道,先後辦起了服裝加工、集市貿易、集體商業、個體商業、個體運輸業、個體餐飲業、招待所等,從而使金莊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 從過去單一經營向多種經營發展。近年來,充分利用緊靠104國道的地理優勢,集團公司通過招標方式,對第三產業採取承包、租賃制,經濟效益顯著提高。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近百人,實現總產值400萬元,創利稅100萬元。
金莊村(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金莊村)

文教科技

建國前,文化教育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30%。50年代初,村里辦起金莊國小,1978年建立金莊中學,但也僅僅是黑屋子、土台子的教學環境。1992年水龍王集團幹部職工及村民集資68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3層教學樓, 並安裝供熱設施,集中供暖。2000年,幹部職工及村民捐款近7萬元、集體投入5萬元為學校購置了2 0台微機, 進行多媒體教學。 金莊村的國小入學率、畢業率、升學率均為100%。199 6年以來, 金莊國小學生的平均學習成績名列全鎮第一,有17名學生被評為縣級三好學生或獲獎,12名學生考入高等院校。

成就

1992年以來, 集團每年擇優輸送5~10名青年骨幹到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和山東經濟學院等高等院校進修學習,至2000年,培訓42名,已畢業35名。同時, 為普遍提高員工素質,舉辦培訓班,請專家授課,累計辦班43期,培訓學員1000人次。 1991年,與濟南市鄉鎮企業管理局聯合開辦了全國第一家“村級企業管理中專函授班”,培訓學員60名。集團公司下屬各企業都成立了職工教育領導小組和文化技術業校。現在公司擁有各類專業人才600多名,其中擁有中高級職稱者98名。

改革開放後

興建了文體活動中心,建起了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圖書室、健身房等,為職工民眾提供了休閒娛樂、強身健體的優越環境。體育活動、歌詠比賽、知識競賽等成了金莊村的經常活動項目,村裡的水龍王龍獅隊,參加了全國的舞龍比賽,取得較好的名次。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生活困苦,年人均糧食7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3 0元。70年代初人均純收入100元。隨著金莊村工業的發展,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至2 00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4136元,多數村民已住上2層小康樓或3室2廳的居民樓。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10輛,其中個人擁有轎車或其他機動車輛80餘輛,各種機車220輛,程控電話400餘部,彩電、冰櫃、洗衣機普及全村。
金莊居民的生活水平高於國家所制定的小康生活的標準,其中相當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已達到富裕程度。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雜亂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石結構為主。建國後,逐漸以磚石結構代替。70年代以後,住房條件有所改善,村里街道有所整理,環境條件變化較大。近年來,舊村改造建設面廣、工程量大,集團公司黨委本著“統一規劃、節約用地、合理布局、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思想對全村建設規划進行了調整, 新村規劃分為工業區、文化區、商業區、居民區和西山風景區,規劃了3條寬30米的主街道, 3條寬15米的輔道,在主街道上規劃了中心花園和綠化帶,現代化城市化農村框架基本構成,建成的小康樓和居民樓,水、電、電話、閉路電視、太陽能管道等生活設施配備齊全,並且集中供暖。街道全部硬化、綠化,投資10萬餘元種植草坪近2.2萬平方米, 街道衛生由服務隊專門清掃,居民區垃圾實行袋裝化。1992年金莊村被山東省政府評為“村鎮建設明星村”。為使村莊建設上水平,徹底改善企業生產、辦公條件,1994年先後建成了3600平方米的集團公司辦公大樓、 水暖器材廠4000平方米的中央空調生產車間、鑄管廠580平方米的3層辦公樓、2000平方米的環保設備車間、龍源供水設備廠450平方米的辦公樓等重點工程,修築圍牆1000多米,沿104國道新辟綠地1萬多平方米。同時各企業對廠區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創建了“花園工廠”,成為無污染無公害的現代化企業。
金莊村(山東省濟南市張夏鎮金莊村)

集團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對在校學生實行獎學金制,對考取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職工子弟,分別獎勵5000元、8000元、1萬元、3萬元,同時提高教師待遇,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為方便村民就醫,購置了先進的醫療器械,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改善了村衛生室的設施。近年來,公司黨委不斷加大對公共設施和民眾公益事業的投入,全村家家通自來水,且水費、五保老人生活費、兒童入托費以及集資提留款全部由集體負擔, 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生活補助,對管理人員每天每戶補助饅頭1斤,公司還出資為企業幹部職工辦理了養老保險。原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等領導來本村視察工作時,評價該村是“農村全面綜合發展的典型”。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56年,村黨支部成立,邵同仁任黨支部書記。1965年,金延峰任黨支部書記。1966年,梁金貴任黨支部書記。1986年,梁國利任金莊村黨支部書記。1992年,成立金莊村黨總支,梁國利任黨總支書記。1996年,經長清縣委批准成立全縣第一個村級黨委, 梁國利任黨委書記。1998年,王如泉任黨委書記,下設4個支部,共有黨員80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54年,金莊村成立了第一個初級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級農業合作社,邵同仁任高級社社長。1958年崮山人民公社成立,金莊村歸屬崮山人民公社。 1959年2月,張夏、崮山兩公社合併為張夏人民公社後,屬張夏人民公社。19 62年後,王學金、李會友、金延峰、王學孔歷任金莊村大隊長(1967~1968年王宗和任金莊村革委會主任) 。1984年,梁國和任金莊村委會主任。1999年,徐丙生任金莊村委會主任, 設副主任3人、委員5人,下設6個村民區,設有民兵連、治保會、團委、婦聯、計生辦等。

人物簡介1

梁國利(1963~1998) 漢族,大專文化,高級經濟師。1982年參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1986年,任張夏鎮團委書記,1986年,任金莊村黨支部書記。同年成立長清雙橋農工商聯合總公司,任總經理。1992年,任金莊村黨總支書記,兼任金莊企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994年,任濟南水龍王企業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同年,任中共張夏鎮委副書記。1996年,集團公司成立黨委,梁國利任黨委書記。梁國利是全國科技星火計畫先進工作者,山東省第九屆人大代表,省農民企業家,省勞動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在任期間,創出“水龍王”名牌產品,發展了集體企業。1998年4月,梁國利在西山進行新村規劃時,不幸因公殉職。

人物簡介2

王如泉 漢族,1967年出生。大學文化,高級經濟師。1986年參加工作,1993年1 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6年8月至1998年4月任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1998年4月至今任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同年8月任中共張夏鎮黨委副書記。王如泉始終以“富民強村,造福民眾”為己任,團結帶領全體幹部職工,深化企業改革,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斷開發新產品,加快了企業發展步伐。王如泉是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濟南市建功立業勞動獎章獲得者,先後被評為濟南市優秀鄉鎮企業家、勞動模範、第六屆“泉城優秀青年廠長(經理)”。中共濟南市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

地圖信息

地址:濟寧市嘉祥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