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鐵線

金絲鐵線

金絲鐵線,又叫“鱔血”,是哥窯的一大特色,由於瓷胚和釉膨脹係數不同,焙燒後冷卻時釉層收縮率大,瓷器釉面上便會出現一種自然開裂的現象 ,其紋片如網交織、如冰破裂。之後以墨汁為著色劑人工從裂紋中滲透進去,著色後顏色很深,就形成了金絲鐵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絲鐵線
  • 又叫:鱔血
  • 起源:意外之作
  • 胎釉:瓷胎、砂胎
金絲鐵線,胎釉,著色,

金絲鐵線

南宋時,處州人章生一、章生二兩兄弟在浙江龍泉縣建窯制瓷,兄建造的窯為哥窯,弟建的窯為龍泉窯。哥窯極負盛名,同汝、官、定、鈞並為宋五大名窯。哥窯列入宋代名窯,始於明宣德年間《宣德鼎彝譜》。其窯址迄今未被發現,其“身世”撲朔迷離,成為我國陶瓷史上的“歷史之謎”。哥窯屬官辦瓷窯,供宮廷用,主要為陳設禮器之類。
金絲鐵線
相傳哥哥章生一厚道勤奮,且燒制技術高超,深得其父章村根真傳,譽滿天下。弟章生二嫉而生妒意,為毀其聲名,趁哥不備在其釉缸中添加許多草木灰。燒好後開窯一看,哥驚呆了,瓷器釉面全部開裂,他欲哭無淚,只好拿到市場處理。沒想到這種帶有裂紋的青釉瓷器令人耳目一新,頗得文人雅士讚賞。其“金絲鐵線”獨樹一幟,妙趣橫生,為世人所推崇。

胎釉

哥窯紋片,多數呈“金絲鐵線”,也有僅為單色“金絲”或“鐵線”者。紋片顏色有鱔血、淺黃、黑灰等,開片形狀各異,常見的有百極碎、魚子紋、蟹爪紋、網狀紋等金絲鐵線瓷器胎質有瓷胎、砂胎兩種,因其胎骨含鐵量較高,故燒成後呈現黑灰色、深灰色、淺灰色等。哥窯胎質堅密,足底多露胎。其施釉特點是里外披釉均勻光亮,釉層凝重,無光,失透,既不及汝窯瑩潤,亦不如官窯平靜。釉表均為失透的乳濁釉呈現酥油光澤,釉色常見的有奶白、米白、粉青、乳酪黃、灰綠等。釉面大都有紋片,開片呈“金絲鐵線”狀,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紋,縱橫交錯,自然變化,大紋片粗似鐵黑褐色,小紋片細淺呈黃色,恰如金絲,為瓷器之美化構成特殊效果。哥窯器物多數為“紫口鐵足”,但並非每件器皿都有,一般來說胎質黑灰、深灰色的呈鐵足,而多數淺灰色、白黃色器物或滿釉裹足者則既無“鐵足”亦無“紫口”。所以,我們在鑑定哥窯瓷器時要從造型、胎骨、釉色、紋飾等方面綜合判斷。

著色

哥窯在燒成後常用人工方法把紋片著色。著色劑有墨汁、茶葉汁、沒食子酸等有色液體。大紋片由於粗而深,著色劑很容易滲透進去,著色後顏色很深,十分醒目,小紋片由於細而淺,著色劑不容易滲透進去,著色後顏色較淺。深色紋片與淺色紋片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網路,裝飾效果很強。為了使大紋片與小紋片的色調反差更加明顯,也可以分二次著色,第一次剛出窯時用色調深一些的著色劑著色,過一段時間,待小紋片大部分出現後再用色調淺一些的著色劑著色。用這樣的方法著色,兩種紋片的色調反差比一次著色更加明顯。中國古代哥窯和仿哥釉的“金絲鐵線”主要採用以上兩種方法著色而成。
近代陶藝家為了製造新的紋片釉品種,還設計出別的著色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含鐵的液體著色,然後在1000℃左右的溫度下燒一次,在高溫下,鐵著色劑在紋片中向四周擴散同時受到氧化,出窯後紋片處成暈散狀,別有風味,這種方法中國古代沒有用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