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花天牛

金絲花天牛

金絲花天牛Leptura aurosericans (Fairmaire, 1895),天牛科細花天牛屬的一種天牛。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蟲,在幼蟲期蛀蝕樹幹、枝條及根部。有一部分為害草本植物,幼蟲生活於莖或根內,如菊天牛、瓜藤天牛等。個別種類如棉蒴天牛,則為害棉蒴。還有少數種類,幼蟲不生活在植物組織內,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曲牙鋸天牛、草天牛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絲花天牛
  • 拉丁學名:Leptura aurosericans (Fairmaire, 1895)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鞘翅目
  • :天牛科
  • 亞科:花天牛亞科
  • :花天牛族
  • :花天牛屬
  • :金絲花天牛
  • 分布區域:貴州,湖北,江西,浙江,廣東,湖南
  • 國外分布:越南
基本信息,形態描述,種群分布,生活習性,

基本信息

編號:
22147
拉丁種名:
aurosericans
定名人:
Fairmaire
年代:
1895
中文名:
金絲花天牛
原始文獻:
Ann. Soc. Ent. Belg. 39:177
國內分布:
浙江, 江西, 廣西, 雲南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二十一卷 鞘翅目 天牛科 花天牛亞科: 132-133

形態描述

雄:體長16.5—21 mm,體寬4.5—6 mm。
體黑色;頭部下顎須下唇須、上唇黃褐色,觸角一至六節黑色,七至十一節紅褐色至黑褐色;足腿節內側大部黃褐色至紅褐色;鞘翅具黃褐色和黑色相間的花斑;胸、腹部腹板、前胸背板均被金色厚臥毛。
頭部與前胸中部等寬;額寬勝於長,中溝細,具細密刻點;唇基刻點較稀;複眼內緣凹缺,下葉稍長於其下頰部;頭頂粗糙,粗刻點密集中央;觸角柄節短於第三節,約等於第五節,稍短於第四節,第六節以後漸次稍短,各節較扁厚,一至四節末端有短簇毛,五至七節外端角稍突出;後頰短,複眼後即縊成細頸。前胸背板在前端邊緣後即陷成橫溝,橫溝後背面即寬隆,側邊膨大,至中部後稍收狹,然後斜向後橫溝,後側角翻卷尖突,覆及肩部,後橫溝中央前方與背面隆起部後緣中央的凹缺合成下陷的小區,背面平隆寬圓,中區現黑色圓塊,四周金色絨毛濃密,尤以後橫溝中央及後側角內側凹陷中最厚密,背面表面密布刻點。小盾片三角形,較狹長,端部鈍,密被金色臥毛。鞘翅肩寬與翅長比為6:13.5,鞘翅兩側緣向後漸狹,端緣稍凹截,縫角短突,緣角尖突,基部寬;鞘翅上的花斑由4列金色毛斑和黑色斑相間構成:金色毛斑第一個在翅基,斜卵形,內端尖,斜向小盾片後中縫,其外側翅基緣折邊緣有一長形黃斑,第二個金色斑在鞘翅中部前方,三角形,底邊靠接中縫,外頂角向側緣平伸,中部很細,至邊緣漸加寬,第三斑在鞘翅中部後方,形狀與第二斑相同而較大,向側緣延伸的橫條也較寬,第四斑在翅端前方,橫條形,沿中縫處稍擴大;金色斑之間及鞘翅基緣、中縫、外側緣、翅端均黑色,端部稍帶赭色。腹面厚被銀灰色臥毛,腹部每節腹板後緣具灰白色毛,第五節腹板稍長於第四節,向後漸狹,端部腹面中央淺凹,後足脛節中部稍彎曲,內側近端部1/3處有1個強齒突,跗節很長,長於腿節或脛節,第一跗節與二、三節等長,第三節狹長,為第二跗節的1/2,端部淺裂,爪節很長,與第二節等長,爪細長。
雄性生殖器特徵:陽基側突長大,近端部加寬,頂端較窄,著生一束較長的剛毛;蓋不明顯;環中部較寬,端部較細,在端部約1/3處合併,末端平截;中莖和中莖突很彎曲,中莖的長度約為中莖突的2倍多,中莖腹面頂端尖銳;肩部非常傾斜;中莖突較寬,末端合併,內囊較粗,端部很細,有骨桿構造。

種群分布

金絲花天牛Leptura aurosericans Fairmaire,1895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與東南亞地區,而金絨花天牛Leptura auratopilosa(Matsushita,1931)僅分布於台灣島。最近10年,國內在金絨花天牛與金絲花天牛的鑑定及分布記錄方面出現了一些不一致的報導。為了澄清這些問題,在核對模式標本及檢視系列標本(包括許多正在自然交配的成對標本)的基礎上,重新描述了這兩個種的形態特徵,給出了這兩個種的鑑別特徵並提供了彩色照片,認為金絨花天牛是台灣特有種,目前在大陸尚未發現。識別特徵
花天牛中常見種類,體色淺褐色;小型個體;頭,觸角,及足紅褐色,前胸背板紅褐,觸角較身體短。雄蟲鞘翅上具4個黃斑,有時候靠近鞘翅後緣的1~2塊黃斑消失,雌蟲個體較雄蟲個體壯碩很多,前胸外緣具明顯金色絨毛,體表黃色部分也明顯較雄蟲發達。

生活習性

關於成蟲的食性,目前知道得不多,但已知有取食花粉、嫩樹皮、嫩枝、葉、根、樹汁、果實、菌類等不同習性。一般說來,花天牛類常以花粉為食。溝脛天牛類常食害嫩樹皮、嫩枝和葉。其它亞科的成蟲亦有取食的,亦有一部分可能並不取食。在同一亞科內食性的變異亦很大。
天牛生活史的長短依種類而異,有一年完成1代或2代的,也有二、三年甚至四、五年完成1帶的。同一種類在不同地域的生活史有時亦很不同,如黃星桑天牛在江蘇需三年完成一世代,而在廣東則一年發生兩代。由於幼蟲的隱藏生活,對它們進生活史觀察很有困難。又由於寄主植物的條件如老幼、健康、乾濕程度等,對幼蟲的長髮育影響很大。不良條件常引起幼蟲的滯育而使生活世代大大地延長。所以同-種類在同一地區內可能呈現不同的發育過程。文獻上有許多關於長壽幼蟲的記,這些大都是根據木材製成了家具後,經過若干年代,忽然發現其中尚有生存的天幼蟲,或者天牛忽然羽化而此證明它在木器內已生活了很多年代。 已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證明天牛幼蟲可以生活到一、二十年,而最高的2個記錄是40年和45年。
天牛一般以幼蟲越冬,或以成蟲在蛹室內越冬,即上一年秋冬之際羽化的成蟲,留在蛹室內到翌年春夏間才出來。成蟲的壽命一般不長,十數天到一、二個月,但在蛹室內越冬的成蟲可能達到七、八個月。雄蟲壽命一般較雌蟲為短。成蟲活動的時間在各種類間也各有不同,有的在白天日光下活動,最活躍的是花天牛類;有的則在夜晚或陰天活動,或整晚都能活動。
產卵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雌蟲在產前先用上顎咬破樹皮(特別是溝脛天牛), 然後用產卵管插入,每孔產卵一粒,也有產多粒的。這樣形成的產卵孔,其形狀大小在各種類間常有不同,有的很顯著,在防治上可作搜滅蟲卵的指示。另一種產卵方式不先咬孔,而是直接用產卵管在樹皮縫隙內產卵。在少數情況下,也有產在枝幹光滑部分的。士居種類產卵於土壤內。
初孵的幼蟲一般先在皮下蛀食,經過或長或短的時期後才深入到木質部分。少數種類僅在皮下蛀蝕。也有的種類則穿鑿不深,僅在邊材部為害。許多種類侵害基幹或粗枝,有的在根乾,有的則在枝條蛀蝕。幼蟲蛀蝕時穿鑿各種坑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彎或直,隨種類而異,但也有許多種類的坑道很不規則。在坑道內常充滿蟲糞及纖維質木屑.有時蟲糞木屑由蟲孔向外排出,有時受害處並有樹汁流出。老熟幼蟲常築成較寬的坑道作為蛹室,兩端以纖維木屑封閉,在其中化蛹。
天牛的寄主範圍在各種類間亦有不同,很多種類如星天牛、桑天牛、雲斑天牛等,其食性廣泛,能加害多種不同科的植物;有的則限於同科或接近的屬,如大牙和曲牙鋸天牛為害禾本科植物,樟紅天牛為害樟樹和楠木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