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白粉病

金瓜白粉病

金瓜又名攪瓜,屬特種蔬菜,因其色澤金黃,清脆爽口,營養豐富而成為宴席上的佳肴,在崇明,金瓜種植的面積越來越大。但白粉病的發生亦日趨嚴重,症狀:金瓜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發病時 , 先在病葉正、背兩面生出白色霉點 , 後擴展成近圓形的白色粉斑 , 濕度大或連陰雨天粉斑迅速擴展 , 形成邊緣不大明顯的白色粉區 , 後期白色粉層逐漸變為灰白色 , 葉片黃化或枯黃捲曲 , 未見閉囊殼。該病發生、為害有上升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瓜白粉病
  • 部位:主要為害葉片
  • 表現:病葉正、背兩面生出白色霉點
  • 趨勢:為害有上升之勢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金瓜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發病時,先在病葉正、背兩面生出白色霉點,後擴展成近圓形的白色粉斑,濕度大或連陰雨天粉斑迅速擴展,形成邊緣不大明顯的白色粉區,後期白色粉層逐漸變為灰白色,葉片黃化或枯黃捲曲,未見閉囊殼。該病發生,為害有上升之勢.

形態特徵

瓜類單囊殼(Sphaerotheca cucurbitae(Jacz.)Z.Y.Zhao)和葫蘆科白粉菌(Erysipe cucurbitacearum Zheng&Chen),均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金瓜白粉病金瓜白粉病
Sphaerotheca cucurbitae菌絲體生於葉的兩面和葉柄上,初生白圓形斑,後展生至全葉;分生孢子腰鼓形或廣橢圓形,串生,大小19.5~30×12~18微米;子囊果球形,褐色或暗褐色,散生,大小75~90微米,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或長方形,直徑9~33微米,具4~8根附屬絲,呈絲狀至曲膝狀彎曲,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3倍,基部稍粗,平滑,具隔膜3~5個,無色至下部淺褐色;具1個子囊,廣橢圓形至近球狀,無柄或具短柄,壁厚,頂壁不變薄,大小60~70×42~60微米;子囊孢子4~8個,橢圓形,大小19.5~28.5×15~19.5微米。除侵染西瓜外,還可侵染筍瓜、南瓜、西葫蘆、稜角絲瓜、黃瓜、香瓜、甜瓜、倭瓜、香南瓜、葫蘆、瓠子、茅瓜等。瓜類單囊殼子囊果散生、子囊孢子4~8個,附屬絲無色或僅下部淡褐色,別於單囊殼。
E.cucurbitacearum菌絲體生於葉兩面.現不定形污白色粉斑片,後相互融合;分生孢子桶柱形或近柱形,大小17.8~27.9×12.2~15.2微米;子囊果主要生在葉背,扁球形,聚生,暗褐色,直徑85~137微米,多為95~122微米,壁細胞呈不規則多角形,直徑6.3~20.3微米,具17~56根附屬絲,一般不分枝,少數呈不規則分枝1次或1~2次,彎曲,長45~250微米,個別達315微米,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2倍,粗細不均,有的上部細下部稍寬,寬3.0~10.2微米,多為5.1~7.6微米,壁薄,平滑,具隔膜0~6個,褐色,中部向上漸淡;子囊5~13個,多為7~11個,長卵至矩圓形或卵形至橢圓形或其它不規則形,具柄或短柄,個別近無柄,大小48.3~68.6×25.4~35.6微米;子囊孢子2個,卵形,帶黃色,大小18.8~22.9×12.5~15.2微米。此外有專家認為:E.cichoracearumDC.和S.fuliginea(SchleehtexFr.)Poll.及Erysiphehumuli(DC.)Burr也可引起白粉病。

發病條件

在江蘇、浙江一帶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土表越冬。翌年4月放射出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田間發病後,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上海多在6月上旬末,金瓜果實膨大期始見發病中心,內蒙古7月中、下旬發病,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致病害迅速蔓延,遇連陰雨高濕或高濕與高溫交替條件,僅10~16天,病害可迅速蔓延至全田。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渦陽金絲瓜。
(2)發病初期噴灑農抗120或武夷菌素水劑100~15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除防治白粉病外,還可兼治炭疽病、灰霉病、黑星病等。也可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60%防霉寶2號1000倍液、15%莊園樂水劑200倍液、6%樂必耕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三泰隆可濕性粉劑2000倍粉、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隔20天左右1次,防治1次後,再改用常用殺菌劑。
(3)棚室保護地栽培冬瓜、節瓜的也可用5%百菌消粉塵劑,每667平米1kg。采果前7天停止用藥。技術要點是早預防、午前防和噴周到及大水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