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塑性變形與軋制原理

金屬塑性變形與軋制原理

《金屬塑性變形與軋制原理》是2007年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立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金屬塑性變形與軋制原理
  • 作者:呂立華 編
  • ISBN:9787502594824
  • 頁數:220
  • 定價:26.00元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講述了金屬加工變形中變形物體內部應力及變形分布,金屬流動及變形的基本規律,金屬的塑性和變形抗力,摩擦與潤滑等基礎理論,確定變形力、變形功的理論及方法;較詳細地介紹了軋制過程的基本概念,金屬在軋制過程中的變形規律,工程計算法求解軋制過程的變形力、變形功及軋制力矩,連軋過程,軋制時的彈塑性曲線等基礎理論。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及相近學科教材,也可作為從事材料加工專業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緒論1
0.1 金屬塑性成形技術的作用
0.2 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
0.2.1 按溫度特徵分類
0.2.2 按受力和變形方式分類
0.3 金屬塑性變形與軋制原理的基本內容
1 應力及變形理論
1.1 外力和應力
1.2 直角坐標系中一點的應力狀態
1.3 應力平衡微分方程
1.4 斜面上的應力
1.5 主應力和應力不變數
1.6 主剪應力和最大剪應力
1.7 八面體應力
1.8 球應力分量與偏差應力分量
1.9 變形與位移的關係方程
1.9.1 變形基本概念
1.9.2 應變分量
1.9.3 應變與位移的關係——幾何方程
1.9.4 一點應變、主應變、應變不變數、最大剪應變
1.9.5 球應變分量和偏應變分量,八面體應變和等效應變
1.10 應力與應變的關係
1.10.1 彈性變形時應力與應變的關係
1.10.2 塑性變形時應力與應變的關係
1.10.3 塑性變形增量理論
1.10.4 塑性變形的全量理論
1.11 屈服條件
1.11.1 屈雷斯加屈服條件(最大剪應力不變條件)
1.11.2 米塞斯屈服條件(彈性形變能不變條件)
1.11.3 屈服條件的幾何解釋
1.11.4 屈服條件的簡化形式
習題
2 金屬塑性變形流動規律
2.1 金屬塑性變形時的體積不變條件
2.2 金屬流動及最小阻力定律
2.2.1 最小阻力定律
2.2.2 不均勻流動和不均勻變形
2.2.3 基本應力和附加應力
2.3 變形及應力不均勻分布的原因和後果
2.3.1 引起變形及應力不均勻分布的原因
2.3.2 變形及應力不均勻分布的後果
2.3.3 減輕變形及應力不均勻分布的措施
2.4 殘餘應力
2.4.1 殘餘應力所引起的後果
2.4.2 減輕或消除殘餘應力的措施
2.4.3 殘餘應力的檢測方法
2.5 變形及應力的實驗分析
2.5.1 格線法
2.5.2 硬度法
2.5.3 光彈塑性實驗法
2.5.4 雲紋法
習題
3 金屬的塑性和變形抗力
3.1 塑性和變形抗力的概念
3.1.1 金屬塑性的基本概念及測定方法
3.1.2 測定塑性指標的方法
3.1.3 塑性狀態圖(塑性圖)
3.1.4 變形抗力概念
3.2 影響金屬變形抗力的因素
3.2.1 金屬化學成分及組織狀態的影響
3.2.2 溫度對變形抗力的影響
3.2.3 變形速度的影響
3.2.4 變形程度的影響
3.2.5 應力狀態對變形抗力的影響
3.2.6 其他因素
3.3 影響金屬塑性的因素
3.3.1 影響金屬塑性的內部因素
3.3.2 影響金屬塑性的外部因素
3.3.3 提高塑性的途徑
習題
4 金屬塑性成形過程摩擦與潤滑
4.1 金屬塑性成形時外摩擦
4.1.1 外摩擦的定義及特點
4.1.2 金屬塑性成形時摩擦的分類
4.1.3 黏著摩擦理論
4.1.4 分子機械摩擦理論
4.1.5 塑性成形過程常用的摩擦定律
4.2 影響外摩擦係數的主要因素
4.2.1 工具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4.2.2 金屬化學成分的影響
4.2.3 變形溫度的影響
4.2.4 變形速度對摩擦係數的影響
4.2.5 接觸面上單位壓力的影響
4.3 摩擦係數的確定方法
4.3.1 夾鉗軋製法
4.3.2 圓環鐓粗法
4.4 塑性成形時的潤滑
4.4.1 對潤滑劑的要求
4.4.2 潤滑劑的分類
4.4.3 潤滑劑中的添加劑
習題
5 變形力和變形功
5.1 長矩形板鐓粗時的變形力
5.2 用主應力法求全滑動摩擦時平面鐓粗的變形力和平均單位壓力
5.3 混合摩擦時平面鐓粗的單位壓力公式
5.4 用主應力法求圓柱體鐓粗時變形力
5.5 變形功的確定
5.6 滑移理論法
5.6.1 滑移線與滑移線場
5.6.2 漢基定理
5.7 功平衡法
5.8 極值原理法
5.8.1 上限法
5.8.2 下限法
5.9 有限單元
5.9.1 有限單元法簡介
5.9.2 塑性有限單元法
5.9.3 有限單元法的分析步驟
5.9.4 套用實例
習題
6 軋制過程的基本概念
6.1 變形區及其參數
6.2 咬入條件與穩定軋制過程
6.2.1 咬入條件
6.2.2 穩定軋制過程
6.3 金屬在變形區內各不同橫斷面上的流動速度
6.4 軋制時金屬的不均勻變形
6.4.1 薄軋件的變形(l/h>2~3)
6.4.2 中等厚度軋件的變形(2~3≥l/h≥0.5~1.0)
6.4.3 厚軋件的變形(l/h<0.5~1)
6.5 軋制時平均變形速度及平均變形程度的確定
6.5.1 平均變形速度
6.5.2 平均變形程度
6.6 軋制時變形溫度的確定
6.6.1 傳熱學基本理論
6.6.2 熱軋和冷軋時溫度制度的特點
6.6.3 軋制溫度降計算
6.7 軋制時變形抗力的確定
6.7.1 實驗公式法
6.7.2 計算圖表法
6.7.3 回歸模型法
習題
7 軋制過程中金屬的橫變形——寬展
7.1 寬展的組成和種類
7.2 各種軋制因素對寬展的影響
7.2.1 壓下量的影響
7.2.2 軋輥直徑的影響
7.2.3 軋件寬度的影響
7.2.4 摩擦係數的影響
7.2.5 軋制道次對寬展的影響
7.3 寬展的計算
習題
8 軋制過程中金屬的縱變形——前滑與後滑
8.1 軋制時的前滑與後滑
8.2 前滑值的計算
8.2.1 中性角γ的確定
8.2.2 前滑值的計算
8.2.3 影響前滑值的因素
8.3 連續軋制中的前滑及有關工藝參數的確定
8.3.1 連軋關係和連軋係數
8.3.2 前滑係數和前滑值
8.3.3 堆拉係數和堆拉率
8.3.4 連軋張力及張力軋制
習題
9 軋制單位壓力的計算
9.1 軋制壓力的概念
9.2 計算軋制單位壓力的理論
9.3 卡爾曼單位壓力微分方程式
9.3.1 卡爾曼微分方程式的假設條件
9.3.2 卡爾曼單位壓力微分方程式推導
9.3.3 單位壓力微分方程的求解
9.4 采利柯夫單位壓力公式
9.5 奧羅萬單位壓力微分方程式
9.6 西姆斯單位壓力公式
9.7 勃蘭特福特單位壓力公式
9.8 混合摩擦的軋制單位壓力公式
9.8.1 第一類軋制過程(l/h>5)
9.8.2 第二類軋制過程(l/h=2~5)
9.8.3 第三類軋制過程(l/h=0.5~2)
9.8.4 第四種類型(l/h<0.5)
習題
10 軋制壓力的計算
10.1 接觸面積的確定
10.1.1 簡單軋制過程
10.1.2 孔型軋制
10.1.3 考慮軋輥彈性壓扁
10.2 計算平均單位壓力
10.2.1 按采利柯夫公式計算平均單位壓力
10.2.2 計算平均單位壓力的西姆斯公式
10.2.3 勃蘭特福特軋制壓力公式
10.3 斯通公式
10.4 其他軋制壓力公式
10.4.1 愛克倫得單位壓力公式
10.4.2 適合初軋條件的平均單位壓力公式
10.4.3 適合簡單斷面的軋制平均單位壓力公式
10.4.4 志田公式
習題
11 軋機傳動力矩及功率
11.1 軋制力矩
11.1.1 軋制力矩的概念
11.1.2 簡單軋制條件下總壓力的方向及力矩的確定
11.1.3 單輥驅動時總壓力方向及力矩
11.1.4 軋輥直徑不同時總壓力方向及力矩
11.1.5 有前後張力作用軋制時總壓力的方向及力矩
11.1.6 四輥軋機軋輥上作用力的方向及力矩
11.2 電動機傳動軋輥所需力矩和功率
11.2.1 電機傳動軋輥所需力矩
11.2.2 軋制力矩Mz
11.2.3 附加摩擦力矩的確定
11.2.4 空轉力矩的確定
11.2.5 動力矩的確定
11.2.6 軋制功率的確定
11.3 電機負荷圖
11.3.1 速度制度
11.3.2 繪製靜負荷圖
11.3.3 可逆式軋機的負荷圖
11.3.4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和校核
習題
12 軋制時的彈塑性曲線
12.1 軋件的塑性曲線
12.2 軋機彈性曲線和彈跳方程
12.2.1 軋機彈性曲線
12.2.2 軋機剛度及彈跳方程
12.2.3 剛度係數的測量方法
12.3 軋制時的彈塑性曲線
12.3.1 軋制彈塑性曲線P-H圖
12.3.2 輥縫轉換函式
12.3.3 軋制彈塑性曲線的意義
習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