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麥離子轉運蛋白HvHKT7和HvHKT2;2的耐鹽機理及套用研究

野生大麥離子轉運蛋白HvHKT7和HvHKT2;2的耐鹽機理及套用研究

《野生大麥離子轉運蛋白HvHKT7和HvHKT2;2的耐鹽機理及套用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曾建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生大麥離子轉運蛋白HvHKT7和HvHKT2;2的耐鹽機理及套用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曾建斌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是我國獨有的珍貴資源,蘊含有優異的耐鹽種質。高親和性鉀轉運蛋白(HKT)因其與植物耐鹽性相關而備受關注。前期研究鑑定到高耐鹽的野生大麥種質,並從中克隆到兩個HKT不同亞家族的成員HvHKT7和HvHKT2;2,在亞細胞定位與基因時空表達特徵上進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礎上,本項目擬圍繞它們的功能解析,深入研究其耐鹽機理,並評估在大麥耐鹽遺傳改良上的套用潛力。主要研究內容有:(1)利用酵母和爪蟾卵母細胞兩個異源表達系統,明確其離子親和性及轉運能力;(2)利用酵母單雜交和免疫螢光技術,明確其調控蛋白和組織定位;(3)利用病毒誘導的基因沉默和微電級離子流測定技術,明確其離子吸收特性;(4)利用大麥遺傳轉化體系,明確它們在大麥耐鹽遺傳改良上的套用潛力。研究結果可望闡明野生大麥HvHKT7和HvHKT2;2耐鹽機理,豐富和創新作物耐鹽理論,並為大麥耐鹽遺傳改良提供優異種質及基因資源。

結題摘要

土壤鹽害是影響全球作物生產的一種最主要的非生物逆境,嚴重威脅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及糧食安全。因此,開展作物耐鹽的生理與分子機理研究,選育作物耐鹽新品種,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研究發現,植物高親和性鉀轉運蛋白(HKT)家族基因在維持細胞內Na+/K+平衡中起著關鍵作用,與植物的耐鹽性表現密切相關而備受關注。前期從大麥中分離到兩個HKT不同亞家族的成員HvHKT7和HvHKT2;2,本項目重點圍繞HvHKT7的功能解析,深入研究其耐鹽機理,並評估在大麥耐鹽遺傳改良上的套用潛力。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1)亞細胞定位分析顯示,HvHKT7基因編碼蛋白靶向膜系統,為一個典型的膜蛋白;(2)HvHKT7基因在地上部的表達量高於根部表達量,且該基因受鹽脅迫誘導上調錶達,隨著鹽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明確了其時空表達特徵;(3)利用爪蟾卵母細胞異源表達系統,結合電壓鉗技術,明確HvHKT7為一個典型的Na離子轉運體,對其它一價陽離子不親和;(4)利用大麥遺傳轉化體系,成功獲得HvHKT7基因的超表達和RNAi遺傳轉化材料。結果顯示,相比於野生型,過表達HvHKT7基因株系的耐鹽性明顯增強,而RNAi的植株對鹽脅迫十分敏感;通過離子組分析發現,超表達和RNAi遺傳轉化材料地上部Na離子含量迥異。可見,HvHKT7基因參與調控大麥的耐鹽性與地上部Na離子的卸載相關。研究結果可望深入闡明作物耐鹽的分子機理,豐富或創新作物耐鹽理論,從而指導作物耐鹽遺傳改良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