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古草屬

野古草屬

野古草屬(Arundinella Raddi)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稈單生至叢生,直立或基部傾斜。葉舌短小至近缺如,膜質,具纖毛;葉片線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開展或緊縮成穗狀,小穗孿生稀單生,具柄,含2小花。該屬約50種,廣布於熱帶、亞熱帶;主要產於亞洲,少數延伸至溫帶。本屬約50種,廣布於熱帶、亞熱帶;主要產於亞洲,少數延伸至溫帶。我國現有3亞屬21種3變種,除西北外各地均有,主要產於西南及華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野古草屬
  • 二名法:Arundinella Radd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Graminales
  • 亞目須葉藤亞目
  • :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黍亞科 Panicoideae
  • :野古草族 Trib. Arundinelleae
  • 分布區域:廣布於熱帶、亞熱帶;主要產於亞洲,少數延伸至溫帶
  • 模式種:巴西野古草
形態特徵,分布情況,下級分類,代表植物,

形態特徵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稈單生至叢生,直立或基部傾斜。葉舌短小至近缺如,膜質,具纖毛;葉片線形至披針形。
圓錐花序開展或緊縮成穗狀,小穗孿生稀單生,具柄,含2小花;穎草質,近等長或第一穎稍短,3-5(-7)脈,宿存或遲緩脫落;第一小花常為雄性或中性(罕為雌性或兩性),外稃膜質至堅紙質,3-7脈,等長或稍長於第一穎;第二小花兩性,短於第一小花,外稃花時紙質,果時堅紙質且帶棕色至褐色,邊緣內卷,背面常被極短疏柔毛或僅微粗糙,頂端有芒或無芒,有時芒的基部兩側各具1刺毛或齒;基盤半月形,上緣兩側及腹面具毛或無毛;內稃膜質,為外稃緊包,與外稃近等長;鱗被2枚,楔形;雌蕊通常3枚,花葯紫色、褐色或黃色;子房無毛,柱頭2枚,基部分離或連合,帚刷狀,常紫紅色。
穎果長卵形至長橢圓形,背腹壓扁,無明顯腹溝,為內外稃緊包且一併脫落;胚長為穎果的1/4-2/3,種臍點狀,褐色。染色體小型,x=7,8,9,10。

分布情況

本屬約50種,廣布於熱帶、亞熱帶;主要產於亞洲,少數延伸至溫帶。我國現有3亞屬21種3變種,除西北外各地均有,主要產於西南及華南地區。

下級分類

真野古草亞屬 Subgen. Arundinella
野古草亞屬 Subgen. Chalynochlamis Franch.
粟蔗亞屬 Subgen. Miliosaccharum Nees

代表植物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
多年生草本。根莖較粗壯,長可達10厘米,密生具多脈的鱗片,鬚根直徑約1毫米。稈直立,疏叢生,高60-110厘米,徑2-4毫米,有時近地面數節傾斜並有不定根,質硬,節黑褐色,具髯毛或無毛。葉鞘無毛或被疣毛;葉舌短,上緣圓凸,具纖毛;葉片長12-35厘米,寬5-15毫米,常無毛或僅背面邊緣疏生一列疣毛至全部被短疣毛。花序長10-40(-70)厘米,開展或略收縮,主軸與分枝具棱,棱上粗糙或具短硬毛;孿生小穗柄分別長約1.5毫米及3毫米,無毛;第一穎長3-3.5毫米,具3-5脈;第二穎長3-5毫米,具5脈;第一小花雄性,約等長於等二穎,外稃長3-4毫米,頂端鈍,具5脈,花葯紫色,長1.6毫米;第二小花長2.8-3.5毫米,外稃上部略粗糙,3-5脈不明顯,無芒,有時具0.6-1毫米芒狀小尖頭;基盤毛長1-1.3毫米,約為稃體的1/2;柱頭紫紅色。花果期7-10月。
除新疆、西藏、青海未見本種外,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常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灌叢、道旁、林緣、田地邊及水溝旁;蘇聯東部、朝鮮、日本及中南半島各地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幼嫩時牲畜喜食,稈葉亦可作造紙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