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輯漁洋書跋

重輯漁洋書跋

《漁洋書跋》,舊有一八七八年(清光緒四年)仁和葛元煦嘯園叢書刊本,亦稱《漁洋書籍跋尾》,分上下卷,凡一百十五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輯漁洋書跋
  • 著者:清·王士禎
  • 朝代
  • 版本:通行本
書目提要,卷數,部分內容閱讀,

書目提要

前有堅序,稱:“近檢帶經全集,除字畫題跋並書後外,略加類敘,為書籍跋尾二卷。”然其書編次雜糅,未嘗“類敘”,與序言不符。且《帶經堂集》所載書跋溢出於此者甚多,疑葛氏據殘鈔本刻之,未暇與原集覆勘也。此次重輯,亦僅從《帶經堂全集》中《漁洋文》、《蠶尾文》、《蠶尾續文》鈔出,都二百三十篇,恰比葛刻本增加一倍,依四部排比,取便觀覽。《帶經堂全集》刻於一七一○年,距今已將二百五十年,傳本不多。漁洋以詩負盛名,故後來翻刻者,皆一再刻詩,而不及其文。然其文條達舒暢,題跋之作,尤直抒胸臆,耐人尋味。當康熙初年,私家藏書之風最盛,若錢謙益、錢曾、季振宜、黃虞稷、徐乾學、曹溶諸人皆爭尚宋槧名鈔,夸奇?富,惟漁洋則斤斤於字句之是非。其跋杜詩云:“今人但貴宋槧本,顧宋版亦多訛舛,但從善本可耳。如錢牧翁所定杜集《九日寄岑參詩》,從宋作‘兩腳但如舊’,而注其下雲‘陳本作雨’,此甚可笑。”又跋王荊公《唐百家詩選》云:“故物自可寶惜,然謂為佳選,則未敢謂然。”此明言宋槧雖可寶惜而不能即視為善本,與一般藏書家“佞宋”之說,見解迥異。跋中有兩《陵陽集》,一為宋韓駒著,一為元車?著,名同而書異。又有兩《嵩山集》,晁說之所著見於《四庫總目》者,名《景迂生集》,但別本有題作《嵩山集》者,與晁公溯之書同名。《古周易》跋引吳中《人物誌》云:“吳仁傑字斗南,崑山人。”又《兩漢刊誤補遺》跋云:“宋河南吳仁傑南英著。”蓋仁傑字斗南,又字南英,祖籍河南洛陽而居於崑山,兩書同為一人之作。《王文定公文錄》,未著作者姓名,乃明武城王道字純甫所撰。徐乾學傳是樓書目亦有是書,今罕見傳本矣。若《摭言》(足本)、《馬石田集》、《梧溪集》、《中州名賢文表》諸書,漁洋時極為罕礻必,得之不易,在今日則已成通行之本矣。關於漁洋傳記,舊有宋犖之墓志銘(《西陂類稿》三一),孫星衍之傳(《平津館文集》下),及《清史稿》(二七二)、《碑傳集》(一八)、《先正事略》(六)、《文獻徵存錄》(二)、《詩人徵略》(十)諸書,大都敘述政績或唱酬之事,與本書無大關亻系,故附錄僅載《池北書庫記》、《藏書紀事詩》兩篇。《藏書紀事詩》原注有節引《池北書庫記》一段,既載全文於前,遂刪去之。點校既竟,爰述所知如右。陳乃乾,一九五八年五月

卷數

1

部分內容閱讀

林子羽《鳴盛集》四卷其同郡邵銅所編。銅作後序稱中憲大夫溫州府知府成化三年丁亥歲也。按邵銅天順間以御史言事忤權奸與張鵬等十三人皆左遷知縣。載⒓文莊《水東日記》。
○青瑣高議
○東觀餘論
《邾世家》一卷雜采《春秋》及三傳《國語》為之。年表一捲起己未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元年終癸酉周元王八年魯哀公二十七年凡二百五十五年會盟戰伐之跡具焉。其自序以為以邾系魯以魯系周以周系天。元末朱右作也。右字伯賢臨海人。洪武初預修《元史》官至晉府長史有《白集》。
○焚椒錄
《石林詩話》載魯直自戎州歸荊南高荷以五十韻見魯直極愛賞之。有詩云:“張侯海內長句晁子廟中雅歌。高郎稍加筆力我知三傑同科。”張謂文潛晁謂無咎也。無咎聞之頗不平。荷有《台觀》詩云:“親祠聖主鸞曾駐善夢先生蝶不歸。”見范公《過庭錄》晚得蘭州通判以死。頃見張吏部《江西宗派圖錄》高荷有傳而太略應補入之。
元傅汝礪《若金詩集》八卷有范德機、揭曼碩序洪武壬戌刊本。歌行頗得子美一鱗片甲七律亦有格調視南宋俚俗之體相去遠甚。時借竹?太史鈔本宋元人集十數種如行黃茆白葦間忽逢嘉樹美箭為之眼明。若金妻孫淑字蕙蘭亦工詩。見陶南村《輟耕錄》。集中“湘皋菸草綠紛紛淚灑東風憶細君”其悼亡之作也。
余觀南宋錢塘人陳思所撰《寶刻叢編》嘆書賈中乃有嗜古雅尚如斯人者。因憶隆、萬間龍游童,子鳴亦以賈書有詩名公卿間與太原王百善。會兵部主事楊昶與子鳴為鄉人屬訪其遺稿得此集。蓋吳郡黃河水清父所定梁?談氏刻凡六卷。康熙三十一年夏五記。
宋二謝無逸逸,幼,皆江西詩派中人。潘?老亦派中人也。幼?《竹友集》雲:“老嘗作詩云‘滿城風雨近重陽’。老亡後無逸兄用此句足成四篇。今去重陽只數日風雨不止悽然有懷作二絕句念泉下二人不再作不覺流涕覆面。”詩云:“地下修文兩玉人清詩傳世墨猶新。卻因風雨重陽近獨立蒼茫淚一巾。”“阿兄溫潤玉界導我友澹薄朱絲弦。只疑蟬蛻遊人世醉插茱萸若邊。”老詩句至今藝苑流傳為重陽口實。而二謝同時有詩迄無知者。因識之緒成一則詩話亦使?老不寂寞也。集十卷詩七卷雜文三卷文雅潔楚楚有法度不減其詩。之有平上二讀。元次山“能帶全獨而保生”蘇子美《松江觀漁》詩“擬來隨爾帶”謝幼?《嚴陵》詩“身前萬事一”皆在青韻。今小本詩韻止收字誤。
○黔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