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興鄉(貴州黃平縣重興鄉)

重興鄉(貴州黃平縣重興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重少數民族表演蘆笙歌舞興鄉位於黃平縣城南 20公里處,東面與翁平鄉、谷隴鎮交界,西南面與重安鎮接壤,北鄰黃飄鄉,總面積43.4平方公里,對外交通僅有一條鄉級公路通至重安鎮。全鄉轄13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寨,居住有革、苗、漢等民族。全鄉共3538戶,15585人,其中革家8260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53%,苗族5922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38%,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90%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重興鄉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 
  • 電話區號:0855(+86)
  • 郵政區碼:556100
  • 地理位置:黃平縣城南
  • 面積:43.4平方公里
  • 人口:15585人
  • 方言苗語布依語、革家語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貴H
  • 主要產業:農業、畜牧業
自然條件,地形氣候,人文風情,人口數據,地圖信息,

自然條件

重興鄉位於黃平縣城南面30公里處,東面與翁坪鄉、谷隴鎮交界,西南面與重安鎮接壤,北鄰黃飄鄉。對外交通僅有一條鄉級公路通至重安鎮。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總面積約43.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73人/每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36個自然寨),96個村民小組。

地形氣候

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26毫米。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玉米、油菜、小麥、紅薯、洋芋等。財政總收入44.11萬元,國民生產總值1365萬元,國民人均收入853元,糧食總產量43169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221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706元。目前,實現村村通電(大部分村已接入國家電網)、電話(包括行動電話)、閉路電視,有11個村通公路,10個村用上了自來水。境內民族風情濃郁,苗族、革家風情獨特古樸,蘆笙歌舞熱情奔放、嘹亮動人、多姿多彩,獨特考究的手工藝品,更是贏得了海內外“竹編之鄉”的美譽!

人文風情

革家風情及手工藝品
1、革家歷史淵源革家,舊稱“仡兜”,為黃平土著民族之一。據考究,革家先民是古僚族之系,至今仍保留有古僚族的“椎鬢斑衣”、“穿中而貫其首”、“鼓角一雙”等特徵。據《貴州通志》載:革家是鎮遠府的“附廓土族民族,黃平蠻僚”。革家以黃平革家最為集中、最具代表性,而在黃平境內又以重興鄉的上、下楓香、望壩、塘都等處最為集中,故而重興鄉又有全國革家最集中地之美譽。
少數民族表演蘆笙歌舞少數民族表演蘆笙歌舞
2、革家服飾革家服飾男簡女繁,分盛裝、便裝二種。女盛裝造型古樸、絢麗多彩、銀光閃閃,顯眼奪目,一派武將英姿,亦稱古裝。少女頭戴紅纓帽,婦女則戴花冠帽,身著蠟染刺繡花衣,罩以貫首飄鎧,下著百褶短裙,腰系圍裙片,頸配玲瓏銀飾,腳小腿裹以紅色刺繡綁腿.談起紅纓帽,革家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據稱是革家先祖在古代作戰有功,皇帝嘉賞的,於是武將希望女兒繼承保持他的衣冠,讓後輩子孫不忘祖先,紅纓帽即世代相傳至今。
3、革家工藝(1)蠟染革家蠟染歷史悠久,以圖案勻稱、疏密相間、花紋別致、風格獨特而著稱於世。其製作方法:先用蠟繪於花布,用藍靛染之,再用水煮沸,去蠟則花現。重興革家蠟染自1955年在全國少年工藝美術作品展榮獲一等獎,並被送德國柏林展出後,革家蠟染便蜚聲流傳於日本。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9598

5017

4581
家庭戶戶數
2836
家庭戶總人口(總)
9573
家庭戶男
4996
家庭戶女
4577
0-14歲(總)
1895
0-14歲男
985
0-14歲女
910
15-64歲(總)
6886
15-64歲男
3631
15-64歲女
3255
65歲及以上(總)
817
65歲及以上男
401
65歲及以上女
41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9375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零零八鄉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