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是珠海億勝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於2015年2月12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的公布號為CN104606667A,申請號為2015100741107,授權公布日為2015年5月13日,發明人是方海洲、鄭贊順、姜若峰、邱啟宇、朱愛堂、藍瑄、尋新平、陳雄來。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涉及生物製品領域,特別是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及其製備方法。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0000-22000IU,人血白蛋白0.8-1.5毫克,卡波姆20-30毫克,甘油100-12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該發明凝膠劑中的凝膠基質配伍合理,易塗布、延展性好,細膩均勻、對皮膚無刺激,保濕效果好和易於皮膚吸收;而且該凝膠劑穩定性高,藥效持久,質量有保障,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創面癒合,修復創傷皮膚;有利於該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推廣和套用。

2018年12月20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 公布號:CN104606667A
  • 授權日:2015年5月13日
  • 申請號:2015100741107
  • 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
  • 申請人:珠海億勝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高新區科技六路88號
  • 發明人:方海洲、鄭贊順、姜若峰、邱啟宇、朱愛堂、藍瑄、尋新平、陳雄來
  • Int.Cl.:A61K38/18(2006.01)I、A61K9/70(2006.01)I、A61P17/02(2006.01)I
  • 代理機構:北京精金石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夥)
  • 代理人:劉曄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因為其具有阻擋異物和病原體侵入,防止體液流失等功能,從而起到重要的屏障保護作用。皮膚還具有感覺、保護、調解體溫等重要生理功能,以維持機體和外界環境的對立和統一,同時皮膚又是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原因造成皮膚連續性被破壞以及確實性損傷,若不及時修復,則會產生創面的急慢性感染及其相應的併發症,給患者的身體和精神的造成巨大的影響。
傳統的皮膚創面修復一般採用自體組織移植、異體組織移植、套用人工替代物和組織工程皮膚等方法。自體組織或器官移植雖然具有良好的修復治療效果,但是面臨供體來源缺乏、需二次手術等條件的制約;異體、異種移植不僅面臨供體來源少的限制,而且存在引起免疫排斥反應、傳播病原等風險;人工替代物則僅能起到有限的組織或器官的修復或填充作用;組織工程皮膚雖然具有易獲得,體外可保存時間長,有防止細菌侵入和水分丟失的屏障功能的優勢,但是由於原代培養的人體組織細胞的增殖能力有限及動物細胞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等問題,難以滿足臨床需求。因此,研究出一種有效修復皮膚創傷的方法是臨床亟需解決的難題。
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簡寫為bFGF)又稱為真皮生長因子,主要存在與表皮基底的角質形成細胞內,是重要的促細胞有絲分裂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對來源於中胚層和神經外胚層的多種類型的細胞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能促進細胞增殖、生長、和籃府分化,促進血管新生,改善細胞生活為環境,促進受損神經再生及血管、肌肉、皮膚等修復,減少紫外線輻射對皮膚造成的損害,是神經細胞營養和再生因子。大量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證實,bFGF能夠作用於皮膚的不同層面,全面促進細胞再生,增加皮膚自身的免疫功能,改善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達到最佳生理功能狀態,修復受損皮膚。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簡寫為rb-bFGF)是由含有高霸趨潤效表達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基因的大腸桿菌,經發酵、分離和高度純化後得到的活性因子。經研究發現,rb-bFGF可促進創面癒合,用於燒燙傷創面、慢性創面和新鮮創面等創傷肌膚。
中國專利CN102357242B公開了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該生長因子凝膠的凝膠基質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和卡波姆,該凝膠劑穩定性好和釋放性好的優點,但是,該凝膠劑的凝膠基承店欠應質中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於水後有輕微乳光,而且在熱水中溶解度較小,易析出,含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凝膠基質不適合高溫滅菌,該凝膠劑對創傷肌膚存在一定的安全性,而且還會影響該凝膠劑的延展妹和店性,不利於患者使用。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對2015年2月之前的bFGF凝膠劑安全性較低、延展性差的缺陷,《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目的提供一種穩定性好、無刺激性,保濕效果好和易吸收的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方案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局斷蜜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的實施方式來實現。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0000-22000IU;人血白蛋白0.8-1.5毫克;卡波姆20-30毫克;甘油100-12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民達凶煉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優選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IU;人血白蛋白1毫克;卡波姆25毫克;甘油110毫備婆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另外,《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還提供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pH調節劑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改善效果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卡波姆基質是一種水性凝膠基質,能耐受低溫貯存和高溫濕熱滅菌的作用,延展性好,易於塗抹,而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眼睛和皮膚沒有刺激,同時,添加甘油的卡波姆基質能促進皮膚的吸收,大大增加其保濕效果,濕潤的環境更有利於傷口的癒合,從《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實施例7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證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是延展性高,保濕效果高的凝膠劑,促進皮膚受創者的修復和癒合,利於該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推廣和套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通過試驗例8對豚鼠的燙傷創面癒合試驗得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明顯降低豚鼠背部燙傷皮膚結痂及癒合的時間,促進燙傷皮膚的癒合,減少癒合時間,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有顯著促進作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通過試驗例9的臨床試驗可以得出,從Ⅰ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1組的治癒率為100%,16位臨床志願者均不留疤痕;淺Ⅱ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4組的治癒率為92.14%,由於治療5組和治療6組的治癒率,而治療4組的疤痕率僅為3.86%,與治療5組和治療6組相比,顯著降低了其疤痕率,證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提高治癒率和燒傷後的留疤問題方面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總之,《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具有以下的優點和效果:
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凝膠劑中的凝膠基質配伍合理,易塗布、延展性好,細膩均勻、對皮膚無刺激,保濕效果好和易與皮膚吸收;
②《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凝膠劑穩定性高,藥效持久,質量有保障,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創面癒合,縮短結痂時間,降低疤痕率;
③《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凝膠劑使用方便、經濟實用,增加了病人的依從性。

技術領域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涉及生物製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及其製備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其特徵在於,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IU;人血白蛋白1毫克;卡波姆25毫克;甘油11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pH調節劑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實施方式

  • 實施例1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000IU;人血白蛋白1.0克;卡波姆25克;甘油110克;三乙醇胺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毫升;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下: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三乙醇胺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 實施例2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0000000IU;人血白蛋白0.8克;卡波姆20克;甘油10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 實施例3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2000000IU;人血白蛋白1.5克;卡波姆30克;甘油12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 對比例4
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8000000IU;人血白蛋白2.4克;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 對比例5
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8000000IU;人血白蛋白2.0克;卡波姆25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 試驗例6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長期穩定性試驗
將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灌裝於內塗層封口鋁管中,密封置於2℃~8℃下進行實驗,分別於第0個月、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末、18個月末檢測凝膠的外觀、裝量、pH值、生物學活性(%)和無菌檢查。結果如下表:
表1、《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穩定性試驗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表1
由表1數據得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2℃~8℃下,18個月內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穩定性高,利於該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工業化生產和套用。
  • 試驗例7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
1、試驗材料
1.1、試驗用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實施例1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對比例4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和對比例5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
1.2、受試者:篩選出燒燙傷癒合後留有疤痕,無皮膚病過敏史的50名志願者進行試驗。
2、試驗方法
2.1、延展性的試驗方法:將實施例1、對比例4和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墊板的0刻度處擠出0.02毫升凝膠劑(只有米粒大),使用塗布棒拖曳,測定其拖拽長度。
2.2、保濕性的試驗方法:先採用水分檢測儀測試50名志願者的燒傷癒合後留有疤痕位置的初始水分值,然後將實施例1、對比例4和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塗抹在燒傷癒合後留有疤痕位置,分析水份值的差值大小評價生長因子凝膠的保濕性,其中肌膚水分值上升率=塗藥後的水分值百分率—初始水分值百分率。
3、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拖拽長度為50名志願者的平均拖拽長度,肌膚水分值上升率為50名志願者的平均肌膚水分值上升率。
表2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結果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表2
由表2可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均優於對比例4和對比例5,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是延展性高,保濕效果高的凝膠劑,促進皮膚受創者的修復和癒合,利於該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推廣和套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的影響試驗
1、試驗材料
1.1、試驗動物:豚鼠,雌雄各半,體重280-300克;
1.2、試驗藥物:《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生長因子凝膠,對照藥物: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生長因子凝膠。
2、試驗方法
造模:豚鼠在試驗期間均正常飲水,普通飲食,於試驗前24小時將豚鼠背部脫毛4厘米*4厘米。用80℃恆溫水通過一玻璃圓筒分別燙傷豚鼠背部皮膚,造成II度燙傷模型。豚鼠造模後隨機分為空白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隻。治療組和對照組每日分別給予相應藥物4次,單獨飼養,連續7天。觀察創面癒合情況,記錄皮膚結痂時間和創面癒合時間。
3、試驗結果
採用方差分析對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以X±S表示,試驗結果如下:
表3各組豚鼠燙傷創面癒合結果比較(X±S)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表3
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以上結果表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明顯降低豚鼠背部燙傷皮膚結痂及癒合的時間,且癒合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有顯著促進作用。
試驗例9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試驗研究
1、試驗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珠海市燒燙傷的臨床志願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27歲;按照燒燙傷原因分為:沸水燙傷30例,火焰燒傷37例,蒸汽燙傷30例,化學性燒傷5例;按照燒燙傷程度分為:Ⅰ度燒燙傷48例,淺Ⅱ度燒燙傷52例。
1.2分組與給藥方法
Ⅰ度燒燙傷臨床志願者48例,分為3組,每組16人,具體給藥方法如下:
治療1組:外塗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2組:外塗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3組:外塗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淺Ⅱ度燒燙傷臨床志願者54例,分為3組,每組18人,具體給藥方法如下:
治療4組:外塗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5組:外塗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6組:外塗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2、治療方法
在無菌操作下,將燙燒傷的創面常規消毒,先用生理鹽水簡單清洗創面,清除附著物及脫落皺皮,張力高的水皰穿刺放液,儘量保持殘留上皮,剪除脫落或壞死表皮,感染創面行徹底清創,向創面外塗或噴灑相應的藥液,白天每3小時1次,每天塗藥4次。用藥後充分暴露創面,不可覆蓋,防止進水,冬天注意保暖。
痊癒療效標準:用藥後腫脹消失,疼痛感消失,創面無感染,痂下癒合,有表皮生長,創面基本修復或全部修復。用藥後記錄15天內痊癒人數,計算7天治癒率,7天治癒率=7天內痊癒人數/病例總人數×100%;定義創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時間為癒合時間,記錄每例臨床志願者的癒合時間,並對癒合時間進行t檢驗比較;記錄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創面疤痕情況,記錄留下疤痕的臨床志願者例數,計算疤痕率,疤痕率=留下疤痕的臨床志願者例數/病例總人數×100%;套用統計軟體SPSS11.0進行各治療組治癒率和疤痕率的χ2檢驗。若χ2>χ20.05,1=3.84,以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性。結果見表4。
3、試驗結果
表4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臨床治療情況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表4
由表4可知,從Ⅰ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1組的治癒率為100%,16位臨床志願者均不留疤痕;淺Ⅱ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4組的治癒率為92.14%,由於治療5組和治療6組的治癒率,而治療4組的疤痕率僅為3.86%,與治療5組和治療6組相比,顯著降低了其疤痕率。可見,《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提高治癒率和燒傷後的留疤問題方面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榮譽表彰

2018年12月20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中國專利CN102357242B公開了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該生長因子凝膠的凝膠基質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和卡波姆,該凝膠劑穩定性好和釋放性好的優點,但是,該凝膠劑的凝膠基質中的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於水後有輕微乳光,而且在熱水中溶解度較小,易析出,含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凝膠基質不適合高溫滅菌,該凝膠劑對創傷肌膚存在一定的安全性,而且還會影響該凝膠劑的延展性,不利於患者使用。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對2015年2月之前的bFGF凝膠劑安全性較低、延展性差的缺陷,《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目的提供一種穩定性好、無刺激性,保濕效果好和易吸收的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方案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的實施方式來實現。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0000-22000IU;人血白蛋白0.8-1.5毫克;卡波姆20-30毫克;甘油100-12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優選為: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IU;人血白蛋白1毫克;卡波姆25毫克;甘油11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另外,《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還提供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pH調節劑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改善效果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卡波姆基質是一種水性凝膠基質,能耐受低溫貯存和高溫濕熱滅菌的作用,延展性好,易於塗抹,而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眼睛和皮膚沒有刺激,同時,添加甘油的卡波姆基質能促進皮膚的吸收,大大增加其保濕效果,濕潤的環境更有利於傷口的癒合,從《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實施例7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證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是延展性高,保濕效果高的凝膠劑,促進皮膚受創者的修復和癒合,利於該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推廣和套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通過試驗例8對豚鼠的燙傷創面癒合試驗得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明顯降低豚鼠背部燙傷皮膚結痂及癒合的時間,促進燙傷皮膚的癒合,減少癒合時間,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有顯著促進作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通過試驗例9的臨床試驗可以得出,從Ⅰ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1組的治癒率為100%,16位臨床志願者均不留疤痕;淺Ⅱ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4組的治癒率為92.14%,由於治療5組和治療6組的治癒率,而治療4組的疤痕率僅為3.86%,與治療5組和治療6組相比,顯著降低了其疤痕率,證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提高治癒率和燒傷後的留疤問題方面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總之,《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具有以下的優點和效果:
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凝膠劑中的凝膠基質配伍合理,易塗布、延展性好,細膩均勻、對皮膚無刺激,保濕效果好和易與皮膚吸收;
②《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凝膠劑穩定性高,藥效持久,質量有保障,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創面癒合,縮短結痂時間,降低疤痕率;
③《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凝膠劑使用方便、經濟實用,增加了病人的依從性。

技術領域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涉及生物製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及其製備方法。

權利要求

1.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其特徵在於,所述凝膠的組分及用量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IU;人血白蛋白1毫克;卡波姆25毫克;甘油110毫克;pH調節劑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毫升;其中,所述的pH調節劑為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步驟: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pH調節劑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實施方式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000000IU;人血白蛋白1.0克;卡波姆25克;甘油110克;三乙醇胺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毫升;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下:
(1)將注射用水倒入不鏽鋼桶中,攪拌下加入處方量的卡波姆和甘油,溶脹過夜,得卡波姆溶液備用;
(2)將處方量的三乙醇胺加入步驟(1)中得到的卡波姆溶液,調節pH值為6.5-7.5後攪拌均勻,倒入稀配罐;
(3)加入適量注射用水盪洗不鏽鋼桶,盪洗後的注射水一併倒入稀配罐,在121℃熱壓下滅菌30分鐘,冷卻至37℃得透明凝膠備用;
(4)將處方量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人血白蛋白溶於適量的注射用水中,用0.22微米濾膜過濾除菌;
(5)在無菌條件下將步驟(3)得到的透明凝膠和步驟(4)得到的溶液混合均勻,分裝即得。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0000000IU;人血白蛋白0.8克;卡波姆20克;甘油10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2000000IU;人血白蛋白1.5克;卡波姆30克;甘油12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8000000IU;人血白蛋白2.4克;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0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一種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製備
處方: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18000000IU;人血白蛋白2.0克;卡波姆25克;氫氧化鈉適量;注射用水加至5000克;共制1000支。
製備工藝如實施例1。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長期穩定性試驗
將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灌裝於內塗層封口鋁管中,密封置於2℃~8℃下進行實驗,分別於第0個月、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末、18個月末檢測凝膠的外觀、裝量、pH值、生物學活性(%)和無菌檢查。結果如下表:
表1、《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穩定性試驗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表1
由表1數據得出,《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2℃~8℃下,18個月內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穩定性高,利於該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工業化生產和套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
1、試驗材料
1.1、試驗用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實施例1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對比例4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和對比例5製備的生長因子凝膠。
1.2、受試者:篩選出燒燙傷癒合後留有疤痕,無皮膚病過敏史的50名志願者進行試驗。
2、試驗方法
2.1、延展性的試驗方法:將實施例1、對比例4和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墊板的0刻度處擠出0.02毫升凝膠劑(只有米粒大),使用塗布棒拖曳,測定其拖拽長度。
2.2、保濕性的試驗方法:先採用水分檢測儀測試50名志願者的燒傷癒合後留有疤痕位置的初始水分值,然後將實施例1、對比例4和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塗抹在燒傷癒合後留有疤痕位置,分析水份值的差值大小評價生長因子凝膠的保濕性,其中肌膚水分值上升率=塗藥後的水分值百分率—初始水分值百分率。
3、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拖拽長度為50名志願者的平均拖拽長度,肌膚水分值上升率為50名志願者的平均肌膚水分值上升率。
表2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試驗結果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表2
由表2可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延展性和保濕性均優於對比例4和對比例5,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是延展性高,保濕效果高的凝膠劑,促進皮膚受創者的修復和癒合,利於該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的推廣和套用。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的影響試驗
1、試驗材料
1.1、試驗動物:豚鼠,雌雄各半,體重280-300克;
1.2、試驗藥物:《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生長因子凝膠,對照藥物: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生長因子凝膠。
2、試驗方法
造模:豚鼠在試驗期間均正常飲水,普通飲食,於試驗前24小時將豚鼠背部脫毛4厘米*4厘米。用80℃恆溫水通過一玻璃圓筒分別燙傷豚鼠背部皮膚,造成II度燙傷模型。豚鼠造模後隨機分為空白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隻。治療組和對照組每日分別給予相應藥物4次,單獨飼養,連續7天。觀察創面癒合情況,記錄皮膚結痂時間和創面癒合時間。
3、試驗結果
採用方差分析對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以X±S表示,試驗結果如下:
表3各組豚鼠燙傷創面癒合結果比較(X±S)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表3
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以上結果表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明顯降低豚鼠背部燙傷皮膚結痂及癒合的時間,且癒合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說明《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燙傷創面癒合有顯著促進作用。
試驗例9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治療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試驗研究
1、試驗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珠海市燒燙傷的臨床志願者102例,男52例,女50例,年齡15~68歲,平均年齡27歲;按照燒燙傷原因分為:沸水燙傷30例,火焰燒傷37例,蒸汽燙傷30例,化學性燒傷5例;按照燒燙傷程度分為:Ⅰ度燒燙傷48例,淺Ⅱ度燒燙傷52例。
1.2分組與給藥方法
Ⅰ度燒燙傷臨床志願者48例,分為3組,每組16人,具體給藥方法如下:
治療1組:外塗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2組:外塗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3組:外塗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淺Ⅱ度燒燙傷臨床志願者54例,分為3組,每組18人,具體給藥方法如下:
治療4組:外塗實施例1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5組:外塗對比例4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治療6組:外塗對比例5製備的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
2、治療方法
在無菌操作下,將燙燒傷的創面常規消毒,先用生理鹽水簡單清洗創面,清除附著物及脫落皺皮,張力高的水皰穿刺放液,儘量保持殘留上皮,剪除脫落或壞死表皮,感染創面行徹底清創,向創面外塗或噴灑相應的藥液,白天每3小時1次,每天塗藥4次。用藥後充分暴露創面,不可覆蓋,防止進水,冬天注意保暖。
痊癒療效標準:用藥後腫脹消失,疼痛感消失,創面無感染,痂下癒合,有表皮生長,創面基本修復或全部修復。用藥後記錄15天內痊癒人數,計算7天治癒率,7天治癒率=7天內痊癒人數/病例總人數×100%;定義創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時間為癒合時間,記錄每例臨床志願者的癒合時間,並對癒合時間進行t檢驗比較;記錄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創面疤痕情況,記錄留下疤痕的臨床志願者例數,計算疤痕率,疤痕率=留下疤痕的臨床志願者例數/病例總人數×100%;套用統計軟體SPSS11.0進行各治療組治癒率和疤痕率的χ2檢驗。若χ2>χ20.05,1=3.84,以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性。結果見表4。
3、試驗結果
表4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燒燙傷臨床志願者的臨床治療情況
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專利)
表4
由表4可知,從Ⅰ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1組的治癒率為100%,16位臨床志願者均不留疤痕;淺Ⅱ度燒燙傷治療效果看,治療4組的治癒率為92.14%,由於治療5組和治療6組的治癒率,而治療4組的疤痕率僅為3.86%,與治療5組和治療6組相比,顯著降低了其疤痕率。可見,《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提高治癒率和燒傷後的留疤問題方面取得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

榮譽表彰

2018年12月20日,《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獲得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