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意在為加快推進全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而提出該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意見 
  • 發文機關:重慶市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渝府發〔2014〕22號 
渝府發〔2014〕22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警務、海關緝私飛行和公共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各類航空活動。通用航空產業主要包括通用航空器製造業、通用航空商業、通用航空公共服務業等,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產業,不僅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用航空需求,而且有利於帶動我市冶金、化工、複合材料、電子、精密機械加工以及商務飛行、作業飛行、旅遊、會展、培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做強西部產業高地。
國家批准我市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為重慶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提供了重大機遇。
為加快推進全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思路和原則
(一)發展思路
以構建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為出發點,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以企業為主體,發揮政府引導和促進作用,積極有序推進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器製造、通航飛行、教育培訓、應急救援等各項產業,實現通用航空產業一體化、建設運營市場化,努力把通用航空培育發展成為重慶的新興產業。
(二)發展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有序發展。根據全市低空空域規劃和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需求,統籌合理布局通用航空機場,積極引進各類資本參與機場建設,儘快形成覆蓋全市的機場運營網路。
統籌考慮全市空域資源、綜合交通等因素,科學規劃布局通用航空製造業,有序擴大生產能力,加快自主創新步伐。
堅持企業主導、政府扶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以企業為主導,大力鼓勵和支持社會民間資本投入通用航空產業。政府通過政策支持、購買服務、加強監管等方式,為通用航空產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面形成覆蓋全市的通用航空機場網路和空域航線網路,建立起完善的通用航空支持保障系統,實現通用航空規模化運營,基本建成國內集通用航空器研發與製造、飛行作業、教育培訓、運行保障等於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集群高地。
培育3―5家規模化的通用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器製造年產值達50億元,下線3―5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通用航空器產品;飛行駕駛培訓學校在校學生達3000人,其中飛行專業培訓能力達300人。
三、規劃建設通用機場網路
(一)充分利用既有機場
依託萬州、黔江等支線機場,利用其現有的油料、通信導航、地服等條件,適當增加小飛機停機坪等通用航空功能,分別作為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的通用航空骨幹機場,滿足區域內的通用航空發展需求,輻射周邊地區。積極爭取軍方支持,推動梁平機場、大足機場以及籌建的涪陵機場融入全市通用機場網路。
(二)規劃建設一批通用機場
在都市功能拓展區及城市發展新區規劃建設一批一類通用機場,滿足全市通用航空飛行服務、通用航空器驗證飛行、公務機運營、機務維修、航空會展、教育培訓等需要。在主城區統籌規劃一批直升機起降平台,滿足應急救援需要。
在渝東北、渝東南地區、市內大型旅遊景區,以及長壽經開區、涪陵白濤化工園區、萬州經開區等化工基地,規劃建設一批二類通用機場,作為全市通用機場網路的重要節點,延伸骨幹通用機場對外輻射的網路能力。在長江、嘉陵江等有條件的水面、大型水庫,規劃布局水上飛機起降場。主城區外的直升機起降場,在建設條件允許、經濟可行的前提下,可預留固定翼飛機起降條件,以滿足未來固定翼通航飛行的需要。
(三)通用航空運行保障系統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同步建設覆蓋全市的通用航空指揮調度、飛行服務、飛行監管等保障系統,完善通用航空飛行服務平台。
四、培育通用航空市場
堅持市場決定、企業主導、政府推動的原則,積極培育通用航空市場,促進通用航空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重點支持規模化運營、長鏈條投資的企業主體參與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創新通用航空機場規劃和建設模式,選擇有實力、有經驗、有資質的企業或企業聯合體按相關規定提出機場規劃和航線規劃,報經批准後,作為企業主體的入門條件。
企業主體會同相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依據相關規劃選址通用航空機場,按行政劃撥用地政策提供機場建設用地。機場建設期間徵收的各類稅費,其地方留成部分全額安排財政性專項資金予以補貼企業。
通用航空商業運營由社會投資人根據市場需求投入,自主開拓商業性服務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可按國家規定製定招商引資政策予以扶持。
市政府負責制定通用航空運行規則、劃設空域及航線、實施監管,並採取購買服務方式,發展空中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
五、發展通用航空器製造業
以發展民用輕小型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作為通用航空器製造業近期、中期的兩大支柱產品。以兩江新區通用航空產業園為平台,引入國外成熟產品技術,通過合資引進成熟機型或企業併購,快速進入直升機及固定翼飛機製造領域。
通過來件組裝生產起步,以項目風險合作、自主研發等方式開展飛行器設計、研製,逐步形成零部件等航空器製造產業集群,不斷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六、推進航空教育培訓
重點依託既有培訓機構,鼓勵企業與民航院校拓展合作領域,積極推進我市航空人才教育培訓,重點發展通用航空製造業、維修業、飛行等專業人才培訓,積極拓展公共運輸模擬機培育等業務,爭取建成西部地區規模較大、實力較強、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航空專業培訓機構。
參照既有特殊人才引進政策,積極吸引各類專業人才來渝創業發展
附屬檔案:重慶市通用航空機場網路建設時序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4年5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