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天籟影視藝術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天籟影視藝術學院現有本、專科學生近千人。擁有專業教師7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2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天籟影視藝術學院
  • 外文名:Chongqing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music,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 地點:重慶
  • 合作學校:中國傳媒大學、西南大學等
學院簡介,專業設定,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表演,重點課程,

學院簡介

學院把培養學生影視藝術創作能力和技術動手能力緊密結合起來,成體系的配置了專業的教學設備、設施。學院擁有專業的教學樓、11個大型多媒體教室、非線性編輯教學室、影視節目演播製作中心、節目排演中心、播音主持語音教學實驗室、影視製作錄音棚、編導教學實驗室、形體教室、鋼琴教室、影視節目放映廳等專業設施,可以實現戲劇影視作品、各類電視節目的流程製作,強有力的保證了專業教學和實踐創作的需要。
學院師生積極參加各種文藝匯演、藝術大賽等活動。榮獲重慶市第二屆大學生戲劇節“演出獎”、“組織獎”、“表演獎”。學生作品《小路》、《竹籃子》獲湖南省大學生電影節DV短片等級獎,應邀參加頒獎晚會;《最美麗的》入圍湖南省大學生電影節DV短片獎,並獲第五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DV短片獎,應邀參加頒獎晚會;《看看那石頭》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DV短片組專業製作片入圍獎,並與另二部作品《十六歲的軌跡》、《我被青春撞了》一起獲得JVC電影節入圍獎;《父親膝下的兒子》獲第二十七屆重慶市大學生校園之春DV短片大賽二等獎。
學院師生還多次參加重慶電視台大型節目製作和重慶衛視“刑偵檔案”、“大戲當前”、“冷暖人生”、“人生有戲”等欄目電視劇的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6頻道和重慶市的電視台播出。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加強素質教育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藝術教育規律,按照“套用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強化實踐教學,三年,本科就業率均超過85%,就業範圍遍布北京、重慶、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山東、雲南、貴州等地。服務單位包括:央視第七頻道、第十頻道、北京交通廣播台、湖南廣電總局、廣東南方電視台、浙江日報集團、重慶電視台各頻道、雲南香格里拉電視台、貴州黔西南州立電視台等。還有一大批畢業生分別在市、州、縣級廣電媒體、文化傳媒機構從事記者、編輯、播音主持和演藝工作。

專業設定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套用型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人才;具備紮實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有良好的繪畫、舞台美術設計以及電影、電視美術場景和演播廳的創新設計能力,並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就業適應能力; 適合在各級特別是基層性的藝術文藝團體、文化廣播電視系統、企業和民眾文化藝術機構,從事影視、戲劇、文藝節目的場景設計、舞台美術設計、大型晚會會場設計和戲劇、影視、文藝燈光、服裝、化妝造型設計以及平面廣告、立體廣告、裝潢設計、室內裝飾、家俬等其他美術設計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視、三大構成、服裝設計基礎、戲劇影視化妝造型、計算機二、三維設計、舞台空間練習、中外建築、舞台技術基礎、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製圖與模型製作、戲劇影視服裝、道具設計製作、繪景基礎、戲劇影視燈光設計等。

廣播電視編導

影視製作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製作等方面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為豐富的文藝知識、理論修養和藝術鑑賞力,能在廣播電視系統、文化部門、傳媒製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廣播電視欄目、節目的策劃、編導,具有較強制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影視攝影攝像、電視照明技術、剪輯藝術、影視美術設計、廣播電視音樂與音響、廣告策劃與製作、影視節目包裝、電視節目導播、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紀實類作品創作等。
影視編導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編導、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有良好的套用操作能力與較強的創新意識,適合在各級廣播電視台(站)、新聞傳媒機構、宣傳文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新聞、文藝節目、綜藝節目、文化教育節目和影視劇的策劃、寫作、導演和製作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影視藝術概論、視聽語言、影視攝影攝像、廣播影視文學腳本創作、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影視導演基礎、影視劇作、新聞採訪與寫作、電視文藝類作品創作、故事片創作等。

播音與主持藝術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播音、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文藝作品演播和節目策劃、創作、編輯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現場播音、主持能力,適合在各級廣播電視台(站)、新聞傳媒機構、宣傳文化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播音、主持、新聞採訪、文藝演出、民眾文化活動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播音與主持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國語語音及發聲基礎、口語綜合訓練、播音學、表演基礎、形體與舞蹈、化妝藝術、大眾傳播學、主持人藝術修養、廣播播音與主持、電視播音與主持等。

表演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影視、戲劇、小品等專業理論知識與表演技能,並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適合在各級文化藝術團體、廣播電視系統、企事業單位和民眾文化機構,從事影視、戲劇、文藝節目表演、創作和組織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的影視戲劇表演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戲劇概論、影視藝術概論、戲劇影視作品鑑賞、表演學基礎、台詞、形體與舞蹈、聲樂藝術、化妝與人物造型、鏡頭前表演、影視劇作分析等。

重點課程

本課程現有建設情況(師資、教材、教學研究、實驗條件、教學手段等)和存在的問題(教學條件、教學效果等)
1.師資情況:講師2名
2.使用教材:袁玉琴 謝柏梁主編《影視藝術概論》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11
主要參考書包括:
(1)周星 《電影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張燕、譚政 《影視概論教程》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羅展鳳 《流動的光影聲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大衛·波德維爾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黃會林主編 《電影藝術導論》 中國計畫出版社,2003年8月版。
(6)馬塞爾·馬爾丹 《電影語言》 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年版。
3.教學研究:
本課程從影視藝術本質、影視藝術特徵、影視藝術創作及發展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從影像誕生歷史、影像視聽語言發展、影像產品分類等不同角度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了解影視藝術的本質及生產規律,能鑑賞不同影視片的藝術表現手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影視藝術觀念,拓展其藝術思維空間。
4.實驗條件:
本課程為天籟影視藝術學院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以及音像資料輔助教學。
5.教學手段:
影視藝術概論課是影視藝術的入門課,涉及到影視藝術方面的諸多基本理論知識,因此以教師講授為主。同時考慮到編導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不同程度地學習並掌握了有關影視藝術的特徵、要素等知識點,但普遍存在理論與實踐相剝離的問題,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採用多媒體等形象化教學手段,結合典型影片分析講授,避免枯燥乏味。
存在的問題:
以科研促進該課程的建設環節較薄弱,加強該學科的科研建設。
本課程建設項目的內容和主要特色
影視以其五彩繽紛的畫面、千曲百折的敘事、繪聲繪色的視聽衝擊,以及它那“缺席的現場”所帶來的逼真感和想像性的高度融合,創造了一種時間和空間、視覺與聽覺、表現與再現一體化的藝術樣式,成為20世紀以來人類藝術的新寵,影視在當代社會生活和文化傳播中的地位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 本課程意在涵養學生的影視藝術感覺,提高藝術鑑賞的審美品位,並引發其對影視文化的思考。在此基礎上,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指導原則,上課採用專題形式,多媒體授課手段,結合經典名片的賞析讀解,從歷史、文化、語言等角度,闡釋影視藝術的獨特思維和文化品性,介紹大師流派,描述影視發展的動態特徵和當前語境下運用影像語言所推進的跨文化、跨民族的對話與理解。
本課程預期實現目標及應達到的水平
影視藝術的形式要素與藝術手法是本課程的重點,要深刻領會影視藝術的各種形式要素與表現手法在影視作品中的具體體現,理解藝術表現手法是如何為表現作品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務的,初步學會在觀摩影視作品後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分析。影視藝術的文化特性和藝術特性是難點,學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
實現本課程建設目標計畫採取的措施
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藝術感知力和審美感受力。同時,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實踐與理論的相結合。
1.教師系統的理論講授與以具體影片為個案將所學知識點舉一反三的自學方式相結合。作業輔導、討論、講評與經典作品(案例)的分析、討論相結合。
2.課程主要講授影視藝術的本質、要素、特徵以及創作等,但不局限於此,應注意將其它藝術門類(如: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等)的特點及少量的賞析融入該門課程教學中,整體提高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感受力。
3. 在有組織的情況下輔導學生就某命題進行思考,並形成文字,養成學生思考歸納和科研水平。
本課程進度安排及經費預算(包括製作教具、模型、陳列品、建立試題庫、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開發、製作幻燈片、音像材料等)
課程進度安排:
本課程主要分為四編。其中第二編和第三編尤其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第一編:影視藝術總論
第一章:電影本體論
主要向學生介紹視象暫留和似動幻覺,以及巴贊的“木乃伊情結”。
第二章:綜合藝術說
主要向學生介紹藝術門類的劃分以及卡努杜的《第七藝術宣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影視藝術的綜合性,尤其影視與科技,影視與商業的關係。
第二編:影視藝術要素論
第一章:影像與影像意識
一、影視影像及其特徵
二、影視影像的造型元素
景別、鏡頭、構圖、鏡頭的運動、鏡頭的角度、特殊鏡頭的造型作用等。這一部分要結合具體影片講解和分析。
三、影視中的聲音
向學生介紹聲音的出現和種類,以及聲音與畫面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通過觀摩具體影片,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聲音在影視中的功能與作用。
四、影視色彩
向學生介紹電影由黑白髮展為彩色的過程。結合繪畫與色彩學中對於不同色彩的象徵意義的講解,初步培養學生對於色彩的感知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具體影片的觀摩,引導學生思考影片中為何運用此種色彩,有何意義。
五、蒙太奇與長鏡頭
向學生介紹蒙太奇和長鏡頭的定義。給出兩個假定情境(風格、節奏、情緒迥異),引導學生將所給出的情境用分別用蒙太奇和長鏡頭給以表現,在此基礎上,班級討論,蒙太奇和長鏡頭各自有怎樣的表現功能,分別適用於怎樣的情境。
第三編:影視藝術創作論
一、影視作品的製作流程
二、文本創作、導演創造與演員表演
在這一部分,通過由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的觀摩,引導學生思考在電影改編中應注意的問題。並可嘗試要求學生課下閱讀一篇小說,然後將其改變為影視劇本。
第四編:影視藝術發展論
這一編著重向學生介紹影視發展史上重要的導演及流派。
一、電視媒體與電視劇的發展
二、主要電影導演與電影流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