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楊椒山集》序

重刻《楊椒山集》序

此文選自《西河合集序》卷二十五。楊椒山,名繼盛,字仲芳,別號椒山,容城(今屬河北)人。嘉靖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遷兵部員外郎。因劾仇鸞,反為仇鸞、嚴嵩誣陷,貶狄道典史。後仇鸞得罪,召為刑部員外郎,改兵部武選司。又劾嚴嵩十大罪狀,下獄,被殺。遺著有《楊忠愍集》。本篇為作者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為章鈺編的《楊椒山集》所作的序,文章以漢代王章的遭遇與楊繼盛作了對比,突出了楊繼盛可敬的氣節與不幸的遭遇,並對某些人貶低楊繼盛作了有力的駁斥。文章寫得痛快淋漓,感情真摯,對自己的觀點也無所掩飾。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重刻《楊椒山集》序》
年代:清代
作者:毛奇齡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少讀王章傳[1],涕泗被面,驟出對客不能飾,客訝問故,曰:“吾讀王仲卿傳故也。”既而讀楊淑山自著年譜,驚曰:“此非仲卿乎?”仲卿學長安,獨與妻居,疾病無臥被,入牛衣中[2],與椒山讀書無臥被同。仲卿為諫大夫進左曹[3],訐宦官石顯[4],免其官,與椒山為南部員外進北部[5],劾鹹寧侯鸞降典史同[6]。仲卿起司隸校尉進京兆尹[7],遽劾帝舅大將軍輔政王鳳[8],下廷尉獄,既而死;與椒山起刑部員外,遷兵部武選司[9],遽劾相嵩下詔獄0],辟死又同[11]。然且仲卿之封事以日食[12],椒山入奏亦以日食;仲卿之得罪,以指斥張美人故[13],椒山之得罪,亦以扳援二王故[14]。所不同者,兩人之妻皆沮其上書[15],而椒山張夫人乞代夫死,仲卿未有也。然當仲卿下獄時,妻女皆同時收系,女年十二,夜起號哭曰:“平時獄上呼囚數常至九,今八而止,先死者必君也。”及旦而仲卿果死。妻女徙合浦[16],則是其妻之罹慘較有甚於椒山者。
予嘗入史館,詢椒山傳,同館官曰:“未閹也。”曰:“此一代有數人物,當特為起草,而俟閹分乎?”同館官不答。既而微聞同館有進札子者曰:“孝宗非令主[17],陽明非道學[18],東林非君子[19]。”謂“夫儒者言事,但當以迂全不以激骫[20],東林之爭每始於意氣而終於朋黨,此皆嘉、隆間戇直諸習有以開之[21]。”蓋暗指椒山言也。予曰:“然則如漢王章者非君子耶?”曰:“章不識輕重,亢言殺身,何有乎君子!子不讀胡氏致堂諸中論乎[22]?其於兩漢人物,率詆之不直一錢。是以朱氏傳王荊公為名臣[23],而稱秦會之太師為致有骨力[24],何則?不輕舉也!夫以岳忠武之死[25],而猶譏其橫、刺其直,向前廝殺而無所於變也,他可知矣。”予氣塞而罷。然而歸邸檢舊史,見趙宋兩朝,當君國之慘,死事者不下十百,而《宋史忠義傳》並無一講學之徒廁身其間,然後知薄事功並薄氣節,皆宋學之陋,而非恆情也。
今予去史館又十年余矣。
康熙丁丑[26],同邑章子鈺,有感於椒山之為人,取椒山所傳年譜與其生平詩若文[27],合上下卷,將刻以示世,而屬予不敘。予讀之,淚滴滴下,一如疇昔讀王章傳時,雖不講學,不汩其本心[28]。而章子以藝林之豪攻經生家[29],年不及賈生[30],獨能發奮慷慨,聞椒山之風而興起焉,且復輯其遺文,惟恐其不偉於後而汲汲示世[31],此非君子之所用心乎!夫椒山文士,其於聖學未知其有當與否,然而讀其疏而知君臣焉,讀其諭兒文而知父子焉,讀張夫人代夫疏而知其夫若婦焉,讀王繼津書與弇州王氏所為狀而知朋友之交焉[32],至於兄弟,則年譜所記彰彰也。
近之言學者,動輒輕事功而賤氣節,至有訐陽明之學以明得意者。夫陽明事功固所宜薄,然而氣節者君子之梗概也[33],椒山不幸與王章同,兩漢儒術久為宋學所不許,而陽明又不幸而龍場以前同於椒山[34]。道學既難言,而兩人氣節又百不如權相之骨力,然而猶尚有讀其書感其為人,惟恐其不傳於後,而汲汲示世如章子者,則是人心之未亡,而君子之猶可為也。世有見斯集而興者乎?其亦以予之讀鐘卿傳者讀之,可矣!

作品注釋

[1]王章傳:見《漢書》卷七十六。王章,字仲卿。
[2]牛衣:以草等編成的牛禦寒之物,如蓑衣之類。
[3]左曹:指左曹中部將,皇帝的侍衛武官,位次於將軍。
[4]訐(jié):發人陰私。石顯:西漢宦官。元帝時,代弘恭為中書令,專攬朝政。
[5]南部員外進北部:明朝遷都北京後,在南京仍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稱南部。在北京的稱北部。員外:指員外郎,為曹司次官。
[6]鹹寧侯鸞:指仇鸞,字伯翔,鎮原(今屬甘肅)人。襲祖爵為侯。嘉靖時官至大將軍。俺答汗入侵京師,鸞遇敵而潰。因得嚴嵩庇護,冒功加太子太保,總督京營戎政。後被揭發,罷官,恚恨而死。典史:知縣的屬官。
[7]司隸校尉:京官,專察京師百官。京兆尹:京師地方的行政長官。
[8]王鳳:字侍卿,王莽伯父。成帝時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氏子弟分據在職,勢傾朝廷。
[9]武選司:即“武選清吏司”,明代兵部四司之一。掌考敘武官的品級與選補升調之事。
[10]嵩:嚴嵩,字惟中,號介溪,分宜(今屬江西)人。弘治進士,官至內閣首輔,為明代大權臣。
[11]辟死:處刑而死。
[12]封事:密封的章奏。
[13]指斥張美人:事見《漢書元後傳》。張美人為王鳳小妾之妹,已嫁,王以以宜子名獻於後宮。
[14]二王:指裕王和景王。楊繼盛疏中要求明世宗召問裕、景二王。
[15]沮:阻止。
[16]徙:謫戍,流放。合浦: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
[17]孝宗:指明孝宗朱由樘,年號弘治,公元1487—1505年在位。在位期間,刷新朝政,力除先朝積弊,斥逐憲宗諸佞幸,一時朝政尚稱清明。
[18]陽明:指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餘姚(今屬浙江)人。弘治進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因曾在陽明洞講學,學者稱陽明先生,他是明代的理學家,也就是道學家。
[19]東林:指東林黨人。明萬曆間,吏部郎中顧憲成被革職還鄉,與高攀龍等講學東林書院,並評議朝政。天啟時,宦官魏忠賢專權,東林諸人與之相抗,被目為黨人,慘遭殺戮。
[20]迂全:曲折求全。激骫(wěi):偏激枉曲。
[21]嘉、隆:指明世宗嘉靖和穆宗隆慶年間。
[22]胡氏致堂:胡寅,字明仲,號致堂,建寧崇安(今屬福建)人。宋宣和進士。著有《讀史管見》等。
[23]朱氏:朱熹。王荊公:王安石。南宋學者朱熹把王安石列入他的《宋名臣言行錄》中。
[24]秦會之:秦檜,字會之。致有:極有。
[25]岳忠武:岳飛。[26]康熙丁丑:康熙三十六年(1697)。
[27]若:和。
[28]汩:埋沒。[29]經生家:為經學家的學問。
[30]賈生:指漢代賈誼。他不得意抑鬱而死,時年僅三十三歲。
[31]汲汲:急切的樣子。
[32]王繼津書:王繼津寫給楊繼盛的信。弇(yǎn)州王氏:指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字元美,號弇州山人。狀:指王世貞為楊繼盛所作的行狀。
[33]梗概:大要。
[34]龍場以前:王陽明早年因上封事反對宦官劉瑾,被貶為龍場驛丞。

作者簡介

毛奇齡(1623—1716),原名甡(shēn),字大可,又字於一、齊於,號初晴,又號秋晴,郡望西河,人稱西河先生。蕭山(今屬浙江)人。明末補諸生,曾參與南明魯王軍事。魯王敗,亡命江湖。康熙十八年(1679),薦舉博學鴻詞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又曾為會試同考官。後得痹疾,不復出仕,專事著述。他是清代有名的經學家和文學家,其經學傲睨一世,務求勝人。工詩詞,兼擅駢、散文。其著作極豐。後人彙編為《西河合集》,分為經籍和文集。所收經籍凡五十種,文集包括詩文等凡二百五十九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