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釣島

里釣山島位於舟山本島的西部,屬岑港鎮轄區,中間隔著的港就叫岑港,港灣曲呈S形,窄而長,最窄處寬僅100米。從岑港渡口過渡到里釣山只需船隻轉過身,調個頭就到對岸了。里釣山島面積不大,僅1.64平方公里,葫蘆形,最高點海拔115米。就是這個不大的小島上蘊藏著司空見慣而又非同凡響的資源——釣山石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里釣山島
  • 地理位置:舟山本島的西部,屬岑港鎮轄區
  • 占地面積:1.64平方公里
  • 海拔:115米
簡介,歷史,景觀,

簡介

里釣山的石頭是典型的火山噴出岩,以灰、肉紅等色的酸性岩石為主,正因為有此資源,才有了“梯山航海,視若戶庭”的海居人家。民國編《定海縣誌》載:“海山產石極多,率質粗不中斧鑿,岑港西南三釣山有石宕,每年所出頗資於用,運至他處銷售者均系砌路用之板,俗呼釣山板。” 里釣山的產業幾百年來濤聲依舊,靠的就是“兩頭”。一是“石頭”,二是“纜頭”。打了“石頭”解“纜頭”,解開“纜頭”鬧天下。

歷史

明末清初,慈谿有一個石宕老闆非常刻薄,給工匠們的工資很低,有一次一個姓聞的石匠領著大家罷了工,老闆十分惱火,準備對領頭鬧事的聞石匠下毒手。訊息傳到,聞石匠連夜帶上家小逃命出來,最後就是定居在里釣山這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辟墾創業,老行當不能掉,聞石匠成了里釣山的開山之祖。從此潮漲潮落,300多個春秋往復,以聞氏為代表的里釣居民繁衍生息,開石不止,航海不停,延綿至今仍是炮聲轟轟,氣笛聲聲。攀宕,是里釣老宕中規模最大、氣勢雄偉、景致別樣的一個石板宕口,現遺留四個取石的窟。第一個窟現改為一口水井,深度用7米長的毛竹還不能插到底,此井水源充足,水質好,最旱的年份水也不會幹。這口井該是舟山唯一的石宕井吧。第二窟垂直高度約在50米以上,千錘百掘之下形成了雄奇驚險的刀削斧劈般的懸崖凹壁,石壁腳下是一潭深不可測的水窟,石壁上灰紅相間的顏色可否是工匠們汗血留下的痕跡。第三窟是一個乾窟,窟角放有居民遺棄的水車、籮筐、梯子等勞動用具,好似一個天然的民俗陳列館。據介紹,這個窟曾是生產 隊里開大會的好地方,因為這裡冬暖夏涼。第四窟是水塘,現年50多歲的里釣村莊支書說,小時候的盛夏時節,他和小夥伴們常來游泳,水特別的冷,不一會兒汗毛就會豎起來。

景觀

穿宕,在攀宕的北部,因石宕取石打穿了山頂而得名。該宕現遺留兩個石窟、一座孤岩和一塊巨石,聽說那塊碩大的巨石是宕頂因底下掏空塌下來的,幸好宕中的工匠們都放工了,無人遇難,現在聽起來也是驚奇不已。
紅宕,因石質是肉紅色的,盛產紅石板,而聞名海內外。在台灣以及南洋各地,里釣山的紅石板那是緊俏貨,名氣大著哩,按現在的行話來講就是“名牌”。
里釣山三個老宕從南到北一字排開,氣勢獨有。古老的村莊依宕而建,突現出一種濃濃的石文化的氣息。石階、石路、石牆、石窗、石門、石柱子、石屋、石板明堂、石井、石磨、石搗臼、石雕、石弄堂、石屋建在宕腳上等一幅幅石頭演繹而來的景致隨處可見。宕與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宕因村而生,村因宕而存,兩者緊緊交融在一起。里釣的宕是舟山最古老的宕之一,里釣的村是舟山少見的石頭村。
採石業的興起,帶動了海運業的發展。里釣村裡的清末民初西洋風格的民居建築便能說明那是航海的結晶。而今的里釣山石料業和海運業還是主業,像彩虹一般美麗的連島大橋正在飛渡里釣山,里釣山不只是“石頭”、“纜頭”,現在可是“橋頭”,里釣山多了一條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世紀新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