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寒證

里寒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寒邪直中臟腑經絡、陰寒內盛或陽氣虛衰所表現的證候。

中文名稱里寒證
英文名稱interior cold syndrome
定  義臟腑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或寒邪直中臟腑,或寒邪由表傳里,以形寒肢冷,面色蒼白,口淡不渴,喜熱飲,小便清長,大便溏瀉,舌淡苔白潤,脈沉遲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診斷學(二級學科),辨證(三級學科)
病因,病機,常見證型,寒滯經脈證,寒滯胃脘證(胃寒證),寒凝心脈證,寒滯肝脈證,

病因

外感寒邪,久病傷陽,過食生冷寒涼。

病機

寒邪內侵臟腑損傷陽氣,或臟腑機能減退,陽氣虛衰,均不能溫煦形體,故形寒肢冷,面色晄白。陰寒內盛,津液不傷,故口淡不渴喜熱飲。寒屬陰主靜,故靜而少言。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潤,脈沉遲,均為里寒之徵。

常見證型

寒滯經脈證

臨床表現:畏寒,肢體冷痛、拘急或麻木,膚色紫暗或蒼白,舌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通陽止痛。
方劑:烏頭湯。
常用腧穴:關元、腎俞、阿是穴、曲池、外關、環跳、足三里、三陰交。

寒滯胃脘證(胃寒證)

臨床表現:胃急劇冷痛,喜溫,嘔吐清水,畏寒肢冷,舌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胃散寒。
方劑:良附丸。
常用腧穴:中脘、足三里、內關、胃俞。

寒凝心脈證

臨床表現:畏寒畏冷,心胸悶痛,遇冷痛增,得溫痛減,舌苔白,脈沉遲緊。
治法:行氣散寒,通陽宣痹。
方劑:枳實薤白桂枝湯、當歸四逆湯、烏頭赤石脂湯。
常用腧穴:少沖、神門、心俞、膻中、內關。

寒滯肝脈證

臨床表現:少腹冷痛或陰器收引疼痛,或巔頂疼痛,遇寒痛增,得溫痛緩,嘔吐清水,畏寒肢冷,苔白,脈弦緊。
治法:暖肝散寒,溫陽行氣。
方劑:天台烏藥散、吳茱萸湯。
常用腧穴:關元、三陰交、太沖、氣海、大敦、內關、陽陵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