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卡爾多·夏伊

里卡爾多·夏伊是於1953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音樂名城米蘭,他的父親 盧恰諾·夏伊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學家,曾經擔任過斯卡拉歌劇院的 藝術總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卡爾多·夏伊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地:義大利
  • 出生日期:1953年
人物簡介,人物風格,人物經歷,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里卡爾多·夏伊
里卡爾多·夏伊是於1953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音樂名城米蘭的,他的父親 盧恰諾·夏伊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學家,曾經擔任過斯卡拉歌劇院的 藝術總監。夏伊從小跟隨他的父親學習音樂,後來又進入了米蘭威爾弟音樂 學院中學習作曲和指揮。作為一個稀有的指揮天才,夏伊在不滿 14 歲時就開 始從事指揮活動了,當時是受克勞迪奧·西莫內的邀請在“威尼斯獨奏者” 會上擔任指揮的,這次不同尋常的活動,立即便在音樂輿論界中引起了很大 的反響,夏伊的驚人天才,使人們意識到一顆指揮藝術的燦爛新星已經誕生, 於是評論家們紛紛驚呼義大利出現“神童”指揮家,而輿論界則將他譽為“帶 著指揮棒來到世間的少年”。然而夏伊對此卻保持了相當的平靜,他沒有在 這方面去過分地應酬和陶醉,而是繼續努力地進修著自己的學業,當時,他 在威爾弟音樂學院中跟隨貝蒂那尼教授學習作曲,後來又到佩魯賈音樂學院 中拜貝格里諾教授為師學習指揮。從音樂學院畢業以後,躊躇滿志的夏伊仍 覺得自己在技術和藝術上不滿足,於是他又找到了當時擔任凱吉阿納音樂學 院教授的著名指揮家費拉拉,開始跟隨他繼續在業務上深造。這段時期里, 由於他的學習成果異常優秀和突出,所以他便被人們公認為是一個具有傑出 素質的指揮英才,他的老師費拉拉教授就曾感慨地說到:“夏伊是我一生中 遇到過的最大的天才”。
夏伊從費拉拉教授的班上畢業時已經滿 19 歲了,這時,他便開始作為一個充分掌握了指揮技能的青年指揮家而登上了指揮台,這一年,米蘭的新歌劇院邀請夏伊去指揮法國作曲家馬斯涅的歌劇《維特》,夏伊接到邀請後欣然前往,並且極其成功地完成了這個重要使命。首演的成功,使他一下在米蘭成了家喻戶曉的重要人物,受到了人們一致的熱情讚嘆。其實,早在一、 二年前,他的才華已經被一些具有卓越眼光的人物發現了,當他在 18 歲時指 揮音樂會時,當時擔任斯卡拉歌劇院音樂指導和常任指揮的著名指揮大師阿 巴多就一下發現了他,並積極設法將他聘為斯卡拉歌劇院的副指揮。在以後 的兩年多的時間裡,夏伊一直在阿巴多的身邊工作,他努力跟隨阿巴多學習, 積累了大量的指揮藝術經驗。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他在事業上突飛猛進的時 期,而在這其中,阿巴多對他所產生的影響則是絕對不可低估的。 1974 年,21 歲的夏伊受美國芝加哥抒情歌劇院的邀請,赴美指揮了普契尼的歌劇《蝴 蝶夫人》,這次機會,不僅使夏伊第一次在美洲大陸上進行了公演,同時也正式揭開了夏伊作為國際指揮家的序幕。然而,真正使夏伊成為世界著名人 物的機會則是在 1978年,這一年,二十五歲的夏伊在斯卡拉歌劇院極其成功 地指揮了威爾弟的歌劇《海盜》,從而使他正式作為一個名指揮而被世界所 認識,當時,他所表現出的精湛技藝和大將風度,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人們 的心,演出結束後,米蘭的音樂評論界熱情地將他的成功稱為“米蘭的奇蹟”。 此後,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斯卡拉歌劇院的指揮台上經常拋頭露面的人物 了。除此之外,夏伊的名聲也開始在世界範圍里迅速傳開了,1979 年,夏伊 在著名的英國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出色地指揮了唐尼采蒂的歌劇《唐·帕 斯夸萊》,同年,他又在世界著名的愛丁堡音樂節上成功地指揮倫敦交響樂 團舉行了音樂會。一連串出色的成績,使夏伊的能力得到了人們的充分信任, 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演出機會,開始不斷地找上他的門來,自從在愛丁堡音樂 節上演出成功以後,他在每個演出季節中都定期在英國舉行音樂會,指揮的 樂團包括皇家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皇家科文特花園歌 劇院,此外在這段時間裡,他還不斷地在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以 及其它的一些歐美一流的交響樂團和歌劇院中擔任客席指揮。進入到 80 年代 以後,夏伊的指揮活動變得更加廣泛和鞏固了,1982 年,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首先將他聘為首席指揮,緊接著,倫敦愛樂樂團也將首席客座指揮的職務授 給了他。 1983 年,夏伊又首次在美國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奧地利的維也 納國立歌劇院登台指揮,至此,他已經作為著名青年指揮家而指揮遍了世界 上最著名的幾家歌劇院。 1984 年,著名的指揮大師卡拉揚親自提名邀請夏 伊參加當年在奧地利舉行的薩爾茨堡音樂節,夏伊同樣以其出色的表現,在 音樂節中給人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1986 年,夏伊又被義大利的波倫亞歌 劇院聘為音樂總監和常任指揮,年僅 33 歲的夏伊,再一次使人們感到了由衷 的驚訝,這位在世界樂壇上青雲直上的傑出人物,以他那不容置否的絕對天 才,完完全全地征服了聽眾們的心。
夏伊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指揮家,鑒於他所取得的傑出成就和迅速擴大的世界影響,很多評論家都將他看成是“21 世紀的巨人”。之所以這 樣說,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一種先進而持久的、不可磨滅的優秀潛質,這 種潛質實際上就是旁人所不具備的天生素質和超越時代的獨特特徵,這些素 質和特點對於一位青年指揮家來說是非常難得和珍貴的。夏伊是一位全才型 的指揮家,對於歌劇作品來說,他是那種有著輕車熟路般駕馭能力的指揮家。 在這一點上,他與阿巴多、穆蒂和西諾波利等人一樣,身上的義大利歌劇藝 術細胞有著很大的天生因素,在對義大利歌劇作品的演釋上,他的能力是非 常強的,這種強大的能力則首先體現在指揮歌劇的數量上。一般來說,從羅 西尼以後一直到普契尼等眾多的義大利作曲家的歌劇作品,他的演釋都是非 常出色的。當然,在這其中威爾弟、唐尼采蒂和普契尼的作品,對他來說是 更為擅長的。
夏伊對於指揮交響樂作品來說,同樣是一位能夠給人們帶來深刻印象的 人物,多年來,他與經常和他合作的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及維也納 愛樂樂團等名樂團一起舉辦了數量繁多的交響音樂會,並且灌制了大量優秀 的唱片。夏伊指揮交響音樂有著涉獵作品廣和理解作品深的特點,除了意大 利作曲家的作品以外,他對於 19 世紀浪漫主義樂派的其它國家的作曲家的作 品,也有著十分出色的掌握,例如:孟德爾頌、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德 沃夏克、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都屬於他擅長範圍之內的作品。此外,夏伊對於現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也有著非常富有個性的演釋。例如:普羅科菲耶夫、 巴托克,尤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他的演釋都可以說是異常精彩的。

人物風格

里卡爾多·夏伊
夏伊的指揮風格是熱情、明快和生動,且極富活躍性和動力感。他的指 揮特點是既有朝氣蓬勃的精神,又有鮮明豐富的內容。一般來說,年輕的指 揮家總是喜歡賦予作品更多的絢麗效果而容易忽視作品的內在因素。而夏伊 則不同,他從不因為自己年輕就賦予作品更多的火氣和外在的效果,而總是 儘可能地挖掘作品的深度,這樣,他指揮演奏出的音樂就有著一種異常成熟 的風格和個性。
夏伊在唱片錄製方面,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行家。早在他二十多歲時, 就已經成了一名很有成績的唱片錄製指揮家了。多年來,他與世界上著名的 格拉莫風唱片公司、倫敦唱片公司和迪卡唱片公司等錄製了數量驚人的古典 音樂唱片,這其中既有經典型的義大利及法國歌劇作品,又有包括各個時期 的古典交響曲和協奏曲在內的交響音樂作品,現在,他仍然是世界各大唱片 公司所最為青睞的人物之一。其實,這種後來的必然性結果也都是從起初的 偶然性因素得來的,比如夏伊所錄製的第一張成名的唱片是法國作曲家馬斯 涅的歌劇《維特》,而指揮錄製這部歌劇的機會對夏伊來說是極其偶然的。 因為當時的格拉莫風唱片公司本來預約的是由小澤征爾來指揮錄製的,可是 後來小澤征爾因故不能參加指揮錄製,於是格拉莫風唱片公司就臨時把夏伊 請出台,來代替小澤征爾指揮該劇的錄音,沒想到這個偶然發生的事件卻一 下成了夏伊一舉成名的機會,從那以後,歐美的各大唱片公司就都紛紛聘請 夏伊錄製唱片了。

人物經歷

1953年2月20日,夏伊生於米蘭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個作曲家,是欣德米特的學生,曾出任過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都靈雷吉俄歌劇院藝術監督.夏伊最初隨父親學習樂理和作曲,進入威爾第音樂學院向貝蒂涅利( B.Bettinelli)學作曲,又在佩魯賈音樂學院跟瓜里諾(P.Guarino)習指揮.之後,還在錫耶那音樂學院費拉拉(F.Ferrara)班上深造,其間,在米蘭還拜卡拉喬洛(F.Caracciolo)為師.
17歲那年(1970年),夏伊首次正式以職業指揮家的身份在米蘭登台指揮音樂會演出,獲得成功.兩年後在米蘭諾沃劇院指揮馬斯內的歌劇《維特》,這是他首次指揮歌劇的演出.同年在音樂學院畢業後,應阿巴多之邀,出任斯卡拉歌劇院助理指揮.
1974年,21歲的夏伊首次赴國外,在芝加哥抒情歌劇院指揮《蝴蝶夫人》演出,很受歡迎,隨後的兩年,他又在舊金山歌劇院指揮演出重新製作的《圖蘭多》,主要演員有帕瓦羅蒂、卡芭耶.經過多年的指揮實踐之後,1978年夏伊在斯卡拉歌劇院作正式首演,指揮演出了威爾第的《強盜》(I masnadieri),大獲好評,轟動一時.夏伊的崛起,被譽為"米蘭的奇蹟",立即引起國際樂壇的注目,從這以後,每個樂季他都要定期在英國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皇家愛樂樂團和皇家歌劇院的演出,這是沒有先例的殊譽.
80年代,他的指揮活動擴到全球,1984年,他被卡拉揚指名邀請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在開幕式演出中指揮威爾第的歌劇《馬克白》,這是托斯卡尼尼之後第一個義大利指揮家得到的殊榮.1986年,夏伊出任波倫亞歌劇院音樂總監.
1988年他繼海丁克之後掌管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ARCO),他的性格挺適應ARPO,除傳統曲目之外,他還重新推出"世紀系列"節目,將20世紀以及當代作品帶進樂團,卓然有成,頗受歡迎.此外,他還領導樂團舉辦兩年一次的歐洲聖誕音樂會,也很成功.
1996年9月,夏伊帶領ARPO首次到中國訪問演出,受到熱烈的歡迎。

人物事跡

里卡爾多·夏伊
2009年的國家大劇院似乎格外受人矚目,琉森音樂節的餘溫還未褪去,另一位指揮大師里卡爾多·夏伊又在10月24日率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登上了大劇院的舞台,上半場輕盈浪漫的“莫扎特”與下半場氣勢磅礴的“馬勒一”形成極鮮明的對比,再次將北京觀眾徹底“征服”。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266年首度訪華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又名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成立於1743年的樂團至今已經有266年的悠久歷史,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樂團之一。樂團的地位與聲望源自於它與音樂巨匠孟德爾頌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作為孟德爾頌在生命最後12年一手栽培的“掌上明珠”,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被全世界公認為孟德爾頌的最佳代言人。其現任音樂總監里卡爾多·夏伊更是與阿巴多、穆蒂並駕齊驅的指壇巨匠,在2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夏伊強調,出色的音質就是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護照”,二百多年來,樂團人員不斷更迭,但獨特的“萊比錫之音”卻一如既往,始終保持著神奇的魅力。而這一次,中國觀眾將有幸第一次聆聽到“萊比錫之音”。
“馬勒第一”五度上演 夏伊續寫“巨人”強音
當晚的音樂會果然不負眾望。指揮台上的夏伊一派敦厚學者風範,溫文爾雅中流露出坦蕩大氣。上半場,他與慕尼黑新生代小提琴“天后”阿拉貝拉·施丹巴赫合作帶來了莫扎特《G大調小提琴與樂隊協奏曲》。施丹巴赫運弓之間展現出極強的功力,與樂隊的配合絲絲入扣,弦樂之間的親密對話如絲絹般縈繞在觀眾的耳畔,而小提琴在獨奏段落所表現出的生動絢麗,更體現出莫扎特音樂所獨有的輕靈質感。
下半場,樂團則以風格迥異、恢宏磅礴的“馬勒一”示人。在大劇院的舞台上,“馬勒一”可說得上是一首絕對的“熱門曲目”,從杜達梅爾率領的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爾青年管弦樂團、到五月音樂節的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再到亞裔大師鄭明勛領銜的亞洲愛樂,直至“指揮帝王”阿巴多率領的琉森節日樂團,短短一年中,馬勒《第一交響曲》已經在國家大劇院被演繹過四次,而這一回,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這支德國“老牌”樂團再次選擇了“馬勒一”。國家大劇院演出部負責人表示:“馬勒的風靡是目前世界古典樂界的一個大趨勢,而國內觀眾對於馬勒的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人藝術視野的拓展,我們的觀念里,古典音樂不再僅僅是貝多芬和莫扎特。”
在此前的越洋採訪中,夏伊就表示:“馬勒正是馬勒在萊比錫生活的兩年中開始創作的,因此這座城市與這部交響曲之間的聯繫是無法磨滅的,正是萊比錫賦予馬勒無限的靈感來締造這部偉大的作品。”也許正因如此,此次由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演奏的“馬勒一”或許也與這首樂曲的精神本質更為貼近。在夏伊出眾的指揮下,樂團體現出的樸素無華的渾然質感令人動容,厚重的管弦樂中主奏樂器清晰可聞,音樂線條與聲部細節絲絲入扣。夏伊的馬勒仿佛更注重心理層面的刻畫,對音響的強弱和過渡處理更為用心慎密。樂團尖嘯亢奮的銅管、竊竊低語的弦樂,豐富的音響平衡以及細膩的節奏把握,使馬勒音樂蓄涵了更為豐富的情感元素和耐人尋味的想像空間。對於“萊比錫版”的馬勒,正如一向挑剔的此前曾留下的評論:“這些萊比錫人演奏的馬勒的音樂,絕不像是他們在說一門新學的方言那么生硬,而像是他們說母語時那般的嫻熟自然。”當晚,持續不斷的掌聲再次印證了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名不虛傳,而夏伊也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返場…次。
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珍貴原版“現身”
據悉,在25日的音樂會中,夏伊和樂團還將帶來另外兩首主打曲目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和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今年適逢孟德爾頌誕辰200周年,與作曲大師有著最後12年“姻緣”的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帶來的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非常值得期待。即將演奏的這一版本是去年才被發現的珍貴原版,與現在通行的版本將有很大不同,會增加100多個小節的內容。夏伊介紹說,這是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最完整、最原本的面貌,三周之前剛剛在德國首演,這次則是第一次與北京觀眾見面。全新的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無疑是萊比錫布商大廈首次訪華演出的最大亮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