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釉四系扁壺

醬釉四系扁壺

醬釉又稱:“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較高,達5%以上。醬釉的出現始創於北宋的北方窯口,如定窯、耀州窯等窯場中均有燒造,以定窯醬釉最著名。明曹昭《格古要論》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價高於白定”的論述。所謂紫定並非紫色,其釉呈棕紅色,實際上與今天芝麻醬色調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醬釉四系扁壺
  • 朝代:遼金
  • 屬性:陶瓷
  • 品相:稍有缺損
醬釉特點,四系,扁壺介紹,

醬釉特點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曾一度為官府燒制宮廷用瓷,以其優美的造型,精湛的藝術魅力著稱於世,令後人仰慕。而景德鎮仿製醬釉瓷始於明初。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中,發現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醬色釉碗、外醬釉里藍釉暗花雲龍碗,揭示了明初燒制此類產品的奧秘;而在美國堪薩斯城阿脫肯藝術博物館、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外醬釉里藍釉高足碗,從工藝到紋飾與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雲龍碗幾乎完全相同,從而印證了洪武官窯的客觀存在。與此同時民窯中的醬釉瓷生產也毫不遜色,出土於北京豐臺區,現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的兩件醬釉梨形執壺,通高12.5cm ,口徑4cm ,壺體呈梨形,壺頸較短,流彎曲深硬不自然;腹部豐滿,底足平切,底邊垂直,足內較深,旋削整齊;胎質細膩潔白,器表有旋坯痕,釉較薄,釉色呈醬褐色。此壺造型構思新穎獨特,穩重典雅。但與同期官窯器相比,不足之處在於:造型不夠規整,同一器物上壺蓋、壺身色調不能統一,施釉不均勻,釉面有縮釉點,製作工藝較粗糙。

四系

四系諧音四季,古人寓意四季吉祥如意,人們嚮往和平美好。

扁壺介紹

扁壺是西夏瓷器中比較常見的器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器物,產量較大,製作精美。扁壺的兩側有雙耳或四耳,以便穿繩提拿或攜帶,其造型可能從遊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變而來。有的壺腹部正反兩面各有一圈足,背面圈足起放置平穩的作用,正面圈足有對稱和加固胎體的作用;有的只有一側有圈足;也有小型扁壺沒有圈足。扁壺一般外表為褐釉剔花裝飾,也有黑褐釉素麵無紋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