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蒼顏華發(宋代詩人蘇軾詞作)

醉落魄·蒼顏華發(宋代詩人蘇軾詞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後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醉落魄蒼顏華發
  • 作品別名:一斛珠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作品鑑賞

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9月。時蘇軾離杭州赴密州(今山東諸城),途經蘇州時,有歌妓閶門為他設宴餞行,蘇軾賦此詞以為酬贈。這首贈妓詞,擺脫了以往代他人抒情的框框,融注了作者個人的身世感慨。作者將歌妓視作自己淪落天涯時的知音,並通過“舊交新貴音書絕”與“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的對比,顯出歌妓不趨炎附勢的品德。整首詞有天然去雕飾之美,讀之令人神往。
上片先是直抒思鄉之情,謂雖已“甚顏華發”,卻是“故山歸計”仍未決。以問句出之,見感慨更深。
作者此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導致了“舊交新貴音書絕”。而且眼前,“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只有這位歌妓情意懇切,輸肝瀝膽,是可貴的知己。這首閶門留別詞中,可以看到作者不僅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侍宴的歌妓,對她以及她們寄予深刻的同情,而且進一步把佳人當作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把自己的宦遊漂泊與歌妓不幸的命運聯繫起來。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樣有不幸的命運,臨別之際,作者自然會觸動真情。
下片寫與佳人依依惜別的深情。由“殷勤別”到“端迎愚離亭欲去”,意脈相連,過片自然。不同的是上片由己及人,下片由人到己,充分體現出雙方意緒契合,情感交流。歌妓擅唱,以歌贈別屬情理之中。但與自己最愛重的知音作別,就必然是未歌先淒咽,以至於泣不成聲。然而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咽”字說盡了佳人的海樣情深。十月初冬,寒風襲人,但雙方只覺得離愁如滿天細雨,紛紛揚揚,無窮無盡,一時意忘了冷風朽習院催吹淚臉。
結句用武則天如意娘》詩之詩意:“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辨斷宙辯箱驗取石榴裙。”作者用意則更進一層,勸佳人不用羅巾搵淚,任它灑滿羅衫,囑才阿等待再次相會時,以此作為相知貴心的見證。這既是勸慰佳人,也是自我寬解,今日灑淚相別,但願後會有期。
縱觀蘇軾的一生,一直處於“欲仕不能,欲隱不忍”的矛盾中。自因反對新法而離京後,他鬱郁不得志,思歸故里之情更為迫切。此詞即流露出上述思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潤漿袖,散文歐陽修齊名;詩歌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糊牛拒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跨匙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