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漢(漢語詞語)

醉漢(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喝醉了酒的男子。非馬寫的同名詩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醉漢
  • 外文名: [drunkard;drunken man;heavy toper
  • 拼音::zuìhàn
  • 解釋:喝醉了的男人
釋義,詩歌,醉漢,賞讀,關於非馬,

釋義

詞目:醉漢
拼音:zuìhàn
基本解釋
[drunkard;drunken man;heavy toper] 喝醉了的男人
詳細解釋
喝醉了酒的男子。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醉語》:“ 張曲江 常謂賓客曰:‘ 李林甫 議事,如醉漢腦語也,不足可言。’” 宋 劉克莊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之八:“乍可生前稱醉漢,也勝死後謚愚公。” 茅盾 《賽會》:“街上人都朝這醉漢笑。”

詩歌

醉漢

作者:非馬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條
曲折
迴蕩的
萬里愁腸
左一腳
十年
右一腳
十年
母親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賞讀

1. 李魁賢<論非馬的詩>
這首詩曾獲得1978年吳濁流新詩獎佳作,非馬1936年在台中市出生後,同時隨全家遷返廣東潮陽原籍,1948年隨父來台,不久大陸變色,與留在故鄉的母親斷絕音訊。
這首詩雖然寫的是思親的愁緒。題目的〈醉漢〉本身便有多重的意義,可以表示真正醉酒後引起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情,也可以表示因思情以致如醉如痴的恍惚。
然而從詩里所描述的,顯示一種近鄉情怯的醉態,是極為令人黯然神傷的情景。「巷子」與「愁腸」的對比,把走近門口將要與親人重見的一段歷程強化了。「短短」的巷子,竟然有「萬里」愁腸的心酸,除了真有舉步沉重,以致感到遙不可及外,另含有萬里尋親的真實意義在。巷子可能真的曲折,但是能夠克服一切困難,使親人重見,本身豈不是經過相當曲折的困境嗎?大概只有「迴腸盪氣」才能形容那種兼揉酸甜苦辣的心頭滋味吧?
「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暗喻離別之久外,更是近門時那種寸步難進的寫照。對母親傾訴「我正努力向您走來」,這種努力也不只是抑制悲情要扣開鄉關的努力而已,真是不知要擺脫多少內心的交戰,外界現實的阻礙和困擾啊。
文字的簡單、旋律的短促雖是非馬的特徵,但在本詩到末尾的一字一句,更暗示了路途的遙遠吧。
幾乎每一個詩句都要負擔多重的意義和象徵,是非馬詩藝最講究之處,因此,看似短短的幾段詩,常是飽和的自足自立的存在,而象徵性的延伸,也是令人常有愈讀愈有新的體驗的發現,也感到讀詩的快慰和感動。
2.查乾 <獨闢蹊徑的飛馬>
最使我動情的是他的名作〈醉漢〉;這是一首經典式的只有39個方塊漢字組成的小詩,而它的每一個字,都具有金石的分量。它的意境和象徵,不是一般長篇巨著能夠負載得了的。.........非馬先生隨父赴台以後,便與留在廣東潮陽的母親斷絕音信,流落他鄉,如一“醉漢”。“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那種別離之苦和流落的彷徨撼人心扉;那種別夢尋親的心路歷程更使人“迴腸盪氣”。
3.武治純 <他站在文學多元化的交匯點上>
這首詩寫於1977年,描寫流落異鄉、步履艱難的遊子,只不過是事物的表象,抒發和反思民族分裂的鄉愁才是這表象的內涵。非馬的詩一是致力於刻求表象以外的意境,他把醉態十足的寫實與鄉愁無限的寫意巧妙地結合起來,把赤裸裸的現實性與嚴酷的歷史感深刻地統一起來,給讀者以強烈的衝擊。“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條曲折迴蕩的萬里愁腸”,令讀者聯想起當時已經冰封了幾十年的小小的台灣海峽,對兩岸的有情人竟然比隔開牛郎織女的天上銀河還要遙遠;借酒澆愁的遊子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努力向母親走來的節奏是急迫而短促的,給人以喘不過氣來的壓力。
4.孫基林<論非馬的意象詩>
這首詩有多處可理解為有多重的意義,“醉漢”究竟是酒入愁腸而懷鄉,還是類乎一個醉漢的迷離恍惚;把“短短的直巷”走成“萬里愁腸”,是實寫走近家門的一種心情的比喻,還是如醉漢般恍惚迷離的幻覺;“母親”既可理解為母親,也可理解為祖國。當然還可有其他的詮釋,這是由意義的不確定性決定的,由此為讀者的閱讀和審美期待開拓了無限的空間。
5.冒炘 北鴻 <非馬詩論>
這些都是純屬抒情主體的個人心理體驗,而非正常的知覺世界,幻覺手法的運用把一個流落在外的浪子回鄉何等之苦、何等之切,然而又是何等之渺茫的搖搖晃晃艱難地向母親邁進的形象烘托出來,一條巷子竟是萬里愁腸,一腳竟然十年,是超現實的非寫實,但又比寫實還寫實。
6.孟祥生 <冷峻深邃的知性透視>
通過出奇制勝的比喻和詞語的精心構營,賦予日常的靜態物象以躍動的生命形態,令人耳目一新,不得不嘆服詩人想像力的新奇。.....這首詩,尤其是前一段,把一個遊子念親思鄉的情緒完全動態了,以一個「走」字,將一條短短的直巷動化為一條曲折迴蕩的萬里愁腸。這裡既含有遊子思鄉的痴迷、恍惚和醉心,也暗示了狹窄的一條台灣海峽由於阻隔重重,竟然要經歷數十年的歲月去跨越。這短短的直巷,實在是一條曲折迴蕩的萬里愁腸。
7.李元洛 <此馬非凡馬>
如曾獲吳濁流新詩佳作獎的〈醉漢〉一詩,它的主旨是寫海外遊子離鄉去國的鄉愁,這是一個極富寫實感和時代情的主題,不少台灣詩人曾經作過成功的嘗試,但是,非馬對此仍然作了獨具個性的出色表現,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對現實題材作象徵與超越的處理。詩中的主人公“醉漢”是對海外遊子的現實寫照,同時,它又是“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的超越象徵。在第一節中,“短短的直巷”,象徵回返鄉關的實際距離很短,而“萬里愁腸”卻表現了人為的空間之遼遠,“短短”與“萬里”的矛盾語的激盪,構成了強大的撼人心魄的張力。在第二節里,“母親”是寫實,因為非馬1948年隨父去台,和留在大陸的生母一別就是30年,然而,“母親”在這裡同時也是象徵,象徵詩人魂一夕而九逝的祖國。“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表層意義是寫醉漢的蹣跚步態,實際上是以腳步與時間的對映,形容路途之遙遠與回返之艱難,這種象徵性意象中蘊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劇意識,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人生的悲劇。
8.吳開晉 <非馬詩歌的美學風格>
作者正是通過在曲折小巷、步履蹣跚的“醉漢”形象,強力傾訴了對家鄉、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其中“小巷走成萬里愁腸“、“ 左一腳十年” 、“ 右一腳十年”,三個動感很強的詞語,既跨越了萬里空間,又超越了幾十年離鄉的歲月,動作中又使時空交錯,激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共鳴,並使讀者感受到一種空闊、博大的悲壯情懷和美感力。人們習慣把這首詩看作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便是很自然的了。
9.唐玲玲周偉民<詩藝的現代重構 >
這首尋根詩,曾經震撼過多少讀者的靈魂。由於種種原因,造成家庭離散。非馬以精煉的詩篇,抒寫了這種歷史的悲哀,揭示了漂泊異鄉的遊子在尋根過程中對故鄉親人刻骨銘心的思念,詩人不僅在詩的創造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而且也代千千萬萬的漂泊者宣洩心靈深處的愁思。這首詩,既深度地植根於現實,又站在時代的前頭喊出了心靈深處的呼聲,這“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的漫長艱難的步伐,正是動盪年代的象徵。當非馬在回答作家劉強的提問的時候,說出一段意味深沉的話:
寫詩是為了尋根,生活的根,感情的根,家庭和民族的根,宇宙的根,生命的根。寫成《醉漢》後,彷佛有一條粗壯卻溫柔的根,遠遠地向我伸了過來。握著它,我舒暢地哭了。
一首尋根詩,讓半個世紀以來兩岸之間的骨肉親情融合在一起,讓世界各地的華人的心連線在一起,這一條宇宙之根、生命之根,包涵著濃濃的溫柔的愛,詩中所蘊含的愛,充滿在宇宙大地。非馬詩中所寫的、何只是海外遊子對慈母的刻骨思念,而是突現了一個特殊時代里人類在災難中所付出的慘重代價,詩人以精神的火焰,燃燒著每一個讀者的心。這樣的詩,能不獲得社會的強烈的回音嗎?
10.高梁 <人性的、詩性的──非馬詩歌淺探>
非馬先生並未把此詩上升到思想的高度。他打動我們的是人性的、情感的力量。其高度的概括充分顯現了詩人對語言的把握能力,和對語言的敏銳感覺。因此,這首詩充分顯現了,我所說的:人性的、詩性的。
11. 何蔚 <非馬:以詩為馬 >
這首僅僅只有四十個字的小詩,正是非馬在剛剛跨過四十個如夢春秋之後灑下的一枕懷鄉的清淚,它曾被千百個浪跡天涯的華夏遊子奉為抒吐鄉愁的經典之作。同樣地,對於我們這些故國的讀者來說,這首題為《醉漢》的超短詩篇恰恰是陌生的非馬抵達我們內心深處的一張特別通行證。
12.雲逢鶴<中國現代詩的奇葩>
全詩兩、三句話而曲折迴蕩,人物的刻畫、親情的表達,都入人心肺,是現代新詩中的不可多得之作。善於去蕪除雜,保留精髓,這是非馬詩得以短而精的主要原因。
13.彥子<的形式,圓熟的技巧 >
這首精緻的小詩之所以美麗感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稱轉換運用得很巧妙。前七行的主語由題目構成,可以看作第三人稱(醉漢),即“(醉漢)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條曲折/迴蕩的/萬里愁腸/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此時,作者(讀者)和主人公(醉漢)的生活或者情感上還保持著一定的理性距離,然後在最後三行,作者開始揭示主題:“母親啊/我正努力向您/走來”,第三人稱也順勢轉換為第二人稱(母親-您)和第一人稱(我),這樣,作者與讀者與主人公(醉漢)一起融為第一人稱(我),徹底剔除了作者,特別是讀者心目中人為的距離,達到了一種水乳交融的境界,進而使主題得以揭示,情感得以升華,小詩的結尾也因而顯得別有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走來”一詞把鏡頭拉近,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14.呂志達:<深摯真切的懷鄉曲>
非馬的《醉漢》似乎是在漂泊的浪花尖上擦亮浪花底下的暗流,折射出一個心靈明朗的思想火花,折射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強大的思想力量。在《醉漢》這一首平易的詩中,深刻的思想、深厚的情感在“醉漢”平常的舉止行為這樣富有生活情趣的片段描繪中表現出來了。詩,具有繪畫的美,但這種繪畫的美必須是用心靈去注視而非只用眼睛作簡單的觀賞,對《醉漢》一詩,我便是帶著心靈的“權杖”來關注和解讀。

關於非馬

非馬(1936~ ),美籍華人詩人,科技工作者,藝術家。原籍廣東,生於台灣。《台灣現代詩四十家》及《台灣現代詩選》等主編,出版中英文詩集14冊,散文一冊,翻譯多種。作品被收入一百多種選集,包括兩岸的中學及大學教科書,並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北美中華新文藝學會、芝加哥華文寫作協會、《新大陸詩刊》、《東方雜誌》、《詩天空》、《常青藤》、《文心社》、《北美楓》、美華論壇及中國詩歌翻譯研究中心等顧問,《新詩界》及《國際漢詩》編委,《當代詩壇》編審等。多次入選《國際作者及作家名錄》並曾擔任美國伊利諾州詩人協會會長。在網路上設有《非馬藝術世界》網站。現居美國。 曾任職美國阿岡國家研究所。著有詩集《在風城》,《非馬詩選》,《白馬集》,《篤篤有聲的馬蹄》,《非馬短詩精選》,《非馬的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