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知

鄭重知(1914—2004),原名鄭浩,男,國際著名核天體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長期從事物理化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核天體物理化學及不可逆熱力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重知
  • 原名:鄭浩
  • 性別:男
  • 職業:著名核天體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著作,

個人履歷

1914年3月出生於浙江黃岩,1936年畢業於國立暨南大學化學系,後歷任暨大化學系分析化學助教,福建省醫學院化學與物理學講師,浙江省造紙廠與鄭氏制鹼實驗室工程師,英士大學化工系副教授。建國後任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副教授,1954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及教授。1982年後兼任“不可逆熱力學及反應力學”研究組負責人及導師,雷射催化鏈鎖反應研究組負責人,主持雷射化學鏈鎖反應法在工業上套用的探索研究。1988年-1990年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研究“雷射催化鏈鎖從氯丙烯製備塑膠單體”課題。他是中國化學化工學會會員、美國天文學會(AAS)會員、美國物理協會(AIP)會員、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會員和美國太平洋天文學會榮譽會員。
鄭重知鄭重知

人物生平

1949年8月至1950年7月,擔任黃岩解放後黃岩中學首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當時的校長由黃巖縣縣長曹子決兼任。期間百廢待興,鄭重知為學校的順利轉型作出了自己應有的努力。1950年9月至1951年2月,調任天台中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此後到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工作,為該系物理化學學科的基礎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54年12月,到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後任教授、研究生導師,199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曾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工業化學、物理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膠體化學、不可逆過程熱力及現代反應動力學、雷射及雷射化學等課程。他治學嚴謹、誨人不倦,所指導的進修教師和研究生至今均取得了不凡的業績。
“文革”期間,鄭重知蒙受不白之冤,遭到不公正的待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煥發了工作熱情,為華東師大化學系物理化學教研室和實驗室的重建傾注了大量心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不顧年事已高,積極投身教學實踐,並主編了大學化學自學叢書《物理化學》(上、下冊),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編寫了《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及現代反應動力學導論》(上、下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些教材都填補了當時的空白,深受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好評。他還應邀在《光明日報》發表有關介紹雷射催化的文章,將當時國際上有關雷射化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及時介紹給國內的科技工作者,對推動當時國內雷射化學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後,他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有關雷射化學研究的項目,帶領年輕的科技人員完成了“不可逆熱力學及反應動力學”與“雷射催化鏈鎖反應”等研究。作為著名的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鄭重知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祖國的科教事業。他令人矚目的業績和矢志不渝的敬業精神,體現了一代知識分子“科教興國”的博大情懷和人格魅力。

成就及榮譽

(1)他在不可逆過程熱力學與反應動力學方面提出了獨特的理論見解,如氫—氦循環式元素起源的循環理論、氫元素的非大爆炸起源學說、重質恆星演化末期中心區的中子化機理、超新星爆發的新起因、中子星的起源等。這些首創性的理論,用英文發表在國際著名的刊物,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奠定了核天體物理化學(Nuclear Astrophysical Chemistry)及不可逆循環學(Irreversible Cyelicology)的科學新分支,在當時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它們的推廣與發展將對宇宙學、天文學、天體物理學、核天體物理學、生物學等發生深遠的影響。
(2)抗日戰爭時期,與其弟鄭鹹熙合作曾在1944年和1945年間獲得“鉀灰鹼法”和“冰凍法”兩項制鹼專利,並著成專書出版(龍門書局英文版), 獲教育部國家級發明著作獎二等獎,為我國科學技術界的一個創舉。

個人著作

著作有 :《Potash Soda Process, A Practical Treatise》、《熱核反應動力學與氫—氦循環》、《不可逆熱力學及現代反應動力學導論》、《物理化學》等。已發表的論文約30篇,主要有:《確定恆星中心溫度的快速法》、《強吸能熱核反應的速度》、《重質恒生演化過程中的H—He循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