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巷國小

餘姚市鄭巷國小,原名“溪山初等國小堂”(簡稱“溪山學堂”),創建於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創始人鄭夢齡,清末秀才,世居後鄭巷村。時學堂校舍設在鄭巷祠堂內。創建時,只有初小,學生多來自外地,教師僅四人。一年後,規模增至高、中、小三部,學生一百六十多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傑出的青年運動領導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楊賢江曾於1907—1908年就讀於溪山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學堂改稱學校,“溪山學堂”更名為鄭巷國小。後隨地方行政稱謂的不斷變更,學校先後更名為雲溪鄉中心國小,劍江鄉中心國小,項曠鄉中心國小,鄭巷管理區校,鄭巷公社中心國小,鄭巷公社五七學校,鄭巷鄉中心國小,鄭巷鎮中心國小,一九九二年五月,餘姚市撤區擴鎮並鄉,再次更名為低塘鎮鄭巷國小,二00三年又改為餘姚市鄭巷國小。 鄭巷國小長期侷促於百年破祠堂之內。一九八四年七月,鄭巷鄉政府建立教育委員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校舍更新被列入鄉政府工作日程。鄉政府自籌資金,自力更生,慨然投資人民幣26萬元,於一九八七年五月破土動工。歷時僅百天,新校舍落成,在新學期開學之前,學校正式搬遷至現在的位置。此後,學校又於一九九八、二00二年二度擴建,教學網點相繼調整,教學設施不斷完善。目前,學校有17個班級,近千名學生,31位教師,學校規模已非往日。

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發展迅速,成績斐然。學校先後被評為“餘姚市體育先進單位”、“餘姚市文明學校”、“餘姚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餘姚市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又被評為“餘姚市先進學校”、“餘姚市巾幗文明示範崗”和“餘姚市師德群體創優先進學校”。如今的鄭巷國小正堅持以“德育為先導,素質為根本,創新為重點”的辦學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