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熙(飛彈與航天慣性技術專家)

鄭元熙(飛彈與航天慣性技術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元熙,飛彈與航天慣性技術專家。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從事理論力學、陀螺力學等教學工作,在慣性技術領域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系統紮實的專業知識。他主持研製成功了靜壓氣浮陀螺穩定平台,為中國第一代戰略飛彈和長征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擔任中國慣性技術學會理事兼學術交流部副主任期間,促進了慣性技術的國內外交流與發展。他是陀螺與慣導專業博士生導師,1989年被評為部級優秀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元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5年8月23日
  • 職業:飛彈與航天慣性技術專家
  • 畢業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 性別:男
個人簡歷,工作經歷,生平介紹,主要論著,學術貢獻,人物評價,

個人簡歷

鄭元熙,1925年8月23日生於印尼爪哇井裡汶,著名飛彈與航天慣性技術專家。

工作經歷

1925年8月23日生於印尼爪哇井裡汶。
1944~1948年 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士學位。
1948~1951年 清華大學航空系助教。
1951~1965年 北京航空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
1965~1982年 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一院第13研究所副所長。
1982~1993年 一院13所科技委主任。
1993年12月 離休。

生平介紹

鄭元熙,1925年8月23日生於印尼爪哇井裡汶。父親鄭蔀倫時任當地中華學校教員、校長。1931年父親帶他和弟妹3人回到祖籍福州市,他進入私立三一國小念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三省,後來日本侵略軍打到上海,中國軍民奮起反抗,爆發了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在這中華民族多難之秋,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的野心畢露之時,鄭元熙的幼小心靈受到震撼,激起了他對侵略者的仇恨,萌生了長大要學航空報國的志願。小時候父親對子女管教很嚴,家境又不太富裕,使他從小養成艱苦樸素、刻苦好學的習慣,為以後刻苦鑽研、勤奮治學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打下了良好基礎。
1937年國小畢業,考入省立福州中學(現為福州一中)。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1940年9月,國中畢業後即考入省立高級工業學校學習。只念了一年,又轉入省立福州高級中學繼續上高中。1943年7月結束學習,參加高中畢業會考,以優異成績獲得保送同濟大學的獎勵。由於經濟上有困難,未能成行入學。後考入中央陸軍測量學校學習。“長大要學航空報國的志願”時常縈繞在腦際,於是在1944年7月赴重慶報考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並被錄取。在大學裡他發憤攻讀,1945年、1947年兩度獲得“羅榮安獎學金”。羅榮安教授是中央大學航空系的創辦人和第一任系主任,獎學金基金是海外航空系校友為紀念羅榮安教授主持系務而捐贈的。1946年中央大學重慶遷回南京。1948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中央大學工學院榮譽畢業生的稱號。
大學畢業後,他到北平(現北京)清華大學航空系任助教。1948 年12月北平解放,從此他參加了革命工作。1952年國家進行院系調整,清華航空系並人新組建的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隨調到北京航空學院任教。先在理論力學教研室任助教,後任講師。講授理論力學課程,同時開設變質量體力學、陀螺力學和振動理論等講座。在講課中他注重系統性和邏輯性,並且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清晰易懂,很受學生歡迎。除教課外還在陀螺研究室從事科研工作,寫出研究論文數篇,還翻譯了蘇聯理論力學教學參考書和陀螺儀裝置理論與陀螺系統等專著。為表彰他在教學和科研上做出的成績,1962年北航建校10周年紀念會上授予他先進工作者的稱號。1963年他晉升為副教授,在基礎課全體教師大會上,作為在國內培養副教授的典型介紹了成長經驗。1964 年他擔任中國力學學會一般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隨著航天事業的大發展,1965年鄭元熙調入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第13研究所(慣性器件研究所),1966年1月被任命為技術副所長。從此他走上了獻身航天之路,把他所學的技術專長無私地貢獻給了航天事業。1987年聘任為研究員。1982年10月,他從技術副所長崗位上退下來後擔任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協助所長抓科技發展和科研生產的關鍵技術,組織開展學術和技術交流活動。1986年,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他為博士生導師

主要論著

1 鄭元熙.變質量剛體的某些動力學普遍定理.北航學報,1957
2 鄭元熙計入內外環質量時,在動基座上陀螺儀的運動方程.北航學報,1959
3 鄭元熙譯.陀螺系統.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59
4 鄭元熙,陸愷譯.陀螺儀表裝置理論.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65
5 鄭元熙.一般力學基礎和陀螺儀的動力學問題.見:陸元九.慣性器件(上冊).北京:宇航出版社,1991,13~159
6 鄭元熙.大姿態角衛星運載器的平台控制問題.美國宇航電子學會議報(NAECON),1991
7 鄭元熙參與翻譯.洛氏理論力學教程(上冊二分冊,下冊一、二分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 鄭元熙參與翻譯.陀螺系統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3

學術貢獻

1948年9月大學畢業後,他在教學工作上一乾就是17年,主要講授理論力學,同時開設變質量體力學、陀螺力學和振動理論等講座。陀螺力學理論的研究,在我國20世紀50年代尚處於起步階段。他在教學之餘,還在陀螺研究室用一般力學原理作指導開展陀螺力學理論研究。通過多年的教學和研究,他在理論力學和陀螺力學的研究上已取得一定成績,親自編寫教材《陀螺力學基礎》,撰寫了變質量體力學原理、陀螺理論和慣性導航方面的論文數篇。他在我國陀螺力學研究上,屬早期研究者之一。他教書育人,幫助學生耐心熱情,普遍反映好。在教案討論中,他能充分表明自己的觀點,看問題深入,有自己的見解。他勤於鑽研,常將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其中有《變質量剛體的某些動力學普遍定理》、《計入內外環質量時,在動基座上陀螺儀的運動方程》。他還翻譯了陀螺理論著作《陀螺系統》。這些論文和譯著對中國慣性器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人物評價

鄭元熙長期擔任技術副所長和科技委主任職務,又有10多年的教學經驗,在科研、技術管理和教學上均取得重要成績。他非常關心技術隊伍的成長,常主動做些教育培訓工作。在他從副所長崗位退下來後,更是積極參與培養研究生的工作,為13所研究生的培養作出了較大貢獻。
1981年他編寫《陀螺力學基礎》教材,教過五屆研究生,反映良好,為培養研究生起到了較大作用。該教材經過修訂後編入《飛彈航天叢書——慣性器件(上冊)》出版。1986年7月,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他為“陀螺與慣導”專業博士生導師。從此他開始指導博士研究生。從1981年起,他先後培養出碩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指導博士後1名。在他的耐心、熱心指導下,研究生均很好地完成畢業論文,順利通過答辯按時畢業,為13所的慣性器件研究輸送了技術人才,為航天事業的後繼有人作出了較大貢獻。為表彰他在培養研究生工作中做出的成績,1989年航空航天部授予他優秀研究生導師的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