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優林

鄭優林,男,2000年7月畢業於南昌師範學院化學系本科。中學一級教師,西湖區優秀班主任。工作上敬業愛崗,踏實肯乾,善於總結歸納教學經驗,在課堂中能把握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效果顯著,所著論文《誘思探究法在初三複習中的套用》,《淺談新課標下科學作業的互動性》在臨安市獲獎。現在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團豐潭中學教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優林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昌師範學院化學系
個人總結,

個人總結

本學期的我們教育集團又進行了各課的教研活動——五項評優活動(包括教學大比武、理論考試、出一份試卷、寫反思和實驗操作大比武等),在教學大比武中,我們科學組的所有年輕老師全程參與了備課、上課、聽課和全體科學老師參與評課,進行了大量的課堂教學上的探索與實踐,大家普遍感觸良多,教師們親身體驗到課堂教學氛圍的變化,感受到了不同老師的不同課堂給我們帶來的震撼,對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課課堂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科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的宗旨是全面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在課堂上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鼓勵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要做到這些還是特別難的。
首先要從教育觀念上要更新,採取更適合學生髮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如科學探究模式、實驗探究模式等,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的,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覺得有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鬆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敢於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讚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不能挫傷他們的求知慾和自信心。
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會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的提出問題,朝著我們的課堂目標一步一步的逼近,直至完成我們所需要探究的課題。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疑(引入質疑)
我們每一堂課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我們初二年級的課題《大氣壓》,在引入的時候就結合水的壓強,深水魚出水後容易魚鰾爆裂而死、老師為什麼能“空中懸紙”、“空手吸盆”和我們神七太空人在太空為什麼要太空衣的保護,引導學生質疑。更好地理解大氣壓的存在做好鋪墊。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初二年級的課題《大氣壓》,重點是怎樣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在引入課題後提出,大氣我們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么我們怎樣證實大氣壓的存在呢?還有在《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內容中,為什麼有些物質在水中溶解的能力大些,有些卻很少?圍繞這些重點,我們引導學生展開探討。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既然存在大氣壓,我們又生活在大氣之中,那么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到大氣壓的存在啊?圍繞這個質疑,我們展開討論,要使大氣壓的效果表現出來,我們應該提供怎樣的條件或設定怎樣的意境呢?並逐漸過度到大氣壓的大小測量上。
4、從實驗器材和藥品上質疑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大氣壓很大,我們怎么樣才能測出大氣壓?為什麼做實驗的時候不用水而要用水銀?
三、個人上課後的體會
我認為大氣壓實際上是由:大氣壓強、流體壓強、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三部分。這部分內容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我自我覺得宜採用先現象後理論,在比較中得結論的教法。因為抽象,更要注重學生的感性認識,因此,從呼吸氣感知空氣的存在,到一系列有趣的實驗說明大氣壓的存在,到分析實驗中怎樣顯示大氣壓的存在,再回到實驗現象的解釋。一步步,由現象到理論。在此基礎上,以實驗為載體,以現象為模型,設計測定大氣壓的方法。
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停地提出問題,不停地設計實驗,觀察實驗現象,交流討論,形成一套完整的學習程式。以往的教學學生缺少一種自己探究的經歷和過程,缺乏思維的深刻性,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很難達到培養學生探究、創新意識的要求。探究型教學模式一改常規,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有可能的實驗方案,並按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操作,去驗證自己方案的可行性.這樣一來,學生潛在的那種探究熱情立即被激發出來,教師所能想到的那些方法,學生也能想到,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比總結各種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培養學習科學的思維和素養,也能在自己大膽的設計中嘗到了甜頭,奠定了探究學習的基礎。
鄭優林教師鄭優林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