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瓚

鄧廷瓚(1429—1500年),明代中期著名將領。字宗器,河南安陽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先任淳安知縣,後任貴州、程番知府,山東左參政。弘治二年(1489年)任貴州巡撫。當時貴州都勻苗人暴亂,鄧廷瓚會同湖廣、貴州的總兵同一鎮壓後,向明孝宗奏疏,設立了都勻府,獨山州、麻哈州和清平縣。之後民害減少,社會秩序逐漸好轉。之後,鄧廷瓚任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弘治八年(1495年)任南京都察院事務、兩廣軍務兼巡撫。

基本介紹

  • 本名:鄧廷瓚
  • 字號:字器
  • 所處時代:明
  • 出生地:河南安陽
  • 出生時間:1429年
  • 去世時間:1500年
生平,評價,

生平

鄧廷瓚,家庭背景無考。從館藏資料記載中,可知他為建設西南邊疆、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作出過較大貢獻,是明代一位著名的“社稷臣”。
明景泰五年(1454年),鄧廷瓚科試中進士,始任浙江淳安知縣。他為官務實,忠心耿耿,替老百姓辦事,被薦任梧州知府,時因母親病喪未到任,朝廷補授他太僕寺丞。
成化十三年(1477年),地處崇山峻岭的貴州,少數民族雜居,矛盾突出。為加強治理,朝廷在這裡設定程番府,挑選鄧廷瓚任首任知府。鄧不辱使命,到任即實地勘察,合理規劃,興建城郭、街衢、祠宇、官舍、倉儲諸設施,使府城氣象為之一新;與此同時,採取布告政策法令,安撫百姓之措施,使府境少數民族得以安居樂業、和睦相處,邊境出現了難得的昇平景象。鄧廷瓚也因此深得當地百姓的擁護。
弘治二年(1489年),領任右副都御史的鄧廷瓚,巡撫貴州。時年,苗境地方頭目恣意殘害百姓,激起民變。鄧廷瓚提督軍務,帶兵平叛。平叛後,他針對當地土司世代受祿、驕縱無度、恣虐百姓、激起民變的實情,上書朝廷改設府縣,推行流官、土官兼治,並提出了保境安邊的11項措施,被明孝宗採納並頒行,苗境自此漸安,鄧廷瓚也因功擢升右都御史。
弘治八年(1495年),鄧調掌南京都察院,不久,受任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頗有功績。弘治十三年(1500年)逝於任上。逝世後,朝廷贈授太子少保,謚“襄敏”。

評價

鄧廷瓚一生履職於艱苦的邊境地區。軍事上,成功平息了一次次叛亂,保持了西南邊境的相對安定;政務上,敢於諫言,善於治理;他待人誠懇,生平雅量,頗通醫術,喜愛圍棋,實為難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