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忠(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鄧國忠(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鄧國忠,1917年出生於陝北,11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革命,1930年考入陝西省第四(綏德)師範學校,1935年轉為中共黨員。曾任清澗縣保衛局副局長、三邊保全分處處長,後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公安部處長、陝西省公安廳廳長、鹹陽地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陝西省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00年因病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國忠
  • 出生日期:1917年
  • 去世時間:2000年
  • 畢業院校:陝西省第四(綏德)師範學校
人物事跡,人物評價,人物紀念,

人物事跡

1917年出生於陝北農村,11歲時便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革命,1930年考入陝西省第四(綏德)師範學校,1935年轉為中共黨員。
1935年12月,已滿18周歲的鄧國忠如願轉為中共黨員。為了開闢新區工作,黨中央決定抽調一批幹部到中央黨校學習培訓,鄧國忠被任命為中央黨校團總支書記。在此期間,他參加了中央在瓦窯堡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之後他跟隨紅一方面和紅十五軍參與了紅軍東征與西征,隨部隊調往寧夏豫旺縣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鄧國忠放棄回到省委工作的機會,決定投身於陝甘寧邊區的革命工作。1937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鄧國忠重點抓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發展基層黨員、培訓青年幹部。三邊分區(定邊)時處陝西、甘肅、寧夏、綏遠四省交界地帶,往來人員複雜,鄧國忠要求幹部積極開展民眾的宣傳工作以穩定民心。1941年定邊市成立公安局,鄧國忠任局長,採取六大管理措施維護社會治安。1946年,鄧國忠從鹽池縣調回三邊分區分管情報工作,參與了長達3年的三邊保衛戰,直至1949年6月收復三邊。
新中國成立後,鄧國忠負責組建了寧夏各級公安機構,後調陝甘寧邊區政府公安廳和西北軍政委員會公安部工作。1953年調往陝西省公安廳主持常委工作並分管偵查、勞改工作,其間指揮抓獲了300多名反革命分子。1957年起兼任或擔任戶縣、銅川、鹹陽等多地第一書記。
1964年,鄧國忠主持陝西省委監察委員會常務工作,“文革”中受到迫害。1972年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先後在革委會政法組、高級人民法院中擔任領導職務。1978年後歷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副省長、公安廳廳長等職。1983年任陝西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法制委員會主任、省人大黨組成員。
1990年,73歲高齡的鄧國忠離開了工作崗位,2000年因病逝世。

人物評價

鄧國忠在陝甘寧等地的革命活動和公安系統、政法戰線的工作經歷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為研究黨史、地方史志和公安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人物紀念

榆林警察史館已經成為當地公安系統新的精神地標,經常會有公安機關組織基層警察前來參觀學習,在鄧國忠等烈士的事跡面前,重溫入警誓言,銘記警史、牢鑄警魂,守護一方百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