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動輪

鄧動輪(1920 ~ 1998),又名秉璋、東霖,大學文化,四方溪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動輪
  • 出生日期:1920
  • 逝世日期:1998 
  • 又名:秉璋
簡介,經歷,

簡介

鄧動輪(1920 ~ 1998),又名秉璋、東霖,大學文化,四方溪鄉人。

經歷

他7歲入私塾,隨叔祖父植堂誦讀四書五經,作詩填詞,練習書法非常用功。16歲入縣城澧源國小讀高小,文史諸科嶄露頭角。18歲赴桃源讀書,被推為桑、慈、庸三縣學生會會長,創辦文學季刊《澧聲》並任總編。
1942年,被漁父中學聘為英語教員,時日寇入侵桃源,戰亂中師生出逃,動輪一路風餐露宿回到家鄉,在洪家關創辦國中補習班,就讀者50多人。身兼國文、數學、英語教學於一身。1944年秋,應聘為桑植縣立初級中學教員,報考武漢國立大學,以高分錄取。此前武大為避日寇轟炸,遷至四川樂山,動輪西行求學,利用路途空隙撰有處女作《風當摭拾》一文,7000餘字,發表於《武漢日報》。在校期間,他積極參與組織學生運動,還邀集同學募捐,辦“六一”圖書館、馬列主義講座。
1950年秋,動輪為新中國第一屆大學畢業生,分配在武漢市人民委員會民政部門。1958年下放到鹹寧林場,年底,回響黨的號召,攜妻帶子南下廣東茂名,參加石油新城建設做技術情報工作。一年內,撰集資料8000多份,選購圖書2000冊,使情報工作初具規模,後轉任編輯,編輯出版《建築尖兵》、《建築研究通訊》等刊物。
1963年始,著《詩歌淺論》13萬字,編舊作近體詩3卷。1964年再執教鞭,“文化大革命”中,以“特嫌”罪名被衝擊。1969年重登講台,從茂名調往貴州都勻。1971年得以平反,擔任文科教研組長。後編吟詠平生之作《鴻爪雪泥集》230首;寫意雜詠之作《伏櫪偶詠》300首;自編教學講義《中國文學史綱要》、《中國歷史綱要》,為輔導青年教師的學習資料。他的優秀事跡《貴州日報》予以專文報導。
1983年退休,與疾病抗爭,著有《遠古至當代中國大事歌》、《澧源詩話》各1卷,40000餘字。編成《動輪詩選》12卷。動輪愛竹,他自喻以竹為師,以梅為骨,一生享受著一個奮鬥者的樂趣。1998年12月病逝於廣東茂名,享年7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