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縣湖北口鄉

鄖西縣湖北口鄉

湖北口回族鄉位於鄂陝交界,三面環陝,一面歸鄂,版圖面積251.62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12個村民小組,5706戶,22282人,其中民族村6個,回民4456人,占總人口的18.7%。湖北口回族鄉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鎮,湖北省革命老區鄉鎮,重要的省際邊貿口子鎮,集老、少、邊、山於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西縣湖北口鄉
  • 位於:鄂陝交界
  • 版圖面積:251.62平方公里
  • :19個行政村
  • 村民小組:112個
  • 人口:5706戶,22282人
  • 回民:456人
湖北口簡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支柱產業,風土人情,認識湖北口,重要文化風俗,服飾,語言文字,飲食,婚俗,喪葬,祭奠,節日,

百科名片

湖北口簡介

湖北口回族鄉地處鄂西北邊陲,踞於湖北大梁之巔,三面環陝,一面歸鄂,地扼秦楚要衝,東距鄖西縣城145公里,北距西安285公里。全鄉版圖面積為251.62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6710戶,23824人,其中回族918戶,4456人,占總人口的18.7%。境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地勢西高東低,落差較大,最高海拔1799米,最低海拔540米,全鄉平均海拔921米。全年平均氣溫10.8℃,無霜期160天,是一個集“老、少、邊、山、窮”於一體的高寒鄉鎮。 1984年被省政府劃為革命老蘇區,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民族特色濃厚,回漢雜居,是重要的省際邊貿鄉鎮。

經濟發展

湖北口回族鄉成立於1986年4月23日,現今形成了菸葉、畜牧、林特、勞務四大現代支柱產業,引領鄉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以湖北口靈寶商會為平台,招商引資獨有優勢,旅遊經濟逐漸做大。2010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36元,名次位居全縣上游,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發展質量最佳化提高,農村經濟基礎不斷鞏固。

社會發展

湖北口交通發達,距十漫高速公路80公里,省道“上湖路”穿境而過,全鄉19個村全部通水泥路。通信十分便捷,移動、聯通、電信等信號全域覆蓋,網際網路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集鎮功能趨於完善,與周邊縣鄉聯繫密切,邊貿盛行,物流暢達。湖北關、龍王灘、東川等新農村建設標準高,發展快,充分展示邊關鄉鎮良好形象。鄉村接待能力好,星級飯店、農家樂一應俱全,村村建有完善的服務中心。社會安寧和諧,連續11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責任區”,2009年被授予“全國文明鄉鎮”榮譽稱號。

支柱產業

秉承地方資源稟賦,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經過近幾年的產業化發展,湖北口鄉域經濟形成了四大支柱產業。一是菸葉產業,2010年實現烤菸種植5800畝,產煙1.4萬擔,實現收入1000萬,產品出口創匯,遠銷美國。二是畜牧產業,大力推廣實施山羊“1235”工程、黃牛“165”工程,我鄉年發展山羊6萬隻,黃牛5000頭,規模全縣最大。三是林特產業,抓住全縣興建百里核桃長廊機遇,發展核桃基地,使全鄉核桃、柿子等骨幹林果面積達到2萬畝,實現林業產值1000萬元。四是勞務經濟,發展萬人打工經濟,年有序輸出勞動力近10000人次,勞務經濟收入過億元。

風土人情

湖北口資源十分豐富,馬頭山羊、秦巴黃牛養殖規模全縣最大,核桃、柿子、香椿質優味美,享譽省內外。全鄉已探明的礦產10多種,鐵、生物大理石、重金石等儲量達千萬噸,開發前景十分誘人。湖北關、萬畝石林、三十六岩觀音寺等景點聞名省內外,極具觀光旅遊價值。湖北口地方文化特色鮮明,有持續了幾百年直至今天的邊貿“趕集文化”,有革命先輩們留下的珍貴紅色革命文化,更有豐富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湖北口人才輩出,有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胡安梅,有張衍印、徐禮紅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業成功人士,有感動中國的“結梯救人”大學生張榮波,他們反映了湖北口人敢闖敢幹、甘於奉獻的精神面貌。

認識湖北口

湖北口回族鄉位於鄂陝交界,地處漢江北岸,秦嶺南麓。1986年4月成立回族鄉,是全省唯一以“湖北”冠名的省際邊貿口子鎮,湖北省重點革命老區鄉鎮,十堰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撫今追昔,滄桑巨變。建國60年來,湖北口回族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社會大局穩定和諧,回漢民眾安居樂業。2008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從解放之初的45.52萬元、16.60元增長到18058萬元、2588元。財政收入達到220萬元,是建鄉之初19萬元的11倍,農民存款餘額達到8000萬元,是建鄉之初70萬元的82倍。2009年2月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十堰市十大先進鄉鎮”榮譽稱號。
湖北口回族鄉堅持以科學發展匡正發展方向,以黨的建設統領發展大局,以“一主三化”提升發展質量,以基礎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以回漢和諧凝聚發展力量,確立了“12345”的任期工作思路,即:圍繞一條主線(抓黨建促發展)、推進兩項建設(邊貿口子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做強三大產業(烤菸產業、畜牧產業、勞務產業)、突破四個重點(工業經濟、招商引資、扶貧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五大目標(經濟總收入躋身全縣前列、財政收入突破500萬元、計畫生育位居全縣先進行列、社會治安保持全縣優勝水平、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有力地完善了口子鎮功能,提升了產業化水平,推動了新農村建設,最佳化了經濟發展質量,保障了社會和諧穩定。
培植主導產業,2009年種植優質烤菸10000畝,預計產煙25000餘擔,產值2000餘萬元,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財政收入400萬元;推行山羊“1235”和黃牛“165”養殖模式,發展豬牛羊10萬頭(只)以上;有序轉移勞務輸出,引導發展“回歸經濟”,外出創業成功者回鄉投資1000餘萬元興辦產業,捐助200餘萬元興辦社會事業;開發旅遊資源,湖北關、三十六岩觀音寺、坎子山萬畝石林、三天門溶洞等一批獨具神韻的景點正在走出深閨,掀開神秘的面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資金1430萬元。完善口子鎮與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遷移扶貧、楚關大道、集鎮水廠、通村水泥路、“一建三改”、災害治理等項目建設。推進平安創建,針對湖北口毗鄰陝西、回漢雜居、社情特殊的情況,建立省際周邊聯防聯調機制,民事糾紛調處率100%,連續9年無命案、無重大刑事案件、無群體上訪案件發生,連續9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責任區”。發展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籌備新建鄉文化站,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人口與計生工作,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湖北口這個美麗的邊關古鎮,正以嶄新的面貌巍然屹立於楚秦邊關。

重要文化風俗

湖北口回族以大雜居、小聚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回漢兩族在生活習慣上表面看來雖然差別不大,但是有一部分獨特的民俗如今仍有留存。伊斯蘭教是回民信仰的宗教,信仰的程度根據各自的環境和認識有所不同,部分信仰至深的老年穆斯林還嚴格保留著西亞一帶的生活方式。

服飾

湖北口的回民服飾原來和漢族有很大的區別,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其穿著逐漸趨向同化,只有到清真寺做禮拜和參加節日會禮時,回民男子多戴較淺的圓柱狀的白帽子或黑帽子,女子多配戴面紗和用白色頭巾裹頭。

語言文字

回族最早主要使用的是阿拉伯語,到了明清時期,漢語和漢文已經成為回族使用的語言和文字。湖北口的回民也是這樣,但在回民內部的日常交往中,仍保留著一些阿拉伯語的辭彙,多數回民長者還能說一部分日常用語。在清真寺禮拜時,通篇使用阿拉伯語作祈禱詞,德高望重的阿訇,還時常向自願學習《古蘭經》的青年回民講授阿語。

飲食

回族的飲食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其特點是品種多樣、營養豐富、搭配合理、禁忌較多。湖北口出名的回民食品主要有傳統點心、馬躥酥、麻頁油茶、牛羊肉泡、羊肉捌鍋等。回民傳統的“三道茶點”仍然在當地農村保留,其做法是在接待客人時,第一道是盛上糕點、乾果之類,泡上濃茶,稱之“清茶”;第二道是盛上米酒加湯元、雞蛋之類,稱之為“糖茶”;第三道是盛上牛油加麵粉做成的粥,稱之為“油茶”。三道之後方改換茶碟,宴會進入高峰。回民老者大多數都有喝“早茶”的習慣,即一大早喝相當數量的茶水,平時不喝茶,以保養身體,延年益壽。 回族的日常飲食一律吃“清真”食品,主食是麵粉、大米、玉米、蔬菜、雜糧等,食用油一般為清真混合油、菜油、麻油等,肉類一般是羊肉、牛肉、家禽和野雞、野鴨等,但必須要經過阿旬的宰殺,方可食用。忌食豬、狗、驢、騾、馬及兇惡野獸和醜陋動物等,忌食自死動物和牲畜的血液。不吸菸,不喝酒。

婚俗

在湖北口這個回民聚居的地區,青年男女結婚時,“鬧房”習俗別具一格。
回民婚禮簡樸而熱鬧,先由阿旬育經,念“伊扎布”(阿語,證婚詞,後舉行婚宴。宴畢,青年們圍擠在洞房,“鬧房”便宣布開始。
起初為“鬧新娘”。以新娘為中心的送親女眷護衛隊為一方,盤腿坐在炕上,將新娘圍在中間,懷揣剪刀、錐子等防身器與另一方的青年“鬧事者”展開大戰,鬥智鬥勇。妙語歡笑聲震盪屋樑,直到新娘耙陪嫁帶來的糖果、點心等全部散向眾人為止,此為“文鬧”。有好事者擠眉弄眼,突然間一齊動手,抬起一人拋向炕上,這時送親護衛隊便拿出防身武器,以示反抗,這叫“踏炕”,此為“武鬧”。雖然踏炕者望炕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青年們仍前赴後繼,樂此不疲。
平日熟悉的青年男女,先是用印色墨汁等顏料為新郎“畫妝”,以挑起禍端,這便是“鬧新郎”。一旦新郎逃跑或反抗,青年們便一哄而上,利用早已準備好的麻繩、鐵鏈等將新郎捆住,讓新郎被迫用滑稽的臉向眾人做各種表演。害羞的語言及動作使歡笑聲一浪高過一浪,一次疊過一次,將鬧房推向高潮。新郎若有不從,青年還另有高招,或讓其站高凳,或潑冷水,或加掛鎖鏈等進行懲罰。
若有媒婆及他人前來勸架,稍不留意也會遭到同樣的下場,此為“陪郎”,直到新郎完全同意表演或者發喜糖代替所有的要求後,方可罷休。
鬧房中,雖有野蠻之嫌,但他們的行為自有分寸,既不會傷也不會翻臉,而是有意渲染氣氛,以示吉利。

喪葬

回族按照伊斯蘭教的信仰理念,喪葬的儀式比較特別(信仰中對人的死代表著該世的完成和下世的開始,死者留下的只有屍骨,理當回歸大地),因此葬禮相對簡單。回族中死去的人不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幼,一律實行土葬、速葬,遺體在家停留不得超過三天。
死者不穿生前衣服,不帶任何殉葬品。壽木一般用長七尺五寸左右的木板做牆和蓋,不用木料做底。死者用二丈八尺白布裹體,俱以子午(北南)向安葬,墳墓除立石碑外一般不作過多修飾。
死者咽氣後,由親屬將其遺體移於公用的木質洗盆內蓋上白布,焚香,始可舉哀。殯葬前,用溫水洗淨遺體,纏上新白布製成的簡單壽衣,安放在平時安放在清真寺里的公用“榻布”(即喪轎)內,請阿訇領親屬在堂前給死者贊“者那在”,即向真主祈禱,向死者念悼詞,舉行告別儀式,抬“榻布”出殯送死者人土,不放鞭炮,不用樂器。

祭奠

回民在紀念祖先時方式也比較特別,上墳祭祖一般在齋月(穆斯林齋戒的月份)的前月,做豐盛飯菜請阿旬帶著家庭男子去墳地逐個念經,也叫“走墳”,以示後人不忘祖先。上墳時只念經而不培土,旨在紀念與緬懷。
人死後三天、七天、四十天、百日、周年,親人請阿旬至墳地念經(也可在清真寺或家裡),並做“油香”(油炸麵餅)以及豐盛飯菜,召集親戚及鄰里來家裡聚會,向窮人舍散“齋卡提”(回族穆斯林根據自己收入或完成某種意念而向窮人施捨財物),以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和紀念。

節日

回民有三大宗教節日,即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開齋節又稱肉孜節,穆斯林每年要根據農曆推算一年的齋月(一個月內白天不吃飯、不飲水),齋月的最後一天(伊斯蘭教曆十月一日)便是開齋節,開齋節類似漢族的春節,是回民最關注、最講究的盛大節日。古爾邦節又叫平安節、宰牲節(伊斯蘭教曆十二月十日),是一個提倡和教導回民們遵守紀律、孝敬父母、團結友愛、仁慈行善為主要內容的節日,另一方面也是祈求真主賜予平安和豐收。聖紀節又稱“聖忌”節(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是紀念穆罕默德聖人誕辰及逝世之日。聖紀節一般是由當地一個或多個自願出資的“社頭”,組織附近的回民在清真寺聚會,還熱情邀請可信賴的漢族朋友參加的學習和交流的活動。節日中穆民人頭攢動,偌大的清真寺顯得狹小而擁擠,但又顯得寧靜和安謐,阿訇們一個又一個走上講壇,宣講教義,告誡牧民子孫的行為規範,一餐長達十幾小時之久,卻無一人破壞氣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