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南橋

都江堰南橋

都江堰南橋位於都江堰寶瓶口下側的岷江內江上,是南街與復興街之間的一座雄偉壯麗的廊式古橋。原名為“普濟橋”,曾多次損毀,南橋的最後一次改修,各種彩繪、雕樑畫棟、民間彩塑、書畫楹聯溶為一體,被譽為“水上畫樓”、“雄居江源第一橋”、“覽勝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江堰南橋
  • 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
  • 原名:普濟橋
  • 橋樑分類:廊式古橋
  • 美名:水上畫樓、雄居江源第一橋
簡介,修繕歷史,震後重建,

簡介

清光緒四年(1878),縣令陸葆德用丁寶楨大修都江堰的結餘銀兩設計施工,建成木橋,名“普濟橋”。1925年重建,橋面加寬。1933年,毗河戰爭爆發,木橋中孔被拆毀,戰後修復時,增建了寨門。橋長約133米,4排5孔,白天開放,晚上關閉。1958年,橋毀於洪水,重建時改木橋樁為混凝土橋墩,增建了牌坊形橋門,仍為5孔,長45米,寬10米,正式定名為"南橋"。1979年改建,加高了橋身和通道,仍5孔。橋身為木樑鋼筋水泥柱,混凝土橋面,橋頭增建了橋亭、石階、花圃,橋身雕樑畫棟,橋廊增飾詩畫匾聯。不僅保持了古橋風貌,而且建築藝術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處旅遊勝景。1982年,國務院將南橋劃入都江堰文物保護區範圍。
都江堰南橋

修繕歷史

南橋原名為“普濟橋”,曾多次損毀,1958年經洪水沖毀後,1959年重建,更名為“南橋”,現存南橋是1979年由灌縣政府城建委主持修建,橋頭闊面三間,牌樓式三重檐橋門廳型,屋面為筒瓦屋面,泥塑各類脊、瓜角、走獸、人物等,橋頭有木雕、吊爪、龍頭、過江花板、木雕掛落等。
2006年冬,南橋進行了古建築維修改造。橋跨部分設為木地板、橋頭用青石板淺浮雕鋪成。橋身增設了木雕及金柱上對聯。天棚改造為彩畫天花及卷棚仿古天棚。所有的木雕進行描金填彩,更新了額坊彩繪,壁畫,詩詞,對聯更換一新,使南橋更光彩奪目。
都江堰南橋位於城南寶瓶口下跌內江咽喉,屬於廊式古橋。宋以前無考,始建無考。原名“凌雲橋”,後改名“凌虛橋”。清代易名“普濟橋”經歷了由繩橋、土橋到水泥與木結構結合的演變。南橋共5孔,長54米,寬12米,為橋樓似的民族建築形式。雕樑畫棟、民間彩塑、書畫楹聯溶為一體,被譽為“水上畫樓”、“雄居江源第一橋”、“覽勝台”。 現存南橋是2009年改建完畢的,已斷斷續續改建過多次。橋頭樓閣,飛檐刺空。現在看到的南橋是最近的一次改修,各種彩繪,雕樑畫棟十分耀眼。屋頂還有《海瑞罷官》、《水漫金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間的彩塑,情態各異、栩栩如生。
“踩過南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經過近百名川西壩子的能工巧匠5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都江堰景區的主要景觀之一、被譽為“天府源頭第一橋”的都江堰市南橋全面完成了災後重建工程。昨日上午,都江堰市在離堆公園大門旁的南橋廣場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重建竣工及踩橋祈福儀式,慶祝災後重建的這一重大喜事。
“這是我第四次見證南橋的重大改造和重建了,真是一次比一次好。”都江堰的老市民
、81歲的張伯夫老人為了慶祝南橋重建竣工,特意穿上一身莊重的中山服前來觀禮。在完成重建的南橋上走上幾個來回,張伯夫的眼角不禁有些濕潤。據張伯夫介紹,1933年軍閥混戰曾將南橋燒毀; 1958年特大水災南橋再次摧毀;1979年,南橋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造,使其成為都江堰一道著名景點;南橋在地震中嚴重受損,而這次重建,則讓南橋成為了歷史上最漂亮、也是最安全的南橋。
據南橋重建工程的監理工程師、都江堰古建築專家仰大興介紹,南橋的重建共耗資490萬元,全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重建,被拆除的大部分木結構都被安裝回原位,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重建成本。此外,原來的88根混凝土柱子全部更換成厚度達1.2厘米的鋼管,用掉90多噸鋼材,達到8度抗震,並在4個橋墩的上、下遊方向新修建了8個噴水大龍頭,加裝了50盞彩色射燈及超過2000米的LED彩燈等。此外,都江堰市還投資550萬元對南橋旁邊的南街進行了改造。
都江堰南橋

震後重建

南橋竣工,成為都江堰震後重建完成的第一個旅遊景點。那么,長達半年的“隱身”,南橋經歷了什麼?
地震後,都江堰市城區的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均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都江堰市建設局於地震後第三天,就組織成都市橋樑專家對15座城市市政橋樑進行應急評估,發現南橋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對橋身進行排危,搭設硬防護通道和封閉打圍。
2008年6月初,都江堰市建設局對南橋的安全鑑定結果為橋廊上部評為IV類建築,處於危險狀態,建議實施拆除及重建。經過省內橋樑、古建築專家及相關部門三次研討,都江堰市政府最終慎重決定對南橋實施保護性拆除及重建。
實施該項工程建設的一位現場負責人史建輝說:“工程預算投資490萬元,2008年10月進場施工,在150天內完成重建任務。”史建輝介紹:在重建過程中,匯集川西能工巧匠,平時都有100多人在橋上工作,最多是幾百人,主要是木工、石工、雕刻工、泥塑工。招進來的技術工人需要審查,看是否真材實料。其間,施工方還起用了原都江堰地毯廠的彩繪工,這些彩繪工,起碼有二十年以上的經驗、都是工藝美術師,擅長民俗彩繪。重建工程按原貌、原風格特徵、原工藝技術並採用鋼木結構建造橋頭,加固維修橋身,更換樑柱,並儘量利用原有構件,既保原味,又節約造價。“施工中,注重每一個細節,每一塊構件,全過程人工操作,重建後的南橋保持了濃烈的古建築韻味,其抗震設計烈度達到8度設防,增強了橋樑的整體性、安全性。”史建輝說。歷史記載中,屬於都江堰的歇後語不多,但有一句卻是:“灌縣出南門沒路”,七個字道出了過去都江堰人的交通是多么的不便。南橋便是在這種情況下修建的。南橋位於都江堰市區南門外,橫跨內江,建橋以前,行人受其阻隔,往來十分不便。清光緒四年(1878年),四川總督丁寶楨大修都江堰,修繕完畢,丁寶楨打開錢庫和糧倉看了看,錢糧均有積余,大約還有一萬多兩銀子。這筆錢該怎樣處置?丁寶楨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或許想過用來稿賞這次修繕有功的官兵,他或許也想過用來維修略顯破敗的官邸,但是他最後卻選擇了建橋,用一萬兩銀子溝通了內江兩岸的文明。一年後,一座木結構,瓦蓋房廊,飛檐翹角的“通濟橋”在內江上建成了。通濟橋“雁齒凌空,直指南道”,於是人們便稱她為“南橋”。從此,南來北往的行人腳下有了一條平穩的道路,他們在過橋時總要在此深深的望一眼奔涌的江水,然後再輕輕地呼喚一個人的名字。1958年,眠江發生暴洪,漂木堵塞橋洞,撞毀橋身;隨後由森工局由民江水運處重建,改木橋樁為混凝土橋墩,正式更名為“南橋“。文革期間破四舊,橋身受到損壞,1979年重建,建成之後成了今天這種鋼筋混凝土骨架與木結構相結合的古廊橋式風景橋。今之南橋,5孔、長54米、寬12米、3層重疊翹飛檐,上蓋琉璃瓦。橋頭重檐彩塑珍禽奇獸和各種民間傳說戲劇人物,情態各具,栩栩如生。兩端橋亭的圓柱上有書法植聯,左右兩廊內壁上還有精工繪製的山水風景和神話傳說壁畫,以及書法楹聯作品34幅。赤柱朱檻,畫棟雕梁,整座橋就是詩書畫合璧的藝術長廊,南橋的適用性與藝術性達到完美的統一。今天,都江堰的交通四通八達,南橋作為要道的作用已經淡化。每當夏日仍有很多人在南橋上小憩、納涼,他們更多的是為了懷念一個父母官,將自己挺立的脊樑為我們彎成了一座橋。
震後天府第一橋——南橋維修後對外開放,南橋依然以她的美麗吸引著八方客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