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的兒子

都是我的兒子

《都是我的兒子》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創作的一部三幕劇,該劇於1947年上演,獲得紐約劇評界獎。

該劇講述工廠主喬·凱勒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名叫安,她是凱勒老友史蒂夫的女兒,也是凱勒小兒子拉里的未婚妻。拉里是個飛行員,可在戰爭中失蹤至今未歸。令人奇怪的是,安竟然同凱勒大兒子克里斯來往密切,並相約成婚。晚上安的弟弟喬治匆匆趕來,勸阻姐姐不要嫁給凱勒家的人。原來,喬治曾去監獄探望父親。史蒂夫為消除父子間的隔閡,不得不將多年的冤屈和盤托出:那是在戰爭年代,凱勒的工廠生產飛機發動機,他投機取巧,以次充好,結果造成在戰爭中21名飛行員死亡,但他都嫁禍於史蒂夫,使他服刑至今。眼下舊情敗露,凱勒狡黠地表示,只要能不咎既往,日後他願重新安排史蒂夫父子的職務。喬治看透了他的卑劣靈魂,憤然離去。克里斯這時才明白這一切,決定離家出走。安不忍心同克里斯分手,只得拿出拉里的遺書。原來那21名死亡的飛行員中就有拉里在內。凱勒見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為世人所容,開槍自殺。

《都是我的兒子》以喬·凱勒一家的悲劇為縮影,反映出了整個美國社會乃至全人類的悲劇。美國夢的幻滅告訴讀者:雖然理想很美好,但也抵擋不住現實的殘酷衝擊,那些對現實生活低頭、妥協的人最終只能行屍走肉,但那些總是想把理想轉變為現實的人也只能悲劇性地成為社會的犧牲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都是我的兒子
  • 外文名稱:All my sons
  • 文學體裁:戲劇(三幕劇)
  • 作者:【美】阿瑟·米勒
  • 字數:44000
  • 首演時間:1947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廠主喬·凱勒把有裂縫的汽缸蓋賣給軍隊導致飛機失事。當時喬的兒子拉里正在前線,從報紙上得知這一訊息後感到萬分愧疚,於是在執行任務時故意墜機自殺,臨死前他給女友安寫了一封信。喬在接受調查時卻將罪名嫁禍給了合伙人史蒂夫·迪弗爾,迪弗爾因此入獄。迪弗爾的女兒安和兒子喬治從此對獄中的父親置之不理。
《都是我的兒子》劇照《都是我的兒子》劇照
三年後,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結婚。但喬的妻子凱特堅持認為拉里還活著,她希望安和她一樣等拉里回來。與此同時,喬治從父親口中得知約翰才是罪魁禍首,他急忙趕去阻止安和克里斯結合。克里斯從喬和凱特的對話中得知事情的真相,怒斥父親殺害了他的兄弟們,喬卻認為自己是為了家庭不得已而為之。安被逼無奈說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凱勒終於醒悟,他為了小家庭犧牲大家庭鑄成大錯,害死了二十一名飛行員。最後,他終於說出“他們都是我兒子”,開槍自殺。

創作背景

阿瑟·米勒成長的階段正值美國的大蕭條時期。這個時期的經歷對他後來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持久的影響。大蕭條時期的一切使他深刻認識到生活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中的人們是多么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使他深信社會福利的重要性。也使他看到社會道德的危機。
早在20世紀30年代,米勒求學於密執安大學,並在那裡開始了創作活動,後來參加聯邦劇院,繼續努力寫戲,但是直到1944年,他的劇作《大運亨通的人》在百老匯僅僅上演四場就結束了。1947年,在經歷了數次失敗的嘗試之後,米勒創作了的他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兒子》。

人物介紹

喬·凱勒
喬·凱勒作為兩個兒子的父親,他一直全心全意地為孩子們的未來著想,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鋪路。儘管喬·凱勒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名好父親,但事情總是常常事與願違,他的種種作為間接地害死了他的小兒子,與此同時也跟自己的大兒子反目成仇。
美國夢是“從衣衫檻褸到百萬富翁”的成功。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只要辛苦勞作,拚命奮鬥就定能取得成功並獲得幸福,這種觀念對美國人的生活影響極其深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已經深深地植根於美國人的無意識的心理層次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支配著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行為。而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更使美國人對“美國夢”的實現變得更加的物質化,從而追求高科技和物質的享受最終成了“美國夢”的目標。
喬·凱勒的自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美國夢”的否定。主人公喬·凱勒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同時他也是眾多美國人中普通的一員。
凱特
在《都是我兒子》中,妻子凱特是一個典型的平面化的人物,只是作為丈夫的“同謀”形象而出現。出於維護自身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目的,她刻意隱瞞真相,裝作對發生的事情茫然不知。然而她的行為沒有帶來家庭的租睦,相反卻使得夫妻間的相處由於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而顯得極不自然,最終像凱勒一樣陷手痛苦之中,備受煎熬。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在《都是我兒子》這部作品中,主人公喬·凱勒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二戰期間負責為美軍戰機提供軍需零件。然而在關鍵對刻,他為了保全個人利益,竟然默許一批不合格的零件運到了戰場,從而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21名年輕美軍飛行員由於戰機操作失靈而陣亡。喬·凱勒的行為給那么多的家庭帶來了不幸,21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就因為他錯誤的抉擇而葬送,這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然而他的行為帶來的,除了短暫的既得利益和虛假的表象之外,只能是家庭的解體、親情的疏遠和難以承受的心理負荷。最終。喬·凱勒只得飲彈自盡,求得徹底的解脫,並以自己的生命向社會和那些無辜的受害者贖罪。在這部作品中,米勒更為關注的是戲劇作品的社會道德教育功能,鞭撻許多美國商人為了維護個人利益竟然出賣良心,無視他人安危,背棄社會責任,大發戰爭橫財的醜惡行徑。並進而指出,這樣的行為帶給自己的也必然是毀滅。
作者對凱勒罪行的揭露無疑具有普遍意義。他讓人們看清資本家靠損人利己而發家致富的秘密。作者寫凱勒最後眾叛親離,飲彈自盡,表現出對以往罪孽的追悔,這自然是他咎由自取,但這與其說是人物的贖罪,不如說是作者願望。作者讓人物對自己所犯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來倡導和弘揚自己懲惡揚善的道德信念。如果說凱勒的形象體現了作者信念中懲惡的一面的話,那么對克里斯形象的刻畫,就表現了這一信念中揚善的一面。克里斯是從前線復員歸來的,他把父親的醜惡行為與前線將士的英勇犧牲作了比較,既感到痛苦,對美國社會人吃人的制度給予痛斥;又滿懷理想,對社會的未來抱有希望。在全劇快結束時,他對安說:“有一回,一連下了幾天雨,有個孩子來到我跟前,把他最後的一雙乾襪子給了我,……“你懂我說的嗎?——把它宣揚出來,把它再一次象一座紀念碑似地帶到世界上來,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到它正矗立在那兒,就在自己身後……”這便是作者的心聲,他正熱切地盼望著人對人的相互關心、相互負責的新的關係能儘快地出現在人們的身邊。

藝術特色

《都是我兒子》這部作品完全以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直線似的時間線索來構造戲劇情節。為了便於普通觀眾的理解,米勒甚至刻意避免採用戲劇技巧和手段。可以說現實、樸素、直白是這部作品的突出特點。
在《都是我兒子》中,作品的悲劇效果主要是通過環環相扣的情節來得以實現的。心理的刻畫雖然在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流露和暗示出來,讓觀眾感受主人公的心理發展,然而顯然並非刻畫的重點。
表面上看,《都是我兒子》是一部家庭劇,戲劇舞台設定在凱勒家的後院,陳設簡單,一座兩層的樓,一個棚架式的小亭子,幾顆自楊樹,院子裡幾把歇腳的椅子。出現的人物有十個,凱勒和他的妻子凱特、兒子克里斯,兒子的女友安和哥哥喬治,他們的鄰居吉姆·迪弗爾夫婦、弗蘭克·盧貝夫婦和小伯特;隱藏的有兩個,一個是安在獄中的父親迪弗爾,一個是克里斯死去的弟弟拉里。
這部戲劇人物少,場景簡單,但是展現出的是一部內涵豐富的戲劇,而且這是一個很符合“三一律”的戲劇,即情節、地點、時間的統一。
從戲劇本身看,劇本採用倒敘的手法,從當時的故事開始說起,然後層層遞進,最後揭露事實。而拉里在戲劇第一幕開始時的三年前就已經自殺死亡了,但是在這個三幕劇中,拉里一直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他的死一直引導著整部戲劇的發展。而且,戲劇中的“蘋果樹”也對戲劇發展起到催化的作用。從戲劇開始,大幕拉開時,舞台左右圍著高高的、密密的白楊樹,在舞台前方,左角是一棵細長的蘋果樹,只剩卜四英尺高的半截樹樁。而“蘋果樹”是凱勒在戰爭中喪生的兒子拉里的象徵,樹枝被刮斷,果樹奄奄一息,在冥冥之中表明拉里己經死亡的事實。在凱勒和凱特的心中,把蘋果樹當作是拉里生還的希望,樹的生與死也是一種二元對立,而且富有象徵意義,是與拉里生死相關的象徵。
凱特特別關注兒子的“好日子”,而且她還讓鄰居弗蘭克算一算十一月二十五日是不是拉里的好日子,因為這是拉里失蹤的口子,如果是好日子,就說明拉里沒有死,她對拉里的生還抱有幻想和希望。但是,即便弗蘭克最終算出來這一天是拉里的好日子,並說“這一天他正是福星高照,鴻運當頭,一個人在自己的好日子是不會送命的”,但事實是拉里己經自殺身亡了,早在故事發生的三年前就墜機了。
文本一直圍繞著拉里的生與死展開情節,“生”給了人們希望,“死”讓人們夢想破滅。而凱勒的自殺又再次表明了拉里死亡的事實,並且21名飛行員的死亡也與他有關:一方面因為凱勒被利益驅使,變得貪婪無度;另一方面他是為了克里斯,為了這個小家庭,他出賣朋友,害死飛行員。不管怎樣,這樣的悲劇結局是由於他個人的原因,並且導致很多人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樹”、拉里和飛行員以及凱勒的生死,都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其更加起伏跌宕,讓戲劇更具感染力。
喬·凱勒是美國二戰期間唯利是圖的商人的代表,雖然也是現代社會中普通人的形象,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又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罪行的社會罪人。以如此一個罪人形象來充當主角顯然缺乏廣泛的代表性,再加上作品情節處理中存在著過多的巧合,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破壞了故事的真實性,降低了作品的悲劇效果。

作品影響

《都是我的兒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之作,1947年百老匯首演,連演328場,榮獲紐約戲劇評論家協會獎、托尼獎最佳編劇獎等多個獎項。

作者簡介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國劇作家。
阿瑟·米勒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的大蕭條時期,他的父親破產,家裡生計維艱。中學畢業後,米勒一邊打工一邊在密西根大學新聞系和英文系學習,並開始創作劇本。
1947年,阿瑟·米勒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兒子》上演,連演三百二十八場。兩年後,《推銷員之死》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場,一舉囊括了托尼獎、普利茲獎和紐約劇評界獎,從而使阿瑟·米勒贏得國際聲譽。另外,米勒還創作了《薩勒姆女巫》、《橋頭眺望》、《美國時鐘》等劇,均針砭時弊,對社會現實和戲劇技巧作了深刻的探索,體現了米勒對社會問題的直面追問,以及對人性、理智、社會正義等問題的犀利見解。自傳體劇本《墮落之後》記述了他與好萊塢名演員瑪麗蓮·夢露一段並不成功的婚姻生活,也深刻剖析了左翼知識分子的內心。
1978年,米勒來華訪問,回國後出版《訪問中國》一書。1981年,《薩勒姆女巫》在華上演,獲得很大成功。1983年,米勒再度來華,親自執導《推銷員之死》,次年出版《“推銷員”在北京》一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