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打岔傘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都昌打岔傘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唐朝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傳統舞蹈打岔傘流傳於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鳴山鄉、蔡嶺鎮等地。《打岔傘》最早流傳於河南商丘一帶,相傳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率部與隋軍作戰,一次戰鬥失利,遭隋兵圍追,李世民急中生智,生出一計,令軍士們化裝成花鼓娘。當時面對隋軍的盤問,李世民答非所問,軍士們故意打岔,在唱唱跳跳的舞蹈中,騙過了隋軍,最終脫離了險境。商丘百姓為了紀念這一事件,民間藝人便編成傳統舞蹈《打岔傘》,每年上元燈節鬧花燈跳《打岔傘》,以求逢凶化吉,永保平安。

歷史淵源

《彭氏六修宗譜》首卷記載:“我彭氏由商遷贛以來,迄今已有九百六十一年矣”,而在二十一世彭殿元的簡介中有一條記載,“子嗣承襲先人奇藝(即打岔傘)”據老藝人彭積華介紹,打岔傘源自一個傳奇故事:隋末,秦王李世民率部與隋軍在商丘作戰,一次戰鬥失利,遭敵兵圍追,李世民急中生智,令兵將化裝成花鼓娘和花鼓腿(男),自己扮成醜頭,撕破蓋傘,抓把泥巴往臉上一抹,手搖大蒲扇和兵將們又唱又跳與與敵周旋。當隋軍盤問,答非所問,故意打岔,混淆視聽,終於騙過了隋軍,脫離了險境。李世民即位後,商丘民間藝人為了紀念此事,便編成傳統舞蹈打岔傘,每年上元燈節鬧花燈跳打岔傘,以求逢凶化吉,永保平安。
都昌大港有大批河南商丘移民,他們因躲避戰亂而遷贛。到了清光緒年間,每年的上元燈節,彭姓族人紮上傘燈、敲起竹板、揮舞彩巾,又唱又跳鬧花燈。打岔傘變得尤為興盛。

基本內容

《打岔傘》由九人表演,醜頭出場,引領四男(花鼓腿)四女(花鼓娘)上,伴隨著鑼鼓經(滾頭子),表演各種舞蹈動作,如“拜四方”、“扭麻花”、“踮腳步”、“跑場步”、“揚手跳”、“旋傘點扇”、“犀牛望月”、“雙甩手”等。節目原以歌頌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民間小調為主,且無固定曲目,遷入都昌後,以演唱都昌民間小調為主載歌載舞,打岔數板中所列舉的地名風物,鄉土民情均以大港山區的特色息息相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極能引起當地鄉民的共鳴,與鬧花燈的喜慶氣氛十分融洽。

基本特徵

1、文化特徵:《打岔傘》採用的鑼鼓點【滾頭子】為當地人民熟悉和喜愛,常用於婚嫁迎親行進中,鬧元宵耍花燈時更適合當時的喜慶氣氛。鑼鼓作為在大眾文化表現中的重要工具,在《打岔傘》中淋漓致盡地充分發揮,傘燈獨具風采的神韻,使燈彩藝術和竹編工藝融為一體,而主傘者風趣的“打岔”,逗樂和獨具特色的舞蹈動作,數板中列舉的地名風物和鄉土習俗,展現出厚重的民間文化特徵。
2、藝術特徵:《打岔傘》作為流傳幾百年的傳統舞蹈,其獨特的舞蹈語彙和獨具風格的民間小調,有機地與當地的民俗民風相結合。民間小調,作為一種源於生活的鄉音,為當地人民所鐘愛,運用在舞蹈場景中,更增添了藝術魅力,《奉香茶》和《紅繡鞋》作為兩首優秀的都昌民歌,有機地貫穿在整個《打岔傘》傳統舞蹈中,使其藝術特徵更加鮮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