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中學(郴州一中)

郴州市第一中學

郴州一中一般指本詞條

郴州市一中創辦於1906年。1959年定為省重點中學,1989年又定為省實驗中學。1995年,郴州撤地建市後,學校歸市直轄,定為副處級單位,學校按照“辦學體制多元化,辦學規模集團化”的思路,除校本部外,還創辦了郴州桔井實驗中學和郴州中澳合作國際實驗學校。

郴州市一中系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重點中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郴州市第一中學
  • 外文名:Hunan Chenzhou NO.1 Milddle School
  • 簡稱:郴州市一中
  • 創辦時間:1906年
  • 類別:公立高中
  • 主管部門:郴州市教育局
  • 現任領導:校長郭洪波
  • 校訓:礪學力行
  • 院歌:郴州市一中校歌
  • 地址蘇仙區桔井路4號
  • 主要獎項:省級示範性中學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教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學校榮譽,傳統文化,學校領導,歷任校長,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906年4月(光緒32年),郴州市一中的前身——郴州官立中學堂,由郴州牧金鏡蓉牽頭創辦。校址設在東塔嶺原寶塔下的東山書院(今湘南起義紀念碑所在地)。6月,學校遷入郴州考棚(今165部隊駐地),考棚校址地處郴州城中心,東臨北街(校門在東面),南依城牆。
1912年(民國元年),廢除府州制,學校改為郴郡六城(郴、永、宜、資、汝、桂)聯立中學。
1914(民國三年),學校改為湖南省第七聯合中學。
1919年,譚延闓進駐郴城,稱湘軍總司令和湖南督軍,占用考棚,學校遷回東山書院。
1921年,學校又遷入考棚。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郴州地處西線戰場,當年下期學校停課,翌年春開學複課。
1932年,學校改名郴郡聯立初級中學。
1938年,為避日寇空襲,學校被迫遷到郴縣棲風渡老崗腳李家村。
1942年,日寇侵犯日益猖獗,京漢線上不安寧,學校又遷到郴縣橋口。
1945年,日軍侵占郴州,學校被迫停辦。
1946年重新復辦,改名郴郡聯立高級中學(全辦高中),校址在白鹿洞。
1947年,學校遷到中山西街濂溪祠內辦學(借用)。
1947年,學校遷回考棚,正名郴郡聯立中學(完全中學)。
1949年12月1日,郴郡聯立中學與郴縣縣中(創辦於1943年秋)合併,定名郴縣區立中學,校址暫在考棚。
1951年暑假,學校遷到桔井觀(原郴縣縣中校址,現學校南端家屬區所在地)。
1952年下期,學校使用新教學樓(現新修水泥球場所在地,原工字樓),學校被定為湘南地區重點中學。
1953年,學校更名為郴縣第一中學。
1959年,郴州撤鎮建市後,學校改稱郴州市第一完全中學。
1960年,學校被定為省屬重點中學。
1978年,學校又被定為省屬重點中學。
1994年2月,省教委授予學校“湖南省重點中學”、“湖南省實驗中學”兩塊匾牌。
1995年,郴州撤地建市後,學校收歸市(地級管),被定位副處級單位。
2005年,學校開始籌建五嶺閣新校區。
2008年,五嶺閣校區賣出,不再所屬市一中。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359人,其中特級教師11人,高級教師136人,中級教師150人,有國家和省部級勞模、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20人,有國家和省級骨幹教師2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7名。

硬體設施

學校原有桔井校區投入1億元,新建了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教學樓、體藝館、圖書館、現代技術教育中心,美化綠化了校園環境,改善了辦學條件,提升 了辦學品位。教學手段超前 學校建有技術先進、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網路,實現校園網、高速寬頻網、教育網三網合一。有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圖書館電子系統、雙向控制系統、遠程教學系統、智慧型語音廣播系統等現代教育網路系統,並率先在全省將每個教室建成了多媒體教室,班級教學均使用多媒體,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

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359人,其中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130人,中級教師150人。師資榮譽國家和省部級勞模、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20人,有國家和省級骨幹教師2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9名。

教學成果

學生成績

歷屆畢業會考合格率100%,恢復高考以來連續28年成績位居全市第一,學生多次奪得全省高考狀元的桂冠。每年考取清華、北大學生7人。
學校平面圖學校平面圖
2004年清華大學錄取學生數位居全省首位;
2005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269人,二本上線率先在全市突破400大關,多達443人,高考上線率高達99%;
僅2005年就獲國家奧賽一等獎6個,獲省級體藝競賽獲一等獎20多項,2004年、2005年體藝學生高考專業成績在全省同類學校中位居第一。
2006年高考重點本科上線275人,二本上線489人,高考上線率達98%;
2007年重本、二本上線率人數首次突破500人,達到503人,三本以上上線人數突破1000人;
2008年高考重本上線272人,二本上線523人,三本以上1052人,列全省前茅;
2009年高考重本上線280人,二本上線603人,三本上線1335人。近三年學生參加數、理、化、生奧賽獲國家、省級獎勵213人次;
2013年理科全市前10名占8人,文科全市前10名占7人。600分以上人數27人,四人被清華大學錄取,一人被香港大學錄取;
2014年高考重本純文化上線339人,二本上線654人,600分以上63人;
2015年(屆)物理競賽、化學競賽國家一等獎各一名,數理化生國家獎共46名,其中數學12名、物理18名、化學11名、生物5名,競賽成績全市領先。
2015年高考文理科一本純文化上線393人,其中文科73人,理科320人;二本純文化上線744人,其中文科137人,理科607人;文理科600分以上上線人數總計71人。
2016年高考一本純文化上線人數454人(總上線率35%),其中:文科87人(上線率21.2%),理科367人(上線率41.4%)。
二本以上純文化上線人數784人(總上線率60.5%),其中:文科170人(上線率41.5%),理科614人(上線率69.3%)。

教師成績

教研教改上,學校現有立項的國家級科研課題5個,省級科研課題6個。已結題的兩個課題分獲省一等獎、二等獎。教師省級以上獲獎和發表的論文每年200多篇。
彭太軍老師每年發表論文數十篇。在歷次省、市教學比武中,該校教師均獲一等獎,為郴州市獲得了榮譽;侯賦非老師為國家物理奧賽金牌教練。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體育衛生先進集體”、“全國藝術教育先進集體”、“省教育戰線先進單位”、“省文明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政務公開,民主治校先進單位”、“國家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清華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廣東軍區國防生源基地”、“國家安全教育基地”等榮譽和稱號。

傳統文化

  • 校訓
礪學 力行
礪學:礪,從石,厲聲。學,學問。校訓中選用此字,文化底蘊深厚。俗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荀子·勸學》:金就礪則利;《史通·品藻》:砥節礪行,終始無瑕。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此二字,諄諄告誡師生,砥礪德行,琢磨學問,礪志強能,成就大業。
力行:實踐出真知,亘古不變。此二字,道出求知求真之規律。《荀子·修身》: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梁紹壬(清)《兩般秋雨庵隨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王夫之:力行而後知之真。陶行知: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此二字,諄諄告誡師生,勤於實踐,求真務實,開闊眼界,達志成才。
  • 校歌
《郴州市一中校歌》節延華詞 華庶勤曲
(第一段)
蘇仙嶺下,郴江之畔
有我們美麗的校園
百年的歷史光榮
昨 天牢記在我們心田
啊,母校!
您是育花的園地;
啊,母校!
您是知識的搖籃;
您為我們點燃青春的火焰
我們為明 天
努力登攀
(第二段)
綠樹紅花,桔井香泉
裝點著我們的校園
祖國的未來 時代的重擔
已壓在我們雙肩
啊,母校!
您是育花的園地;
啊,母校!
您是知識的搖籃;
您為我們升起理想的風帆
我們為明 天
奮勇向前
校歌校歌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時間
姓名
備註
1906.3—1906.5
金鏡蓉
校長
1906.6—1913
查慶綏
監督
1914 — 1918
鄺祥均
校長
1919.1 — 1919.12
謝芳澤
校長
1920.上
薛永輝
校長
1920.下
朱墨林
校長
1921.上— 1923
鄧漪
校長
1924 — 1925.12
陳希藩
校長
1926.1 — 1928.6
陳葆清
校長
1928.7 — 1928.12
唐遇才
校長
1929.1 — 1929.7
張謨遇
校長
1929.8 — 1929.12
曹焯
校長
1930.1 — 1931.7
鄒升恆
校長
1931.8 — 1941.12
潘宗翰
校長
1942.1 — 1944.12
歐陽景
校長
1946.8 — 1949.10
肖文鋒
校長
1949.1 — 1950.5
林生依
校長
1943.8 — 1945.6
李啟禮
郴縣縣中第一任校長
1945.7 — 1949.9
何善懋
校長
1949.12—1952.6
劉耀夫
校長
1952.8 — 1954.7
劉兆立
校長
1954.7 — 1955.7
曹田壽
校長
1958.3 — 1958.7
劉兆立
校長
1961.12 — 1963.3
李言炳
校長
1972.10 — 1976.5
張南星
校長
1976.12 — 1979.5
譚樂安
校長
1979.7 — 1984.3
黃旭日
校長
1984.3 — 1990.12
何明琰
校長
1990.12 — 1993.8
郝清流
校長
1993.8 — 1995.12
龐世彬
校長
1995.12 —1997.8
龐世彬
撤地建市,學校定為副處級單位
1993.8 — 1995.12
黃守芬
校長
資料來源:

現任領導

時間
姓名
職務
2002.2-
李廣林
校長
2002.2-
黃健偉
副校長
2002.2-
劉解清
副校長
2002.2-
鄧家秀
紀檢書記
2003.9-
曾廣清
副校長
2002.10-2005.8
夏立新
校長助理 、副校長
2005.8-
梁曉南
副校長
2005.8-
黃雲
副校長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黨、政、軍屆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運的早期領導人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軍事家
共和國上將
致力教育興湘的一代愛國民主人士
教育、科技屆
構造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
湘潭大學校長,數學家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空間環境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
文藝界
歷史小說家
商界
中國著名民營企業家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