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陳村

郭陳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口鎮西南6公里處。東臨陶南村,西靠劉陳村,北沖河路,南與方下鎮亓官莊接壤。土地面積950畝,320戶,1036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陳村
  • 隸屬:萊城區口鎮
  • 位於:口鎮西南6公里處
  • 土地面積:950畝
村莊名片,行政區劃,經濟,人文自然,地圖,

村莊名片

村碑記載:“郭陳村,明朝初年郭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鄰村多以陳村取名,冠以姓氏,故名郭陳村。”清朝末年李姓從牛泉鎮八里溝遷來,隨之張、王、孔遷於此,郭、李兩姓成為多戶。

行政區劃

郭陳村從初級社時就為一個行政村,1956年加入高級社,1958年10月萊蕪縣成立24個人民公社後,屬羊里人民公社;1960年區劃合併時,與馬陳村、申陳村三村合為一個大隊,屬口鎮人民公社;1961年又劃為三個行政村,郭陳村獨立為生產大隊,現屬口鎮。

經濟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共考取100多名大中專生。李秀國、李念慶已獲碩士學位,李秀昌獲博士學位。
郭陳村土地大部分在村南,屬於黃淮海平原開發區長埠嶺地段,土質較差,既不保水,也不保肥,是有名的易澇地,一度靠天吃飯。1962年雪野南乾渠通水,莊稼年年豐收,人們開始在這貧脊的土地上耕種各種經濟作物。當時種的大蒜、黃煙小有名氣,暢銷於章丘博山、新泰等地。
上世紀50年代村里就辦起了小型磚瓦窯廠,燒制黑磚黑瓦。1982年擴大為中型磚瓦窯廠,改燒制紅磚紅瓦。村中的蘋果園、桃園、杏園面積達100多畝。桑園面積近200畝。
1982年率先實行聯產承包,並推行“兩田制”。兩田制的實施使村經濟不斷壯大。1992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又邁出了一大步,如今姜、蒜面積達98%。為進一步搞好全村經濟建設,村里共修防滲渠1000多米,大小橋涵40多座,機井配套投資20多萬元。

人文自然

清朝乾隆年間戲迷郭朝元風靡一時,據說他依據《春秋配》這部書自編自演的“春秋配”是一大絕技。這部戲的劇本來自一個傳說:乾隆年間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走到雪野生病無法趕路,就在一家客店住下,當時他的疾病即為今天所說的出血熱,是疑難病症。不過店家利用中草藥給秀才治病,日見好轉,數日痊癒一在治病期間,秀才每晚都到店家菜園裡散步,好像聽到滿園裡的禾苗在唱歌,在交談,於是就揮筆寫書,書寫完後就撒手而去。後來店家打掃房間時才發現此書。可無人能識得其意。後來一老翁把書帶給郭朝元,郭朝元一見便知是一部好書,就自編自演了這部戲。可這部戲的全部行頭“七七”事變時全被破壞,未留後世。

地圖

郭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