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莉

郭炳莉

郭炳莉,筆名琴思,女,中共黨員,現任北大荒農業股份二九一分公司第二管理區政工幹事, 1971年12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集賢縣二九一農場。祖籍山東諸城。北大荒淳樸的民風和曾經艱苦的環境造就了她樸實、善良、剛毅、堅忍的性格。1991年9月,參加農場新聞文秘班學習,受北大荒日報社老編輯啟發,涉足新聞寫作的同時,開始嘗試文學創作,2012年5月正式加入紅興隆作家協會,同年加入北大荒作家協會。先後在報刊、網路發表文學稿件40餘篇,多次參加黑龍江省、北大荒股份公司以及農場舉辦的徵文比賽,2012年創作的《滿江紅.賀北大荒股份十載輝煌》及組詩《北大荒股份贊》分別榮獲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輝煌十年”有獎徵文比賽詩詞類一等獎和三等獎。2013年作品《我是幸福的北大荒人》在“黑龍江省女職工文化藝術主題活動讀書徵文”比賽中榮獲優秀獎。連續兩年獲得二九一農場銀筆獎。

2015年又獲評全國向善向善好青年——孝老愛親模範

二九一農場道德模範標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炳莉
  • 別名:郭炳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黑龍江集賢
  • 出生日期:1971年12月16日
  • 職業:政工幹事
  • 畢業院校:黑龍江省教育學院
  • 主要成就:2012、2014年北大荒日報百強通訊員2015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 代表作品:詩歌《夢醒了傷痕累累》
2015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平凡的良善,

2015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孝老愛親模範郭炳莉
“茉莉雖然渺小,卻為世界奉獻一縷清香;人生雖然平淡,願給他人送來一份清爽,……”這是二九一農場一名普通青年女工寫在日記扉頁上的話。對工作奉獻一腔熱情,對家庭捧出一份親情,對社會,付出一片真情,如今已經43歲的她始終保持一種平凡的良善,用執著與真誠使親情愈加濃郁,孝心愈顯溫暖。
人常說,天下的婆媳關係最難處,可是郭炳莉和婆婆卻相處得親如母女。當時家境窘迫,她拿出自己剛發的稿費為婆婆買了新衣服,自己卻穿著姐姐給的舊衣裳;下了班,她和婆婆、姐妹們爭著做家務,搶著下廚房,一家人過得十分融洽。
2006年,婆婆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那段時間異常的艱難,整日沒白沒黑地看護不說,郭炳莉還要為昏迷不醒的婆婆打鼻飼。餵飯、餵藥、餵水,一天下來,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而且為了湊夠老人的手術費用,她捨不得買菜,餓了就和丈夫啃饅頭吃黃瓜;連兩元錢一夜的海綿墊子都捨不得租,累了就在地上鋪上紙殼打個盹。當時正趕上雨季,陰涼潮濕的環境讓她的右臂患上了網球肘,有時候連一個小碗都端不起來。有一次給婆婆接尿,空便盆從她沒有力氣的手上滑落。丈夫以為她護理夠了,故意摔摔打打,就上前對著她喊了起來。考慮到老人病情剛剛有些好轉,郭炳莉沒有在病房裡跟丈夫辯解,只是偷偷跑出病房痛哭了一場。事情過後,她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婆婆的日常飲食。
42天以後,婆婆出院了。她每天與婆婆吃住在一起,抓住最關鍵的康復時期,每天堅持用藥浴、按摩、手動、機械牽引等手法對偏癱失語的她進行康復治療。滾燙的中藥湯常常把她的手燙得通紅、起泡,可是她一天不落地堅持著;渾身乏力的婆婆不想運動,她就和姐妹們把老人架起來,用繩子拖著她的腳一步一步地挪。六個月過去了,在她用心的護理和訓練下,失語很久的婆婆不僅能夠說話,而且能說簡單的繞口令了;原本癱瘓在床的她也能扔掉拐杖,獨立行走了……一件件近乎奇蹟的事就這么發生了!
郭炳莉的母親44歲就守寡,孤兒寡母在過去那段艱難的日子裡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幫助和照顧。母親常常教育她,做人就要有顆良善之心。帶著這份囑託,從1996年起,除了盡心孝敬自己母親和婆婆,她的人生中又相繼多了七個乾媽。這七個乾媽,平均年齡70歲。她們中,有身在外地的,她每年為她們郵寄指紋卡;有體弱多病的,她常伴她們病床左右;有守寡獨居的,她隔三差五就把她們接回家,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郭炳莉的第一個乾媽名叫劉紅梅,是13作業站的居民。1996年,跟隨女兒去了大連。一次,郭炳莉偶然在公示卡上看到,因為多年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劉紅梅和老伴眼看就要被除名了。得知這種情況後,她立即用電話通知了他們。聽說要交一萬多元錢,劉紅梅老人哽咽說:“女兒剛結婚,兒子還在上學,我們上哪兒去湊這么多錢啊!交不起,還是算了吧!”想到老兩口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紀,沒有養老金後半生的生活將會更難。儘管當時她的日子也很緊,可是為了讓老人的後半生能有保障,她向街坊鄰居、親戚朋友借錢,七拼八湊總算在公示期限內把13800元錢交了上去。這件事令劉紅梅老人深受感動,她打來電話說:“你自己的日子過得這么緊吧,還要受我們拖累,讓我說啥好呢……”
2009年,劉紅梅的老伴意外去世,劉紅梅老人從大連趕回來辦理喪葬手續。她把老人接到家裡,默默地陪在她的身邊,給她安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老人返回大連前的一個晚上,她拉著郭炳莉的手激動地說:“給我做乾閨女吧,在農場,我也就你這一個親人了!”郭炳莉深深地點了點頭。從那天起,她人生中多了一位老媽。心中多了一份牽掛,更多了一份責任。
其他老人家裡有事,郭炳莉也主動幫助。偏癱在床的李媽媽家人出門,她就去貼身照顧,端屎倒尿;張媽媽家的電壺壞了,她就買個新的送過來;仵媽媽總犯牙疼病,她和老公就帶她去牙科治療……幫這個老媽捎點東西,幫那個老媽交個電話費,類似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在和七個老媽相處的日子裡,郭炳莉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而快樂。

平凡的良善

——記二九一農場道德模範郭炳莉
誰說兒媳不如女
1995年1月22日,郭炳莉結婚了。在角色轉換間,她開始了為人妻、為人媳的生活。人們常說,天下婆媳的關係最難處,可郭炳莉相信“不刮春風不下秋雨”,她像對待親娘那樣對待婆婆,婆媳關係怎么會處不好呢。當時家境窘迫,郭炳莉拿出自己剛發的稿費為婆婆買了新衣服,自己的舊衣裳捨不得換,儘管看上去特別寒酸,她卻心甘情願。下了班,她搶著做飯,家裡來了客人或者逢年過節,郭炳莉就成了廚房的主角,過程十分辛勞,她卻樂此不疲。在這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里,她默默對公婆克盡孝道,婆媳相處得親如母女。
2006年,對婆婆家來說,是個多事之秋。二女婿客死異鄉、三女兒被確診為紅斑狼瘡,婆婆承受不住接二連三的打擊,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站在紅興隆管理局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門外,郭炳莉和丈夫的心情低落谷底,24小時一次的探視,讓她覺得度日如年。隔著窗子,她看見婆婆昏睡在病床上,渾身插滿了管子。“娘,你疼嗎,娘,你在裡面還好么,你一定要堅強,我們就在這裡等著你……”儘管也想進去看看娘那張慈祥的臉,可是想到娘最期待的,郭炳莉每次都把機會讓給她的兒子。她就這樣隔窗守候著婆婆,在心裡默默為她祈禱上千遍、上萬遍。昔日過往,一幕幕在郭炳莉腦海回放,雖然躺在病床上這位老人不是她親生母親,但是近10年的朝夕相處、相濡以沫,讓她們沒有血緣卻勝似親生。尤其看見丈夫絕望、痛苦的臉,她心裡想,只要人在,就有念想。
或許,她和婆婆之間真的心有感應,或許上蒼感受到了郭炳莉的虔誠。三天后,婆婆的生命體徵終於趨於平穩,鑒於當時缺少護工,醫生建議他們自己護理。郭炳莉便開始承擔起護工的工作,精心護理病情危重的婆婆。每半個小時檢查一次輸液情況,每兩個小時翻身扣背,每四個小時餵一次藥,每六個小時打一次“鼻飼”,還要經常為不能進食的她做口腔護理……護理過程複雜而又繁瑣,一天睡眠時間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不足三四個小時,怎么會不累呢,然而,想想以往婆婆對自己的好,想想她是丈夫的親娘,只要婆婆能恢復,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婆婆終於在一個星期之後醒了過來。
為了給老人治病,郭炳莉節省一切開支,捨不得租海綿墊子,累了就在地上鋪上紙殼休息,捨不得買菜,就買幾個饅頭,就著家裡帶來的黃瓜將就一頓。可是,對於婆婆的日常飲食郭炳莉絕不吝嗇。早上是細嫩美味的雞蛋羹,便於剛剛恢復進食的婆婆下咽和消化;中午去飯店定製進補食品,晚上到親戚家裡精心熬制小米粥……一日三餐,食譜從不重樣。就這樣,婆婆的體質一天天恢復了,並於順利進行了手術。
2008年2月,郭炳莉的公公因病去世。婆婆心情抑鬱,不吃不睡,兒女們都拿她沒辦法。郭炳莉只有整日陪她左右,與她說話聊天,慢慢淡化傷痛,重新面對生活。或許是她們這個家庭飽受了親人生離死別的痛苦,郭炳莉和丈夫一家相處得更加如魚得水、其樂融融。
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郭炳莉的母親44歲就守寡,是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們姐弟三人拉扯大。過去那段艱苦的歲月里,郭炳莉學會了母親的堅毅和果敢,學會了她的善良與感恩。母親常說,人到什麼時候都要記得別人的好!就是懷著這樣一顆感恩的心,郭炳莉不僅侍奉自己的母親和婆婆,並且從1996年起,她的生活里多了七個老媽。這七個老媽,平均年齡70歲。他們中,有身在外地的,郭炳莉每年為他們郵寄指紋卡;有體弱多病的,她常伴他們病床左右;有守寡獨居的,她隔三差五就把他們接回家,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十幾年如一日,郭炳莉和七個老媽的故事說來話長。
劉紅梅老人和老伴姜廷軍原本是13作業站的居民,1996年跟隨女兒去了大連。他們在農場沒有其他親人,因為郭炳莉和她的女兒是要好的同學,也就把老倆口當家人,郭炳莉成了他們的“特派員”,她相繼幫助他們支付了養老保險費,為兩位老人的辦理了退休手續。2009年,噩耗傳來,姜廷軍老人去世了,劉紅梅老人想回家鄉看看。一個初春乍暖還寒的清晨,郭炳莉在車站等候從大連趕回來的劉紅梅老人,十年重回故地,63歲的她頭髮已然全白了,一見面,她就抱住郭炳莉放聲痛哭起來,異鄉的奔波、老伴的離世顯然讓她受到了太多的打擊和創傷。郭炳莉把她接到家裡,默默地陪在她的身邊,給她安慰,給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臨近離開的那一夜,她拉著郭炳莉的手說:“給我做乾閨女吧,在農場,我也就你這一個親人了!”郭炳莉知道這是劉紅梅老人對家鄉的一種牽掛,她深深地點了點頭。從那天起,郭炳莉人生中的多了一位老媽。她的心中多了一份牽掛,更多了一份責任。
劉魁英老人是郭炳莉的鄰居。他的兒子王新成本分、淳樸、勤快,與世無爭,一年半鄰居相處的日子裡,他給了郭炳莉一家特別多的幫助。只要有體力活,他絕不推辭,但凡下雪,他便揮舞著掃帚,把郭炳莉家門口的雪也清掃乾淨。
2012年11月,也是個飄著清雪的早晨,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殘酷地奪去了他的生命。郭炳莉和丈夫順著慘白的燈光前去探望兩位老人。豁然敞開的大門裡,飄進一層雪花。沒有其他親人的陪伴,兩位老人相互也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濁淚縱橫間,滿滿的都是對兒子的思念。看著吃不下一口飯的老人,郭炳莉突然想起客死異鄉的三姐,想起初春哈爾濱那個清冷孤寂的夜晚,想起娘親撕心裂肺的哭聲,心頭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壓抑……這,注定會是一個不眠的夜晚,但這傷痛,沒有人能夠替代,為了讓老人能夠盡情釋放,她熬了點米粥就告辭出來。
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雪已經下了厚厚的一層,郭炳莉和愛人從院子裡拿出掃帚,從街道的盡頭一口氣掃到了家門口。望著那個剛剛關閉的大門,他們心裡喃喃念道:“放心吧,大哥,以後你的父母由我們替你來守護……”
接下來的一周,郭炳莉和愛人無微不至地照顧和看護著劉魁英老兩口,一步也不敢離開。社會交際不多的家庭,葬禮也格外冷清。送葬的隊伍也只有十幾個人。幫助大哥張羅完後事回到家裡,劉魁英老人摟著郭炳莉動情地說:“就是親閨女還能怎么做呢,以後我就把你當自己的閨女,好嗎!”郭炳莉握著她的手堅定地說:“好!”生活中她又多了一個老媽,對於郭炳莉來說,只要老人需要幫助,她便義無反顧。
管理區的老人們依賴郭炳莉,有事都來找她幫助。偏癱在床的李媽媽家人出門,郭炳莉就去貼身照顧,端屎送尿;張媽媽家的電壺壞了,她就買個新的送過來;仵媽媽總犯牙疼病,郭炳莉和老公就帶她去牙科治療……類似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郭炳莉也相繼多了七個老媽,她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快樂。雖然工資常常入不敷出,但是她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快樂了自己。
大孝至愛。郭炳莉在付出的過程里,得到了情感的回報。有的老媽偷偷跑來給她的菜園拔草;下班回來,經常有蒸好的饅頭包子放在郭炳莉的門前,此時此刻,她無“權”拒絕,在這些老媽近乎武斷的做法中,郭炳莉也盡情地享受著那份廣博的親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