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文

郭潤文

郭潤文,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1955年出生於廣東,浙江人。198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88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助教班。現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系副主任,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油畫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潤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
  • 出生日期:1955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 主要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代表作品:《回草原》
人物簡介,藝術活動,1984--198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藝術評論,教學技法,畫布製作,畫稿製作,著色過程,

人物簡介

郭潤文,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1955年出生於廣東,浙江人。198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獲學士學位。
油畫家郭潤文油畫家郭潤文
現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系副主任,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油畫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84年參加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 油畫《生命》參加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 2002年編著(合編)“油畫間接畫法”一書、油畫《椅子上的縫紉機》等三幅作品參加“首屆藝術三年展”廣州藝博院評為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來教授論文“我談我畫—與老鍋的對話”以及油畫《春眠》等七幅作品發表於“美苑”雜誌第二期。主要參展中國美術館。第七屆全國美展,南京美術館。第八屆全國美展,廣東美術館。中國當代油畫家12人作品展,美國紐約庫柏聯盟藝術學院等。

藝術活動

1984--1988年

1984年 參加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
油畫《生命》參加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
1988年 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助教班。
1989年 第七屆全國美展,南京美術館
油畫《回草原》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
1993年 油畫《痕跡》參加首屆中國油畫雙年展獲學術獎
油畫《藝術家的故事》獲廣州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一等獎
1994年 油畫《永遠的記憶》參加第二屆中國油畫展獲中國油畫藝術作品獎
油畫《失去的空間》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5年 油畫《夢歸故里》參加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獲銅獎。
1996年 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中國美術館
1997年 油畫《廣州起義》參加中國藝術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1998年 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八人展,義大利雷委內青年藝術中心。

1999年

油畫《撫琴女孩》發表於“藝術界”雜誌4月雙月刊
油畫《玩偶》等四幅作品選入“世紀之門”——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成都現代美術館)
油畫《沉浮》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中國美術館)“中國當代中青年油畫家——郭潤文”油畫集(江西美術出版社)。編著出版畫集“義大利十九世紀繪畫”:(江西美術出版社)。
油畫《撫琴的女孩》發表於“美術學報”的第一期
油畫《對白》等四幅作品收錄進“世紀末的回聲”——新古典風藝術,畫集:油畫《女人體》等八幅作品收錄進“一作畫風”油畫集(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0年

油畫《永遠的記憶》收錄進“中國當代美術”上卷(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油畫《天惶惶·地惶惶》等三幅作品作錄進“中國當代油畫經典解讀”畫集中(福建美術出版社)
油畫《封存的記憶》等兩幅作品收錄進“中國當代油畫精神景觀——記憶與忘卻”畫集中(廣西美術出版社)
油畫《沉浮》收錄進“中國當代美術圖鑑”畫冊中:(湖北教育出版社)“美術”雜誌第一期
編著出版畫集《中國當代油畫頭像精選》(江西美術出版社)
油畫《夢歸故里》入選“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油畫專業“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教師進修班”結業。
油畫《老陝北》等三幅作品收錄進“油畫風景”畫冊中(古吳軒出版社)
油畫《縫紉女》《對白》等五幅作品收錄進“油畫人物”、“油畫靜物”等畫集中(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

油畫《十九世紀鐵匠鋪》獲“研究與超越”中國小幅油畫大展藝術獎(中國美術館
油畫《相·之一、之二》參加第十六屆亞洲國際藝術邀請展 廣東美術館
作品名稱:出生地 作品名稱:出生地 
油畫《漢子桑吉》收錄進“20世紀中國油畫圖庫”畫冊中“中國當代實力派——郭潤文油畫藝術”畫冊(天津楊柳青畫社)
油畫《傀儡》等三幅作品收錄進“油畫靜物”畫集中(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油畫《落葉的春天》等五幅作品收錄進“二十世紀中國油畫”畫集第三卷第一冊,同書收錄本人論文“終生的策劃”(北京出版社、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油畫《撫琴的女孩》發表於“中國油畫”雜誌第1期
論文“簡析義大利十九世紀繪畫”發表於“中國油畫”雜誌第五期

2002年

編著(合編)“油畫間接畫法”一書(安徽美術出版社)
油畫《椅子上的縫紉機》等三幅作品參加“首屆藝術三年展”廣州藝博院
評為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來教授
論文“我談我畫——與老鍋的對話”以及油畫《春眠》等七幅作品發表於“美苑”雜誌第二期

2003年

油畫《本命年》獲“第三屆中國油畫展”中國油畫藝術獎中國美術館
油畫《玩偶》等兩幅作品收錄進“中國油畫全集”畫冊中,中國文聯出版社
油畫《青春期》等六幅作品收錄進“現代繪畫材料研究”畫冊中,江西美術出版社
油畫《姿態》等六幅作品發表於“東方藝術——中國著名油畫家工作室訪問”。並配張曉凌文章“古典也是一種當代性——郭潤文VS張曉凌”,東方藝術雜誌社
油畫《藝術青年》參加“第一屆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高等美術院校展”清華大學美術院美術館
“藝術界”雜誌2003年3、4月雙月刊封面人物,收錄進《本命年等十八幅油畫以及朱曉果文章“行走在時間的痕跡里,談郭潤文的創作”

2004年

被中國美協聘為“第十屆全國美展”油畫展評審。參展作品:油畫《出生地》廣東美術館
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油畫《姿態》等五幅作品收錄進“一面·另一面20個人的立場”畫冊,嶺南美術出版社
油畫《姿態》發表於“藝術界”雜誌7、8月雙月刊
被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院特聘創作研究員
《藝術青年》獲“首屆美術文獻提名展”提名獎,湖北美術院美術館

2005年

“人與自然——第二屆中國當代山水畫 · 油畫風景展”,中國美術館;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當選為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當選為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藝術委員會委員
油畫《出生地》參加“第二屆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油畫《歲月無痕之一、之二》等三幅作品參加“首屆中國寫實畫派展”中國美術館
油畫《疲憊》、《天惶惶·地惶惶》等十三幅作品發表於“油畫家工作室報告——解讀肖像·解讀靜物”畫冊中,並配范勃文章“記憶的力量”上海書畫出版社
油畫《歲月無痕之一、之二》發表於“藝術界”雜誌9、10月雙月刊
油畫《出生地》參加“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中國美術館
油畫《磨坊》參加“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中國美術館
油畫《磨坊》“人與自然——第二屆中國當代山水畫 · 油畫風景展”

2006年

作為評審作品,油畫《沉靜》參加“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
油畫《大家閨秀》等四幅作品參加“第二屆中國寫實畫派展”中國美術館
本人三十餘幅油畫作品以及郭潤文與李放談話錄(文)在“唯美至尚”畫集中作介紹,楊柳青畫社。
油畫《五月的陽光》、《空間》、《紅頭巾女裸》、《站立的女裸》、《孤獨》、《大家閨秀》等六幅作品分別發表於“藝術界”全年六期封二中
油畫《傀儡之二》等十一幅作品發表於“畫廊”雜誌第一期
油畫《戴眼鏡的女孩》等七幅作品收錄於“中國寫實畫派油畫集”中,遼寧美術出版社
油畫《沉浮》獲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成立五十年來“50件經典作品獎”廣東省宣傳部
當選為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07年

油畫《天惶惶·地惶惶》、《玩偶》兩幅作品參加“正大氣象——中國美術創作院展”中國美術館
油畫《睡眠中的女裸》等七幅作品收錄進“中國高等美術院校·名師色彩”畫冊中,四川美術出版社
油畫《孤獨》等六幅作品收錄進“中國首部高訪真版寫實油畫研摹巨著”畫冊中吉林美術出版社
出版:《廣東畫報》,1998年第8期,封三
《當代中國中青年寫實油畫家——郭潤文》,江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中國油畫人物頭像精選》,江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
《當代美術教學范畫集·油畫人物》,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當代實力派·郭潤文油畫藝術》,天津楊柳青書畫社,2001年
《廣州美術研究》,2001年第12期,封面《中國當代肖像藝術集粹》,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中國當代油畫人物臨摹范圖》,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年。

藝術評論

論郭潤文的藝術之路及其寫實人物畫
從1984 年創作並參加由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的油畫《生命》開始,郭潤文已經在寫實人物畫領域攀登了27 個年頭。雖然他也精通風景畫、靜物畫,但是毫無疑問真正屬於他的領域是寫實人物畫。總的看來他的藝術之路是單純的也是曲折的,他一以貫之的寫實信念在複雜紛紜、變幻莫測的藝術之路中顯示出超人的魄力,但也正是從複雜的政治變幻乃至人生感悟中加強了藝術的精神品格和審美意蘊,並賦予中國當代寫實人物畫風以新的內容。毫無疑問,郭潤文畫中的神秘主義是郭氏畫風的底色,象徵、隱喻以及時間錯位、懷舊氣息構成了郭潤文創作手法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同樣處在同一陣營的中國寫實畫派畫家們不同,郭潤文並沒有單純本著對古典的一種崇敬、迷戀,用古典技法來表現一種美,而是更多摻入揭露現實並試圖改變現實的想法和做法郭潤文在同類畫家中形成了獨特的繪畫樣式,他喜用象徵、隱喻的方式來表現人物,有時常常把不同時期的物象並置於畫面,追求一種神秘美,具有明顯的神秘主義特徵。他的人物形象極富意蘊,表現出深刻的哲學思考和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這在寫實畫派中顯示出獨特性。
郭潤文為了捕捉一種神秘氣息,往往把不同時間的物體進行組合,跨越時空,在矛盾中尋求統一,達到藝術效果。《大家閨秀》畫了兩個優雅的女孩。女孩的精神面貌是現代的,但是畫中的道具、服飾分明是以前的。他在一次談話中說出了自己對《大家閨秀》神秘氣息的捕捉,他說:“大家絕對不會覺得我僅僅表現一個女孩的肖像,人們會反思:這種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出現過,或者根本就沒有,難道在三四十年代就沒有嗎?它裡面存在著人們所需要懷念的氣息在裡頭,是過去女孩那種美麗、純真、智慧的綜合。這是過去人們對大家閨秀的一個標準,因為她們受到的親職教育非常好,所處的社會環境也符合造就這種大家閨秀的條件。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東西。在現在這些人當中也找不到的,也不是純復古的,而是人們都想尋找想追求的一個東西。”從郭潤文諸多作品進行分析,我們認為他作畫並不是完全對照模特兒亦步亦趨,他繪畫的目的是借用畫中的人物來體現自己的一種心境,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來自於外界刺激,但沒有一個具體的輪廓,而是虛幻、神秘、恐慌、希望的綜合。比如在《本命年》這幅作品中,畫家畫的就是一種心境。畫中的沙發、牆壁以及女孩身上的衣服並非同一個時期的物件,而把它們戲劇性地組合在一個黑暗的色調中展示畫家和模特兒之間精神的交流。畫家和畫中的少女都是本命年,一為24歲的本命年,一為48歲的本命年。但是二者對本命年的認識完全不同:一個是悲戚迷惑,一個是嚮往喜悅。畫面中充滿朝氣的少女,如沐陽光,內心顯得非常舒暢。這個年齡的人一般對未來充滿著渴望,但並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而畫家的本命年已界知天命,閱慣世間滄桑,對少女的單純懷有憐憫。畫家和畫中的少女在一種悲劇意味的氛圍中交流,詮釋兩代人不同的人生感悟。同樣的構思,在《夢歸故里》等畫作中也得到很好的詮釋。
郭潤文喜用象徵、隱喻等手法設定情節,並以生活中的觸發事件為契機來解釋哲理,釋放思緒。瀏覽郭潤文二十年之內的畫作,我們不難發現,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擺出一個富有宗教意味的姿勢,而這尤其體現在手勢的設計上。比如《落葉的春天》女子僵持的手指、《新年》中女子蹺起的手指,《欲望的解釋》女子環抱的手勢、《歲月無痕1》女孩子框景的手勢等都顯得非常神秘,但是我們都立刻被畫家的設計所觸動,畫中的主人公要表達什麼?雖然不能完全猜出,但是我們能感覺畫家在其中蘊藏的哲學思考。在他的這些畫作中尤其以早期代表作《落葉的春天》對人物手勢、精神狀態的捕捉最為獨到,也最為深刻。此畫將少女嵌在一個半圓形的壁龕前,讓人首先聯繫到西方美術史中不斷出現過的宗教畫,特別是聖母像。畫家主要是想借西方的宗教繪畫,來表達一種虛幻、神秘的氣氛,一種傷感和悲戚的情緒。刑具般的凳子、金屬般的樹葉、古羅馬拱券般的建築背景,都烘託了氣氛。少女眼神憂鬱,似乎在索取希望的曙光,伸出的手指,似乎暗示一個寶貴生命的逝去。而近年創作的《歲月無痕1》《歲月無痕2》也可謂畫家嘔心瀝血之作。《歲月無痕1》畫一年輕女孩,雙手做出框景姿勢,告訴我們,我們在觀畫的時候,女孩也在看我們。右半臉龐被框景的手遮住,沒有留下痕跡,而左半臉龐露在外面,留下了痕跡,可謂“歲月有痕”。《歲月無痕2》則一瘦骨嶙峋的老人站立地面,一隻手罩住右半邊臉,告訴我們歲月留在老人臉上的風霜。如果把兩幅作品對照來看,則越發給我們想像空間:年輕女孩雖然漂亮,但是幾十年後也將成為老人,也將肌肉鬆弛,也將精神委靡,也將經歷失望、彷徨乃至絕望。拋開畫面人物形象,如果我們把每一個人置於歷史的長河中衡量,儘管有人在歷史上能留下痕跡,但是多數人是留不下痕跡的,只能成為匆匆過客。那些能留下痕跡的,能確保在一千年的歷史上能留下痕跡嗎;一千年能留下痕跡的,能確保在五千年的歷史上留下痕跡嗎?
郭潤文經常把人物設計成雙眼合閉狀態,幾如哲學家的沉思,其中隱藏著不可言說但又極具強烈的悲劇意味。《欲望的解釋》《玩偶》都是這類作品。《欲望的解釋》畫一張臂合圍狀的女子,眼睛合閉,胸前懸浮一球。在中國古代乃至現代少數民族地區有拋繡球求意中人的傳統。我們人人都有欲望,選一個好的意中人,但是在拋的過程中你選擇別人,別人也在選擇你,在雙方的選擇中產生了偶然性和不可預知性,所以欲望並非都能實現。而且畫家把球設計成一鐵絲捲曲而成的,可想而知,當欲望渴求時,隨之也將付出代價。《玩偶》同樣畫一少女,雙眼閉合,胸前懸一玩偶。似乎告訴我們當一個珍愛的生命存在時我們百般珍愛,但是有可能偶然的一瞬,珍愛的東西也將成為玩偶。睡眠和夢境是郭潤文藝術表達的主體之一,這兩種狀態容易讓人身心放鬆,達到一種自足狀態。郭潤文很多作品用夢境和睡眠來表現。《夢歸故里》《出生地》《欲望的解釋》等都是通過夢境來詮釋理念的。《夢歸故里》畫家似乎在懷念自己的母親,在暖暖的燈光下,如少女般的母親已經入夢,並且似乎夢想著什麼。但是不變的是身邊古老的縫紉機、破舊的桌子,壓住的粗布,而更不變的則是畫中女人對兒女的無私呵護與關愛。此作畫家並不是完全寫實般的再現,而是利用一種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錯位,表達對親情的嚮往。縫紉機是過去年代裡家庭常用的物件,而人物的服飾則是當代的,矛盾的事物並置一起,達到一種戲劇效果。類似的《出生地》刻畫一女孩全身放鬆躺在草地上,她似乎在冥想著什麼。我們不禁要問:她是知識青年生下的孩子?在思考父母上山下鄉的艱辛與無奈;她是紅衛兵的後代?在思考父輩們整天在革命中鍛鍊卻又不能理性掌握本人和他人的命運;她是現代女性?在想著不可預測的未來。
懷舊和親情是郭潤文繪畫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舊時的穿著、舊時的鍋碗、舊時的縫紉機等來表達親情,抒發思念。他說:“我是個精神上很自我的人,善於冥想,喜歡回憶,對外界事物十分關注,但又因生性內向不好參與,卻深信如能終生在一個能觸及自己靈魂的領域裡乾點名堂出來。”喜歡回憶是很多畫家都經歷過的事情,而郭潤文似乎更情有獨鐘,可能源於他深刻的人生經歷。“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經歷,特別是父親的遭受迫害、母親的勤勞、朋友的扶持都給他的記憶中留下印記。有時身邊親人的故去,尤使他感覺生命的可貴,命運的不可捉摸。我們不太清楚郭潤文是否迷戀宗教,但是由神秘莫測的命運經歷導致他思想的迷茫、空虛是可以預見的。這樣他的人物形象和西方古典宗教畫建立了聯繫,人物往往藉助西方古典技法來表現。他往往在回憶中塑造人物形象,這些人物都是過去人物的裝扮,身邊的道具也是幾十年以前的,但是郭潤文絕對不是完全復原過去的圖示,我們認為郭潤文是利用這些圖示追求一種神秘氣息,他們離我們視乎很近又似乎很遠。人物形象往往難以捉摸,有著寬廣的彈性空間。他的《桌子上的縫紉機》《永遠的記憶》《天惶惶地惶惶》《夢歸故里》等都具有明顯的懷舊情結。
郭潤文雖然已經是中國寫實繪畫領域的扛鼎人物,在寫實畫派這個越發強大的陣營中,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對西方古典純正性的追逐是他立足中國畫壇的基礎,藝術表達的神秘感,以及神秘感的製造方法終於使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群體中脫穎而出,顯出獨特價值。但是他並沒有顧步不前,近期來看,他的畫風也悄然發生變化,在顏色的控制上和豐富性上,大大前進了一步。最近完成的《後台》在這方面做了新的探索,畫面高度概括,牆壁、椅子幾乎全部隱藏在黑漆漆的背景里。畫家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現兩個女性,一為化妝師,一為演員,小女孩儼然一個懵懂的年齡,表情中流露出一絲單純。我們不僅為女孩的命運擔心,她能否經受住舞台上、下的各種誘惑?她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是每天在鏡前面對自己,那么我們自己的路又將在何方呢?

教學技法

賓卡斯技法之郭潤文間接畫法製作過程及工作步驟(郭潤文范畫,鄧志周文稿)

畫布製作

1、膠底:1份膠(乳白膠或兔皮膠等)加2-3份水(稀釋),單方向搞勻成牛奶或豆漿狀,從畫布中間向兩邊(四周)平塗一遍。
作用:封密畫布線孔(宜薄)
2、粉底:
方法(1)1份膠加1份粉(鈦白粉)加3份水,調勻成牛奶狀,單方向從中間向兩邊或四周平塗4-5遍,每遍乾後沙紙打磨再塗下一次,反覆到完成為止。
作用:吸油底子,古典寫實精細底布
方法(2)1份膠加1份粉(綢、一般不加水)調勻成綢漿湖狀刮塗畫布(刀刮塗法)。
作用:粗底吸油底子。

畫稿製作

1、柳炭條起稿,畫準基本造型,完成後用棉布輕拍浮炭粉,留下淺淡線條草稿。
2、用中國墨汁(一得閣等上等墨汁)勾畫炭條稿所定輪廓,結構定稿。

著色過程

單色素描關係底色:
1、橄欖綠加深紅加松節油透明色,平塗罩畫一遍全畫打底色(背景色決定色相選擇),亦即相當於畫背景色(這就是郭潤文的背景痕跡吧)。
2、鈦白粉6份加乳白膠6份加三合調色油1份,從亮部(高光)著粉色(白)——從亮部畫起。
3、鈦白粉加白色顏料加三合調色油加灰色(純灰/暖灰/冷灰,由色調傾向決定選用)調和成一份粉白灰料(淺灰)。
4、鈦白粉加白色顏料加三合調色油加灰色調和成一份深(暖/冷)灰色料(深灰)。
5、從已有亮部色輻射,先畫灰的,逐漸轉入暗部(深灰料)整體過程:白→粉白→淺灰→深灰,用粉色畫出基本素描關係(形成整體的吸油底色素描關係)
這一步:不追求畫面色彩豐富,從簡單概括開始,統一素描關係。總結髮展:亦可根據基本色相(色調傾向)確定素描關係。不要複雜,主要是色彩對比合理,關係準確。
彩色豐富畫面關係:
1、從最敏感色開始輻射色彩變化,逐漸求變化,並且主次有區別,虛實很講究。
2、鋪好整體大色調後,開始從局部刻畫,可塑造到五至六成,手法是選統一後變化,特別是強調形體的準確(檢查修改)色彩開始有變化。
3、造型上是先搞糊後理清,色彩上先統一後變化,筆法多用平塗及磨擦,調色用畫刀攪拌,通常調出幾份(大份量,一直至完成都參與)備用,基本為黑白灰調。
4、在色彩變化(大面積)追求一些局部要點,從一些要點輻射開來,當然是敏感區色彩(色彩敏感區,精彩色彩位置)。
特別提示:工具、材料、手法不擇手段
5、在造型上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追求一種合理的概括,在整體上講究統一和諧,保持每一步驟的整體性,完整性(工作過程很理性)。
小結:郭潤文的繪畫工作過程的嚴謹性體現在他的示範過程就是創作過程。郭潤文每示範一幅就是創作一幅,即由教學示範到創作作品,教學示範就是完整作品。這是郭潤文的教學態度,工作態度的收穫,態度決定一切,郭潤文是慧智的,郭潤文——一個成功人物的典型榜樣!
郭潤文的示範或教學最有價值,一舉兩得,且令人信服。佩服!
插曲:常用透明顏料:象牙黑、橄欖綠、褐、深紅、金土黃。
6、習慣在畫布(畫面)上混色(調色)追求色彩變化,如先在交界線上塗上深灰色,再混上有色使之變化。
7、郭潤文色彩計畫
黑色(象牙黑)、灰色、白灰(鈦白)加上繪畫對象固有色(黑白灰為基調的多樣變化……)
8、用筆畫過後,習慣用畫刀磨平磨薄。
9、在整體的基礎上加強對比,在對比的同時精確造型。加強對比的手法是:設計黑點(深色部分)由一個點輻射一個面。
10、筆法不擇手段,可圈,可點,可描,可掃,可塗,可抹,可皴,可擦,可染……
11、把色彩慢慢畫準,過程中不透明,灰灰粉粉的。
12、鋪畫大體時先湖後清,刻畫細部時有時先描(線勾)後塗,要求有鋒利線性造型。
13、不分頭、手腳或五官(人物)把重要轉折部位作為重點刻畫對象,即畫在精彩的地方(當然要根據審美經驗而定哪些精彩)寫實繪畫還是要追求準確合理為上。
14、在整體大色調過程中,基本用厚料薄塗手法,不加油,保持粉粉灰灰的,充分利用吸油底子的作用。
15、到局部具體塑形時,開始用三合油進行調和,方法是在畫面上用筆掃一遍油(局部要用的地方或一個結構)然後用畫刀刮乾淨,不留油跡,只當薄薄柔和一下畫面色彩。(有透明色罩染作用和效果)再根據需要深入刻畫(塑造)(不是用油調色,相當於用油罩染)。
16、整幅畫面直至完成畫的都比較松,但很整體,沒有太過的感覺,這樣容易對比出精彩的地方。
17、最後階段開始罩染(當然是隔段時間畫面稍乾後進行)有的地方用三合油,有的地方用like(透明劑)有時用三合油和like合用,用扇形筆掃過後,還要用畫刀刮薄刮平,使畫面統一後再精彩刻畫主要部位,使主體更加突出精彩。
郭潤文特彆強調:
繪畫的過程就是一項工程的工序,畫面就是工作,工序要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工作要嚴謹,認真,講究。
本人小結:好的作品與一般的作品的區別有如品牌貨與雜牌貨的區別,那就是:品牌和好作品的特點是選料上乘,造工精細,講究;雜牌貨和一般作品是選料普通做工粗糙、隨便。
郭潤文技法基本特點是靠灰色來統一,靠粉料來調和,過渡柔和靠透明色及油彩來激活、點精,灰色和粉料始終參與整個過程。基本過程是大統一,小變化,概括統一,精彩變化。
郭潤文智慧提示:繪畫手法、手段、能力,要做到揚長避短,方法、手段、技法是活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