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壁古鎮

郭壁古鎮

郭壁古鎮踞山西省沁水縣東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縣城50餘公里,東距晉城40餘公里,人口僅1400餘,隸屬嘉峰鎮。古代,這裡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於村子地處灘涂戈壁,故名郭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壁古鎮
  • 所屬地區:嘉峰鎮
  • 地理位置:山西省沁水縣東部的沁河西岸
  • 人口:1400餘
歷史沿革,文獻記載,修葺歷史,

歷史沿革

郭壁村始建年代無考。
村中現存府君廟中《郭壁府君廟重修記》載,“郭壁古鎮也,距縣治東南百里有奇,川原沃衍,草木繁茂。其人勤而多富。居則耕桑,出則商賈,俊□弦誦之聲俊賢罔輟,故自古以善俗稱。為鎮西不百□舉武,有元豐八年居□□□作中尚,肖唐崔府君□而奉其祀也。”
可見,至少在宋元豐以前此地即有人煙。古時,村人聚居多平曠。明代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沁河發大水,颳去村南一部分土地民宅,形成了今天這種北寬南狹的地貌。所幸的是,此次大水,由於七丈余高的沁河古渡堤壩掩護,依河而立的府君廟安然存留了下來。崔府君廟為紀念唐貞觀年間長子縣令崔珏而建。
“崔珏,一名元靖。樂平(今昔陽)人。貞觀七年(公元633年)進士。取應仕為長子令。廉介公直,政立化行,發奸擿伏,民不敢欺。為立碑云:虎嘗傷人,不以強弓毒矢,而以門吏孟完持牒追,虎至而殺之。”人們感其恩德,祠宇遍天下。

文獻記載

吳承恩撰《西遊記》時,在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中將其塑造成閻王殿前掌案判官。文曰:
“卻說太宗渺渺茫茫,魂靈徑出五鳳樓前,只見那御林軍馬,請大駕出朝採獵。太宗欣然從之,縹渺而去,行多時,人馬俱無。獨自個散步荒郊草野之間。正驚惶難尋道路,只見那一邊,有一人高聲大叫道:‘大唐皇帝,往這裡來!往這裡來!’太宗聞言,抬頭觀看,只見那人:頭頂烏紗,腰圍犀角。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腳踏一雙粉底靴,登雲促霧;懷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鬢髮蓬鬆飄耳上,鬍鬚飛舞繞腮旁。昔日曾為唐國相,如今掌案侍閻王。太宗行到那邊,只見他跪拜路旁,口稱‘陛下,赦臣失悞遠迎之罪!’太宗問曰:‘你是何人?因甚事前來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羅殿上,見涇河鬼龍告陛下許救反誅之故,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朝對案。臣已知之,故來此間候接,不期今日來遲,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誰?是何官職?’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陽朝侍先君駕前,為茲州令,後拜禮部侍郎,姓崔名珏。今在陰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太宗大喜,近前來御手忙攙道:‘先生遠勞。朕駕前魏徵有書一封,正寄與先生,卻好相遇。’判官謝恩,問書在何處。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遞與崔珏。珏拜接了,拆封而看。其書曰:······”
崔珏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郭壁村的府君廟始建年代無考,宋元封三年(公元1085年)重修。元大德年間(公元1135-1139年)又一次重修。廟中保存的元代戲台至今仍在。該戲台平面正方形,四角以木柱支撐,單檐歇山頂。柱子有收份,柱頭有卷剎,側角,升起明顯。柱上設井字大欄額,上置普拍枋,斗栱粗壯厚實,五鋪作,全真昂,前後普拍枋正中設45°異形栱各一攢,內部梁架為八卦藻井,手法精湛。屋頂山花向前,山面透空,出檐較深,舉折平緩。脊獸為琉璃燒制,鴟吻顏以孔雀藍,以下則素麵筒瓦,滴水勾檐,是保存至今的元代原物。

修葺歷史

明、清兩代對府君廟多次重修,廟中現存碑碣十餘通。其中,明嘉靖間資善大夫、南京戶部尚書致仕,奉詔進階榮祿大夫、前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吏部左右侍郎李瀚撰的《郭壁府君廟重修記》和賜進士第、奉議大夫、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韓范撰的《郭壁鎮重修府君廟記》較好。廟中碑載,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四月,苦歷三載而重修告竣後,西麓王體悉詠詩一首,以紀其事。詩曰:
廟貌尊嚴喜落成,振頹報眾答群情;
竹看儀傷更新制,外里宮牆逾舊形;
千載神祇隆享祀,一萬黔首落清平;
而今重見後斯績,勒石章程頌盛名。
仁居韓子義步其韻和詩一首,詩曰:
一時廟貌喜新成,偉績昭示慰眾情;
鳥鵲□(翬)飛沖舊制,
龍騰鳳翥邁常形;
禱個神祇輝已鐲,願言民物樂昇平;
真榮不煢縘新若,千載教人仰令名。
這種“千載神祇隆享祀,一萬黔首落清平”,“禱個神祇輝玉鐲,願言民物樂昇平”的心理,是歷代中國農民的夙願。他們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希望生前清廉而死後即為神明的官吏,能在冥冥中保佑他們生平祥和,而歷代封建官僚又一次次將他們逼上了作亂犯上的道路。當然,作亂犯上的同時,也難免殃及同類。
明朝末年,這種宿命式的輪迴又降臨到他們頭上。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陝西農民軍渡過黃河,殺到了沁河流域。“四月間,陝西反賊王嘉胤在平陽府作亂。總兵牛世威、副將曹文詔領兵剿殺,自霍州山追至竇莊、坪上。經過竇莊,有城倖免,賊患坪上,無備被搶。官兵繼後追至陽城縣聖王坪花兒溝絕路,胤侄將嘉胤捆至軍前,請罪投降。牛總兵即將嘉胤斬首,餘黨男婦七百餘名,情願招降,免罪,隨營聽用”(王重新《煥宇變中自記》)。這次兵禍,雖然“經過竇莊,有城倖免”,但是郭壁村卻遭到洗劫。兵連禍接之時,村民們自然要到廟中祭祀,祈求平安,而神靈大概恨民眾之無爭不予理睬,於是,劫後餘生者便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在村子南門和北門修築了夯土城牆,在村西土嶺上修築了堡寨,並高築寨門,使郭壁形成東憑沁河作障,西以山寨為屏,南北以土城為宥的保護圈。這樣一來,以後無論誰來侵犯,都被城牆擋了回去。而今的郭壁,僅有郭南村西部的一段夯土寨牆和郭北村西部一段高7-20米不等、長30餘米的磚牆尚存。
郭壁村地處山坡,無論建城修寨,還是營宮築室,都依地勢而築。沿著村南向北,經過府君廟西側進入易安閣,刺斜向西攀行,走約300餘米便是一處叫“行宮”的閣樓式建築。穿過券洞,回視券上左右,閣頂上的三間小樓便是“行宮”。“行宮”面東而立,抱廈出檐,檐前有四米左右台院,道通南側出入。當地人稱此為“前宮”。其北側稍後有兩院建築,當地人稱“後宮”。“行宮”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距“行宮”三十米之遙的西部陡坡上有一座小廟,號曰泰山廟。碑載,此廟建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閏五月。顯然,“行宮”閣是因泰山廟的存在而興建的。泰山廟又稱東嶽廟、天齊廟或岱廟,專供道教天神東嶽大帝。國內東嶽廟以山東泰安為正,其餘全稱“行宮”。故郭壁村的“行宮”閣是後人為表識泰山廟,並出於風水上藏風聚氣的原因而興建的一處建築。
除了以上的易安閣和“行宮”外,郭壁村尚有文昌閣、雨花閣、南城閣、祖師閣、魁星閣、五瘟閣、觀音閣、瑚光流閣、新閣、女媧閣等多處閣樓。其中,文昌閣和魁星閣同司文運,觀音閣和女媧閣共主子孫。一村之中聚建如此多的閣,是為什麼呢?閣的本意是古代裝置於門上以防門扇自關的長木。《爾雅·釋宮》:“所以止扉謂之閣”。郝懿行義疏:“此閣以長木為之,各施於門扇兩旁,以止其走扇。”《現代漢語詞典》上才有了“閣樓”一語,指在較高的房間內上部架起的一層矮小的樓。而“閣”的單意則是指“風景區或庭園裡的一種建築物,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築在高處,以憑高遠望”。那么,在現代漢語之前,民間村莊建造的各種閣又作何解呢?古代漢語中,“閣”有“閣道”一意,即棧道。根據這一語意,參照閣主要建築在村邊道口這一事實,我們不難作出這樣的解釋:閣是建築在村莊或主要關津入口處,以防外患入侵的一種建築。一般有兩層,下層設券洞,供人出入通行,上層則造成樓式,以貯存物件或供瞭望之用。也有三層以上的,則稱為樓。換言之,閣是城堡的切割物,聯牆為城,單處為閣,故“閣”與“割”諧音相稱。至於民間在閣樓上設壇供神,則是信仰使然。郭壁村地處沁河古渡要口,防患意識自然堅強,所以在一村之中興建多閣就是自然的事情。
穿過一洞洞閣道,沿著高高的郭壁堤步行,街道兩側那林立的廊柱以及柱廊盡頭那一幢幢宏麗的門樓寂然地向我們作著無言的傾訴。這令我們想起了一句歌詞:“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是的,我們在這裡即可感受到那一句句無言的歌聲,它是那樣高亢而嘹亮!
郭壁保留下來的明清古建築堪稱沁河岸邊一章章凝固的音樂。郭南村崔府君廟西側的渭溝河畔,張姓祖先界水券涵,依山築宅;趙姓祖先隨坡台而立人境,鑿紅泥而起樓宇,創下了兩片規模齊整的住宅。兩姓之間,以“紹平原”閣把兩組民宅連成一組“山”字型的古建築群。“紹”是接續、承繼之意;“平原”是指戰國時期趙國公子平原君。三字相聯,就是希望趙家後人繼承平原君的遺澤。
明萬曆丙戌(公元1586年)科進士韓范故居進士第,是韓范得第後在家鄉修建的一處住宅。高達十幾米的門樓上斗栱連雲,兩側八字靠壁下置著威風凌凌的滾球獅子,獅座抱鼓,入則“肅雝”,出則“凝瑞”,門內影壁雕著松鶴梅竹,雅意十足。
韓范(1556-1625),字思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作“思兼”),號振西,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丙戌科進士。授工曹,理南旺閘,立八禁,調十二事,使漕商兩便,遷營繕司員外,值定陵陪土暨長公主建築等工並起,力請權璫破冒宿弊,節帑十餘萬緡。冢宰丕揚擬調吏部,遭到同僚反對。大司農張養蒙為其感憤不平,范曰:“士何官不可?但恐人負官耳,可擇官乎?”轉武選郎中,主持軍政。嚴毅謙靖,罷黜璫所私自安排的千戶鮑拱。遂遭到權貴銜恨,借霍文炳事降為金縣典史。韓范毫不難過,即日騎驢出都。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韓范回家為父服喪,貧不能襄事,得當道助之,始勉強成禮。自此在家投閒二十七年,帶經而鋤舊日所有近村之田數畝。泰昌初,起為武選郎中。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升南通政。次年,遷順天府丞,又進右通政。值魏忠賢矯旨杖郎中萬璟,韓范上執政書,引王文端封還詔書事以諷之,海內翕然瞻仰。值蒲州久不調,有人將其薦於太宰,太宰“辭以不識面”,韓范聞之,乃作《五官四體問答》寓意,遂不復“一得要津”。後時政日非,“自以不合時宜引年去國,超然逆煙之外”。孫居相對其難進易退之大節十分讚賞。韓范回鄉後,“居恆五倫盡分,為德於鄉”,鄉人極其感動。他在郭壁村構築“佚我園”,讀書其中,於病中撰《祠堂碑文》、《本支世系圖考》及《訓蒙格言》授予其子。著《經世集要》、《司馬紀實》、《黃荂吟》等書。卒年六十九歲。
韓范在居家期間,正值澤潞、平陽一帶連年荒旱,赤地千里,米價昂貴,他便寫了《救荒議》、《積粟備荒議》、《貽書撫台止社倉谷歸併預備倉》等文。在《救荒議》中,他寫道:“夫國之所以為國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為民者,以有食也。無食則無民,無民則何以為國?”他建議當事者“穆然深思,超然遠覽,大破拘攣之見,早為先事之圖。權利害之重輕,察一體之定勢;施法外之仁,拯溝中之困,則垂死之民命尚可少蘇,而無疆之國脈永遠萬世”。這種思想,與我們今天強調的“三農”思想何其相似!
郭壁村是個雜姓相處的千年古村,村中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居建築遺存。韓氏進士第之外,尚有三槐里和青緗里古建群落。
三槐里是王氏族人祖居之地。其標緻是臨街的“三槐里”石拱券閣。券閣兩側各有兩層街房。南側街房面街設門,門前設柱廊,廊上四柱高擎,足有5米餘高。北側街房同樣向街面設門,但門前不設柱廊。
閣內是一甬路,寬約5米,長足數百米。甬道近閣的南北兩側,對稱地建有兩個垂花門樓。北側門樓為三層斗栱,栱下門斗書“敬天畏人”四字,上則端擎“進士第”三字。門內西側為“敦睦”院,院中兩層西房,上設挑廊,廊上欄桿雕成竹節,中間用欄板相聯,顯示了主人那高雅的品德操守。“敦睦”院北側,則為三層高樓,與周圍的兩層小樓相較,真有鶴立雞群之感。
與“敬天畏人”的進士第相對,南面為“耕讀傳家”的“懷德居”。進身其中,則是一條十餘米長、南北走向的小胡同。胡同東側為鹹豐六年丙辰(公元1856年),寅賓張雲鵬書額的“迎爽”院;西側則為慶心苑。垂花門樓上書“樂善”二字,下方門斗則書“視履考詳”四字。“視履考祥”出自《易·履》:“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孔穎達疏曰:“視履考祥者,祥謂禎祥,上九處履之極,履道已成,故視其所履之行善惡得失,考其禍福之禎祥。”體現了主人寓教於行的處世風格。
遺憾的是,由於沒有確切的證據核實,我們無法考知此處進士第主人的名字和宦跡。
青緗里又稱王圪洞,因為緊依西邊是明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修築的寨牆,所以又稱寨上。燦黃的74節砂石鋪砌成一條60度斜坡,其中坡上44節,平鋪30節。在這斜坡的底部北側,分布著大中第和“易安”院兩個院落。大中第內僅有南、北、東南三處房屋尚存,西房則已塌毀。南、北房屋均為兩層。二層中間設槅扇門,門外挑廊一米,挑廊東側設木梯供人上下通行。大中第西為“易安”院,院外山牆設一磚雕麒麟影壁。由影壁處折北,向西一拐,又是一處大門宏敞的宅院,院門四字曰“日宣三德”。門外場地平闊,向南連通砂石斜坡。
通過砂石坡,便到了青緗里寨前的平台之下。台高九階,長足20餘米,闊則15米有餘。穿過寬闊的砂石平台,向西進入“青緗里”門洞。升五級台階,是一小平台,供人小憩一瞬;再升五級台階,便見南北兩側高約1.6米的拱門。門內兩眼水井,深十餘丈。南門內的水井已經蓋上,內置一些乾草;北門內的水井至今供一村飲用。再升十六級台階便到寨頂。一條兩米寬的走廊將南北兩頭的兩個院落聯接起來。廊外東側,則是一字排開的房屋,雖然已經塌毀,但從兩端牆壁上的磚眼可以判斷,這一排房屋為兩層,大概是供兵禍時期守村士兵休息的地方。西側則是遺址尚存的明代夯土寨牆。寨牆南端有一兩層磚質角樓。連著角樓的是東向的一段磚牆,長約30多米,高7-20米不等。
青緗里北端院落不大,而其下方卻至今保存一個完整的院落,院中懸廊依舊,明代風格尚存。
除此之外,郭北村尚有中憲第一處。門頭8層細密斗栱分為兩節,上五下三。進入院中,北側為“敦睦”居,部分屋舍已毀。其西南部的“忠孝”院,至今保存完整。
這些古樸典雅的古建是沁河兒女集體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屬於郭壁,而且是屬於晉城、山西、乃至全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它,就是保護我們這個民族綿延不斷的文脈。(郭學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