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園村

邵園村

邵園村位於小楠溪江流域,隸屬碧蓮鎮,毗鄰大若岩景區,坐落在村史一千兩百多年、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本村邵姓,皇帝之後,西周文王之後,始祖邵公姬爽周文王第五子,封燕國,秦滅燕國後燕國王族子孫改為邵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邵園村
  • 地理位置:小楠溪江流域
  • 著名景點:邵園村
  • 類型:村莊
基本概況,景鐘,新興產業,

基本概況

後遍及全國。邵園屬於永嘉韶川邵氏一脈,唐朝邵氏,始遷祖邵宏明,原居閩福清,於唐大中十年任溫州別駕,卒於任。後其子孫遷居永嘉場(今永強)和永嘉邵川(今邵園)等地,根據(永嘉邵園《邵氏宗譜》)。邵園歷史上出過幾名進士,還有人當過江西道台。村頭的‘官吏廳’據說從前要‘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的,能仁寺和邵氏宗廟也是經過賜封的。
坐落在美麗楠溪江毗鄰大若岩風景區

景鐘

該鐘為清乾隆二年所制,銅質,鐘身鑄有一條飛龍,銅鐘頂部刻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字樣,鐘身也刻滿了字,其中還有“乾隆二年”和“永嘉正堂”字樣。據了解,該銅鐘原來懸掛在該村的能仁寺,敲響後聲音能響遍全村,後來能仁寺年久失修倒塌了,這口銅鐘就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保管,在歷史上的歷次“劫難”中,都幸運地被保存下來了。村民將這口鐘視為寶物從不輕易示人,曾經有人出價80萬元買古鐘不成後,花5萬元租鐘一用也遭拒絕。近些年來永嘉縣加大了旅遊業開發力度,古村的人們也把這個鎮村之寶拿了出來,希望籍此增加古村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投資開發旅遊業,屆時,這塵封已久的古鐘將會奏響該村旅遊開發的最強音。邵氏宗廟這座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的古建築里,讓人感覺到的卻是無比涼爽和愜意,“我們宗廟的奇妙之處就像是巨大的空調器,夏天再熱,一進屋就不見汗。”說起這,村民們都是一臉的自豪。而巨大的祠堂柱和祠堂鼓,戲台上精緻絕倫的飛檐、雕刻和鏤花,都在訴說往日的輝煌和歷史滄桑。
邵氏宗廟邵氏宗廟
邵康志老先生在他的有生之年幫助建造了康志大道和康志教學樓的動工,滿足了他多年的夙願。鄉親們為永志他的功德,將大道和教學樓分別命合為“康志大道”和“康志教學樓”,並立碑紀念。
功德坊功德坊
康志教學樓康志教學樓
康志大道康志大道
邵園村有人口2300餘人,耕地700畝,山林面積60餘畝,分別栽種楊梅、紅柿、茶葉、板栗、雷竹和桑樹等。人均年收入2500元。
村支書邵煥坡不斷學習和嘗試致富的辦法,尋找一條促使韶園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如種植板栗,他經過長久摸索,終於找到一種與往不同的培育板栗的方法,可以切實提高板栗的產量。他將這個方法介紹給村民,帶動了鄉親們一起致富。他還計畫帶領村民種植經濟效益頗高的雷竹,並已事先找好了穩定的雷竹銷路,據說,雷竹純收入每斤可達13元。
以邵書記為首的村一班人,帶領民眾積極參與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致力於改革創新。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方針,拓寬發展思路,制定了村民民主管理章程,全面實行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管理,工作盡職盡責。1999年村委決定架橋聯通碧蓮鎮,橋樑全長2。5公里。為籌措款項,鐘書記從朋友處藉資,以個人名義贊助大橋建設。工程完工後,既方便了本村的對外交通,也促進了村經濟的發展。
邵園村在創建工作以及促使經濟社會整體最佳化發展方面,今後的工作目標和重點是:安裝自來水,解決村民的吃水困難問題;樹路燈、建造石碑公廁、鋪設水泥排污管道;加強綠化、引山泉灌溉;利用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建圖書閱覽室、桌球室、籃球場、休閒苑、老人活動中心,打造全面發展的和諧新農村。

新興產業

邵園村村南的山坡上,不時能聽到村民們的歡歌笑語,他們手持鋤頭穿行在梔子林里除雜草,農家院落里堆曬的梔子散發出陣陣清香。
“每年5月底6月初,這片曾長滿雜草的荒山坡會被花開如雪的水梔子裝點得異常優雅。”碧蓮鎮鎮長朱晨霞向記者展示親手拍的幾張相片。是什麼讓曾經荒山坡變得生機盎然?記者了解到,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碧蓮鎮重點農業招商項目——由新疆石河子中嘉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建設的邵園生態農業觀光園。
據朱晨霞介紹,該園區充分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當地低丘緩坡資源,打造新型山區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總規劃流轉山地5300畝,計畫投資1.2億元,分7年實施。目前園區一期工程接近尾聲,已種植梔子1200畝,楊梅、櫻桃、冬棗、獼猴桃等各式水果450畝,並且硬化了上山機耕路7公里,完成了2KM高壓線路和200KV變壓器建設、小型冷庫及管理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整個園區已初具規模。
邵園村
古村韻味2古村韻味2
古村韻味1古村韻味1
古村韻味4古村韻味4
古村韻味3古村韻味3
古村韻味6古村韻味6
古村韻味5古村韻味5
古村韻味8古村韻味8
古村韻味7古村韻味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