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山村(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下轄村)

邱山村(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邱山村隸屬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地處孟定鎮東邊,距孟定鎮政府所在地20.00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83公里。東鄰崇崗村,南鄰賀派鄉,西鄰遮哈村,北鄰孟定農場三分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邱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
  • 人口:221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轄河邊寨、紅木林、螞蟻堆、南鄧等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461戶,有鄉村人口2210人,其中農業人口2210人,勞動力7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0人。
全村國土面積17.74平方公里,海拔1,16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718.00 畝,人均耕地1.2畝,林地23896.0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5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木薯為主。(截止2008年底)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18.00畝(其中:田1,580.00畝,地1,138.00畝),人均耕地1.20畝,主要種植橡膠等作物;擁有林地23,89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89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61畝,主要種植 木薯等經濟林果;有橡膠、木薯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461戶通自來水。有450戶通電,有31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4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7.61%和69.2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4戶,占總數的39.05%。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2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11輛,機車13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80.00畝,有效灌溉率為58.1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58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2畝。
到2008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7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4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0萬元,占總收入的17.97%;畜牧業收入125萬元,占總收入的5.7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9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07%;林業收入550萬元,占總收入的70.67%;第二、三產業收入52萬元,占總收入的4.47%;工資性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1.06%。農民人均純收入2651元,農民收入以橡膠、木薯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8人(占勞動力的1.05%),在省內務工4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8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9。80%。該村正在發展橡膠、木薯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橡膠產業 。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461戶,共鄉村人口2210人,其中男性1127人,女性1083人。其中農業人口2210人,勞動力 748人。該村以拉祜族、佤族為主(是拉祜族、佤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1036人,佤族781人,其他民族393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2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69.4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0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77人,距離鎮中學20公里。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7人,其中小學生285人,中學生92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20.0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公開、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3 人,少數民族黨員40人,其中男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 2000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1998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集體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河邊寨、紅木林、螞蟻堆等10個村民小組。

新農村建設

2006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新農村建設前農民人均純收入1734元,新農村建設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07元;人均有經濟林果8.6畝;每戶有1院安居房、有1個科技明白人、有1個好的發展項目、有1個以沼氣為主的潔淨能源;有1個黨群致富聯合體,有1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村級建有社會事業發展規劃1個,有村容村貌整治規劃1個,有產業發展規劃1個。

發展重點

截止2008年底,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民眾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的科學技術含量不高,導致生產技術滯後,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較低;2、衛生設施及醫護人員匱乏,大小病症均需到鎮衛生院就醫,既誤時又費錢;3、交通基礎設施比較落後。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在穩固橡膠產業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種植業,如木薯、核桃、蓖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