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前身是邯鄲冀南新區馬頭經濟開發區。2014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在邯鄲冀南新區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河北邯鄲馬頭經濟開發區轉為河北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此正式納入省級高新區管理序列。

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冀南新區境內,批准總規劃面積27.0793平方公里,分為高新技術開發區、林壇園區、中電產業園區和北區四部分。按照冀南新區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現代物流樞紐,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等經濟區合作交流的北部門戶,現代、山水、田園、生態新區的發展定位,邯鄲高新區致力打造冀南新區的中心城區和高端裝備製造業示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別名:馬頭經濟開發區 、馬頭生態工業城 
  • 區域面積:27.08 km 
  • 性質: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簡稱:邯鄲高新區 
  • 轉設時間:2018年12月 
  • 創立時間:2003年10月 
  • 郵編:056046
  • 電話區號:0310
  • 所在地址:邯鄲市冀南新區馬頭鎮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區位交通,轄區範圍,產業基礎,公共服務,區域人口,產業結構,發展目標,主要領導,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開始籌建馬頭經濟開發區。
2005年9月,馬頭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黨工委、管委會。
2008年12月,被河北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產業聚集區。
2011年7月,馬頭經濟開發區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4年4月,馬頭經濟開發區通過雙ISO認證。
2014年7月,馬頭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省級裝備製造外貿轉型示範基地。
2018年12月,經河北省政府批覆同意,馬頭經濟開發區正式轉為省級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由經濟開發區管理序列向高新區管理序列的調整。
2022年5月6日,邯鄲市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動員大會召開。

地理環境

區域地勢西高東低,大致以107國道為界,西部有山、丘陵、盆地等相間分布,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度 0.2‰左右。工業區工程地質良好,地質條件單一,對混凝土不具有腐蝕作用,適宜作裝備製造業建設。轄區水利資源豐富,滏陽河、牤牛河在此交匯,南水北調、引岳濟邯工程穿境而過,上游有庫容 1.8 億立方米的東武仕和 12 億立方米的岳城兩座水庫。

區位交通

邯鄲高新區地處晉冀魯豫四省要衝的邯鄲中心城區南部12公里,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城市的距離均在 200 公里左右,是連線京津冀和中原經濟區兩大國家級戰略的重要節點。
區域內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和京廣客運專線、邯長鐵路、邯濟鐵路、青蘭高速、107國道以及邯黃鐵路在這裡交叉過境。同時,園區北鄰邯鄲機場,距離京廣高鐵邯鄲東站 15 公里車程,具有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過境、機場通航等綜合交通優勢。全力打造“一刻鐘交通圈”,即一刻鐘上高速、一刻鐘到市區、一刻鐘到機場、一刻鐘大宗物流上鐵路。園區內有公交 4 路、5 路、51 路、50 路、202 路等公交線路通行,便利了園區職工、居民的生產生活。

轄區範圍

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冀南新區境內,批准總規劃面積27.0793平方公里,分為高新技術開發區、林壇園區、中電產業園區和北區四部分。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高新技術開發區範圍面積14.915km2。規劃範圍京廣鐵路以西,虻牛河以南、南水北調以東、繞城高速以北。
林壇園區:規劃林壇園區範圍面積3.718km2。規劃範圍風荷路以南、繞城高速以西、冀南新區邊界以東、滿江紅路以北區域。
中電產業園區:規劃中電產業園區範圍面積5.362km2。規劃範圍G107以東、芳華路以南、中華大街以西、繞城高速以北。
北區:規劃北區範圍面積3.084km2。規劃範圍邯濟鐵路以北、中華大街兩側區域。

產業基礎

轄區坐落了馬頭髮電廠、馬頭洗選廠等大型國有企業,工業發展基礎深厚,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是20世紀60年代華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
自開發區成立以來,堅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兩手一齊抓,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擴大經濟總量,著力引進了一批中字頭、央字頭、院企合作項目落戶園區,經過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先進裝備製造、特種新材料、現代物流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公共服務

開發區累計投入30多億元,建設園區路網30公里,新增綠化300萬平方米;11萬伏變電站、3家創業服務中心、園區1萬噸和城區5萬噸兩個污水處理廠、5萬噸自來水廠等設施投入使用,供氣方面實現了華潤和中燃雙氣源,形成了萬畝工業園區架構,為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體環境。
在教育和醫療方面:轄區內有1所市屬中學邯鄲市第十七中學和11所國小,可以滿足企業職工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
醫療保健方面,在建的冀南新區人民醫院為冀南新區新區首家集急救、醫療、康復、教學、科研、預防、保健、醫養等功能為一體的二級甲等公立性綜合醫院,能加快彌補新區公共衛生短板,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有效滿足邯鄲高新區及周邊職工居民需求。

區域人口

冀南新區全區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全區人口數量分別為 29.73萬人、29.83 萬人,29.45 萬人;
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7 年、2018年、2019 年人口數量分別為 8.24 萬人、8.05 萬人,8.59 萬人。
根據邯鄲冀南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告,截至2020年11月1日,冀南新區常住人口為271,097人,其中15歲以上人口為201,918人。全區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8,888人,其中:大專學歷6,408人,本科學歷2,296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6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24人,為邯鄲高新區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產業結構

立足新區發展基礎和條件,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和趨勢,堅持高起點、高水平發展,堅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堅持產城融合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裝備製造”和“職教城”兩大優勢,以“裝備製造”為基礎,以“職教城”為引爆點,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鏈合作發展,緊緊圍繞“智慧城市”特色,重點發展智慧型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現代物流和幸福產業五大產業,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

發展目標

邯鄲冀南新區是河北省政府繼曹妃甸新區、渤海新區之後批准設立的第三個戰略發展新區,被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為京津冀產業轉移重大承接平台之一。2012年11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明確提出“邯鄲依託冀南新區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在中原經濟區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心城市”,“將邯鄲打造成為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等經濟區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門戶”。
基於已出台的配套政策和自身優勢,在區域內形成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占比不斷提升,積極打造全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產城融合發展樣板城市和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帶動新區從單一的生產型園區經濟向綜合型城市經濟轉型,支撐新區成為冀南地區重要經濟成長極、中原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外輻射支點。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邯鄲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兼邯鄲冀南新區(邯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書記
邯鄲冀南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