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綏中碣石國家級海洋公園

遼寧綏中碣石國家級海洋公園

遼寧綏中碣石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又稱國家級海洋公園),2014年經國家海洋局批准建立。保護區總面積146.3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43.43平方千米。其中,涵蓋重點保護區面積11.18平方千米、生態與資源恢復區面積53.03平方千米、適度利用區面積54.21平方千米和預留區面積27.92平方千米。

保護區位記憶體有秦漢遺址群的碣石宮遺址等重要歷史遺蹟,是我國發掘的最早的古建築群之一,已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旅遊景區。一代梟雄曹操曾在此留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千古絕句。

保護對象,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景觀資源及歷史民俗,
該保護區位於遼東灣西南側綏中縣芷錨灣一帶,海岸線長15.29公里,集沙灘、海灣、島礁、海水於一體,是渤海重要的濱海濕地、島礁和海灣生態系統之一。保護區內原生沙質海岸結構較為完整、自然,為我國北方所罕見。碣石及綿長的沙質岸線等島礁、海岸地貌景觀獨特。分布有渤海海域內少有岩礁生態系統,並形成有碣石(姜女墳)、龍門礁、吊龍蛋礁等奇特景觀,為園區的重點保護區。保護區內海洋生物多樣性也較為豐富。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為岩礁生態系統、原生沙質海岸和島礁景觀和海洋生物多樣性。

地理位置

遼寧綏中碣石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地處遼寧省西南端,南臨渤海,地理坐標介於39°54′N~40°03′N、119°52′E~120°02′E之間。

生態環境

中芷錨灣沿岸區域為典型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該系統以潮間帶沙灘為基底,海岸類型屬於堆積平原沙質海岸。該類型海岸為陸域入海河流攜帶泥沙,復經波浪作用而形成的龐大海岸堆積客體,由陸向海依次分布為平原—沿岸沙堤—海灘—沙嘴—水下沙堤等若干地貌,這些地貌景觀獨具特色,具有典型性、原生性和多樣性,是遼寧省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自然資源。綏中芷錨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是以潮間帶沙灘為基底的生態系統,近岸海域鑲嵌的若干島礁使其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從美學和科研方面顯著提高了芷錨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

景觀資源及歷史民俗

擬選劃的綏中碣石國家級海洋公園是典型的特殊海洋生態景觀分布區,海、灘、島礁、灣、海洋生物、歷史遺蹟等資源齊全,生物資源價值特殊性和歷史人文資源價值顯著,存在著原生沙質海岸生態系統、島嶼生態系統、濱海植被生態系統。國家一級標準的大氣環境質量、開闊的海面、幽靜的海灣、柔軟的沙灘、奇特的島礁、悠久的歷史、樸實的漁家風情等為創造多變的旅遊體驗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