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莊嚴的嬉戲

選秀:莊嚴的嬉戲

《選秀莊嚴的嬉戲》是2008年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駿飛,袁光鋒,李明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選秀:莊嚴的嬉戲
  • 作者:杜駿飛,袁光鋒,李明華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0-01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信息

作 者:杜駿飛,袁光鋒,李明華 著
叢 書 名:社會熱點關鍵字叢書
出 版 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6030733
出版時間:2008-10-01
版 次:1
頁 數:227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新聞出版 > 民眾文化

編輯推薦

《選秀:莊嚴的嬉戲》作者以隨筆、文化評論、訪談錄的形式發表了對選秀活動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對“民主娛樂化”的憂思。《選秀:莊嚴的嬉戲》從文化的角度對選秀活動進行解讀, 作者的希望則是,對選秀的解讀,會越來越被證明的確超越了一場莊嚴的嬉戲。作為一場莊嚴的嬉戲,“選秀運動”或“選秀浪潮”,是中國媒體變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公眾娛樂的奇觀,甚至還成為了中國人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修辭,其中所蘊藏的學術討論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內容簡介

我對選秀現象的關注和思考約略有三年的時間了,很多看法是零星形成的。一部分觀點和文字,已以隨筆、文化評論、訪談錄的形式發表在報刊和學術期刊上。(特別是我利用在《廣州日報》、《第一財經》上長期開設的個人專欄,對選秀、冬粉、媒介倫理及其相關事件作了一系列專題分析。)這些構成了《選秀:莊嚴的嬉戲》的精神主旨。此外,在《新聞大學》、《新聞記者》期刊上發表的部分論文,以及在《南方周末》所發表的部分學術評論,還有《解放日報》和新華社記者所做的一組訪談,其中亦有不少內容成了《選秀:莊嚴的嬉戲》的基本觀點和立場的來源。

作者簡介

杜駿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袁光鋒,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選秀時代的來臨
時空錯亂的“舞台”
大眾文化的興起與擴張
選秀活動的昨與今
選秀化中國成了社會文化事件
草根文化的覺醒和起步
第二章 選秀運動總體分析
選秀產生的社會文化大背景
20世紀90年代的文化徵候
多元的狂歡.抑或意義的真空?
選秀運作的媒介條件
傳統媒體屬性的轉變
新媒介的推動力
媒體人的話語突圍
選秀活動的人眾心理基礎
選手——成名的想像與自我實現
冬粉——尋求認同與歸屬
大眾——消費“另類”的快感
第三章 選秀節目的類型
唱歌秀:超級女聲
超女秀活動流程
超女啟示錄
影視秀:紅樓夢巾人
海選“夢中人”的過程
批評者的主要觀點
“傍”名著.創產業
表演秀:超級新秀
表演秀活動流程
選秀+造星的品牌效益
第四章 政治秀:另類的民主
民主的狂歡
三種代表性觀點
五個關鍵字
民主的演習
程式上象徵民主
冬粉社群——文化叛逆的運動
民主的背離
“父愛主義”傳統與公民文化的短缺
昂貴的入場券
規則上的背離
民主的娛樂化
中國式民主的嘲諷
人人有得玩
大眾玩得起的“文化”
第五章 經濟秀:商界的盛宴
選秀幕後的推手
大眾的“消費者”面孔
遭遇質疑的商業秀
豪門盛宴中的獲利各方
主辦方——圈錢運動的“主謀”
冠名贊助商——品牌效益的追逐者
其他相關產業鏈
冬粉經濟:難以估價的“潛利”
冬粉網——虛擬世界的現實經濟利益
冬粉公社——嶄新的明星經濟模式
職業冬粉——被異化的冬粉文化
墮落的冬粉經濟
第六章 文化秀:草根的崛起
草根文化與精神
釋義“草根”
選秀觸發草根文化
“阿多諾”還是“費斯克”?
外來理論的水土不服
多重權力同構的文化格局
選秀:傳媒主導下的草根狂歡
中外學者對狂歡的解讀
選秀的狂歡性質
選秀的非狂歡因素
作為符號的“李宇春”
李宇春——“個性”的代名詞
李宇春的性別文化意義
李宇春與中國民主實踐的象徵意義
想唱就唱:浮出水面的自我
“自我”的譜系學
想唱就唱?可疑的自我
娜拉的出走
冬粉——出走的娜拉
出走以後的困境
當代的“中國娜拉”還回歸嗎?
第七章 選秀還能走多遠
選秀尚能生存否
為選秀卜卦
各種觀點的爭論
繼續存在但會越走越難
政治生存環境
六道緊箍咒
政治與經濟夾縫中的曖昧
文化生存環境
缺乏思想根基的中國大眾文化
意識形態主導的文化格局
選秀節目的自身因素
節目模式缺乏創新
商業因素對節目質量的侵蝕
公平公正公開的缺失
選手的未來走向
大眾審美疲勞與冬粉情感透支
審美疲勞——興奮減弱
感情透支——厭棄開始
第八章 選秀小辭典
PK
海選
冬粉
湖南衛視
李宇春
男色
紅衣教主
簡訊門
直信門
刷票
紅頭檔案事件
媒體顧問團
毒舌評審
大眾評審
舞美師事件
職業冬粉
冬粉公益聯盟
冬粉日與冬粉節
附錄
後記

前言

學術以歷史進程和當下實踐為生命之源,學者以關注社會人文和現實生活為崇高責任。在當今中國現代化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呼嘯前進的列車帶著人們閱盡新時代的輝煌景觀,與此同時,篳路藍縷的開拓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艱難,暴露了轉型道路設計的不足和空白。這是一個社會急遽變革、世事不斷更新的時代,這是一個思想遭遇啟蒙、精神之花綻放的時代。哲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欣逢其時,理應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社會思潮、輿論熱點表達深層的關注,並以學者的胸懷和視野作出學術性的解讀。
學術不能在象牙之塔中自足自美,它必須走向民眾。自然科學需要普及,社會科學也需要普及。在心為物役、信仰缺失、精神貧乏、功利泛濫的時期,哲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的普及尤為重要。在這個領域裡,以學者和專門研究者為對象的純學術著作汗牛充棟,而以廣大民眾為對象的思想性、學術性著作卻十分稀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